跡府第一
公孫龍,六國時辯士也。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為“守白”之論。
假物取譬,以“守白”辯,謂白馬為非馬也。白馬為非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則形不當與,言形則色不宜從,今合
以為物,非也。如求白馬於廄中,無有,而有驪色之馬,然不可以應有白馬也。
不可以應有白馬,則所求之馬亡矣;亡則白馬竟非馬。欲推是辯,以正名實而化
天下焉。
龍與孔穿會趙平原君家。穿曰:“素聞先生高誼,願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
以白馬為非馬耳!請去此術,則穿請為弟子。”
龍曰:“先生之言悖。龍之所以為名者,乃以白馬之論爾!今使龍去之,則
無以教焉。且欲師之者,以智與學不如也。今使龍去之,此先教而後師也;先教
而後師之者,悖。
“且白馬非馬,乃仲尼之所取。龍聞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
兕於雲夢之圃,而喪其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
何求乎?’仲尼聞之曰:‘楚王仁義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
楚?’若此,仲尼異‘楚人’與所謂‘人’。夫是仲尼異‘楚人’與所謂‘人’,
而非龍‘白馬’於所謂‘馬’,悖。”
“先生修儒術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學而使龍去所教,則雖百龍,固不能當前
矣。”孔穿無以應焉。
公孫龍,趙平原君之客也;孔穿,孔子之葉也。穿與龍會。穿謂龍曰:“臣
居魯,側聞下風,高先生之智,說先生之行,願受業之日久矣,乃今得見。然所
不取先生者,獨不取先生之以白馬為非馬耳。請去白馬非馬之學,穿請為弟子。”
公孫龍曰:“先生之言悖。龍之學,以白馬為非馬者也。使龍去之,則龍無
以教;無以教而乃學於龍也者,悖。且夫欲學於龍者,以智與學焉為不逮也。今
教龍去白馬非馬,是先教而後師之也;先教而後師之,不可。”
“先生之所以教龍者,似齊王之謂尹文也。齊王之謂尹文曰:‘寡人甚好士,
以齊國無士,何也?’尹文曰:‘願聞大王之所謂士者。’齊王無以應。尹文曰:
‘今有人於此,事君則忠,事親則孝,交友則信,處鄉則順,有此四行,可謂士
乎?’齊王曰:‘善!此真吾所謂士也。’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為臣乎?’
王曰:‘所願而不可得也。’”
“是時齊王好勇。於是尹文曰:‘使此人廣庭大眾之中,見侵侮而終不敢斗,
王將以為臣乎?’王曰:‘鉅士也?見侮而不鬥,辱也!辱則寡人不以為臣矣。’
尹文曰:‘唯見侮而不鬥,未失其四行也。是人未失其四行,其所以為士也然。
而王一以為臣,一不以為臣,則向之所謂士者,乃非士乎?’齊王無以應。”
“尹文曰:‘今有人君,將理其國,人有非則非之,無非則亦非之;有功則
賞之,無功則亦賞之,而怨人之不理也,可乎?’齊王曰:‘不可。’尹文曰:
‘臣竊觀下吏之理齊,齊方若此矣。’王曰:‘寡人理國,信若先生之言,人雖
不理,寡人不敢怨也。意未至然與?’
“尹文曰:‘言之敢無說乎?王之令曰:‘sha6*人者死,傷人者刑。’人有畏
王之令者,見侮而終不敢斗,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見侮而不鬥者,辱也。’
謂之辱,非之也。無非而王非之,故因除其籍,不以為臣也。不以為臣者,罰之
也。此無而王罰之也。且王辱不敢斗者,必榮敢斗者也;榮敢斗者是,而王是之,
必以為臣矣。必以為臣者,賞之也。彼無功而王賞之。王之所賞,吏之所誅也;
上之所是,而法之所罪也。賞罰是非,相與四謬,雖十黃帝,不能理也。’齊王
無以應焉。”
“故龍以子之言有似齊王。子知難白馬之非馬,不知所以難之說,以此,猶
好士之名,而不知察士之類。”
假物取譬,以“守白”辯,謂白馬為非馬也。白馬為非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則形不當與,言形則色不宜從,今合
以為物,非也。如求白馬於廄中,無有,而有驪色之馬,然不可以應有白馬也。
不可以應有白馬,則所求之馬亡矣;亡則白馬竟非馬。欲推是辯,以正名實而化
天下焉。
龍與孔穿會趙平原君家。穿曰:“素聞先生高誼,願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
以白馬為非馬耳!請去此術,則穿請為弟子。”
龍曰:“先生之言悖。龍之所以為名者,乃以白馬之論爾!今使龍去之,則
無以教焉。且欲師之者,以智與學不如也。今使龍去之,此先教而後師也;先教
而後師之者,悖。
“且白馬非馬,乃仲尼之所取。龍聞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
兕於雲夢之圃,而喪其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
何求乎?’仲尼聞之曰:‘楚王仁義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
楚?’若此,仲尼異‘楚人’與所謂‘人’。夫是仲尼異‘楚人’與所謂‘人’,
而非龍‘白馬’於所謂‘馬’,悖。”
“先生修儒術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學而使龍去所教,則雖百龍,固不能當前
矣。”孔穿無以應焉。
公孫龍,趙平原君之客也;孔穿,孔子之葉也。穿與龍會。穿謂龍曰:“臣
居魯,側聞下風,高先生之智,說先生之行,願受業之日久矣,乃今得見。然所
不取先生者,獨不取先生之以白馬為非馬耳。請去白馬非馬之學,穿請為弟子。”
公孫龍曰:“先生之言悖。龍之學,以白馬為非馬者也。使龍去之,則龍無
以教;無以教而乃學於龍也者,悖。且夫欲學於龍者,以智與學焉為不逮也。今
教龍去白馬非馬,是先教而後師之也;先教而後師之,不可。”
“先生之所以教龍者,似齊王之謂尹文也。齊王之謂尹文曰:‘寡人甚好士,
以齊國無士,何也?’尹文曰:‘願聞大王之所謂士者。’齊王無以應。尹文曰:
‘今有人於此,事君則忠,事親則孝,交友則信,處鄉則順,有此四行,可謂士
乎?’齊王曰:‘善!此真吾所謂士也。’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為臣乎?’
王曰:‘所願而不可得也。’”
“是時齊王好勇。於是尹文曰:‘使此人廣庭大眾之中,見侵侮而終不敢斗,
王將以為臣乎?’王曰:‘鉅士也?見侮而不鬥,辱也!辱則寡人不以為臣矣。’
尹文曰:‘唯見侮而不鬥,未失其四行也。是人未失其四行,其所以為士也然。
而王一以為臣,一不以為臣,則向之所謂士者,乃非士乎?’齊王無以應。”
“尹文曰:‘今有人君,將理其國,人有非則非之,無非則亦非之;有功則
賞之,無功則亦賞之,而怨人之不理也,可乎?’齊王曰:‘不可。’尹文曰:
‘臣竊觀下吏之理齊,齊方若此矣。’王曰:‘寡人理國,信若先生之言,人雖
不理,寡人不敢怨也。意未至然與?’
“尹文曰:‘言之敢無說乎?王之令曰:‘sha6*人者死,傷人者刑。’人有畏
王之令者,見侮而終不敢斗,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見侮而不鬥者,辱也。’
謂之辱,非之也。無非而王非之,故因除其籍,不以為臣也。不以為臣者,罰之
也。此無而王罰之也。且王辱不敢斗者,必榮敢斗者也;榮敢斗者是,而王是之,
必以為臣矣。必以為臣者,賞之也。彼無功而王賞之。王之所賞,吏之所誅也;
上之所是,而法之所罪也。賞罰是非,相與四謬,雖十黃帝,不能理也。’齊王
無以應焉。”
“故龍以子之言有似齊王。子知難白馬之非馬,不知所以難之說,以此,猶
好士之名,而不知察士之類。”
0
猜你喜歡
紅與黑(下)-卷下-45
《紅與黑》 &卷六十四 表第二
《遼史》 ◎皇子表 帝官天下,王者為卷七十三 志第二十六
《宋史》 ◎律歷六 ○崇天曆卷十八 志第十三
《隋書》 ◎律歷下 開皇二十年,袁充聘禮第八
《儀禮》 聘禮。君與卿圖事,遂命使者,使者卷四百三十三 列傳二百二十
《清史稿》 ○金國琛 黃淳熙 吳坤修卷三十八 表
《柳宗元集》 ○為裴中丞賀克東平赦表(裴中丞,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後漢書》 李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郃之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三國演義》 卻說後主在成都,聞鄧艾取了綿竹,第九十二回 評女傳巧姐慕賢良 玩母珠賈政參聚散
《紅樓夢》 話說寶玉從瀟湘館出來,連忙問秋紋復古第六
《鹽鐵論》◎復古第六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宋書》 ◎劉穆之 王弘 劉穆之,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西遊記》 話說孫大聖扶持著唐僧,與八戒、沙卷十 列傳第二
《北齊書》 ◎高祖十一王 ○永安簡平王卷一○五 奏議卷九
《歐陽修集》 ◎諫院進札子七首 【論討蠻巴黎聖母院(上)-第04卷-狗與主人
《巴黎聖母院》 話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記》 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紅與黑(下)-卷下-23
《紅與黑》&n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西遊記》 卻說那兩個小妖,將假葫蘆拿在手中卷八十下 文苑列傳第七十下
《後漢書》 張升字彥真,陳留尉氏人,富平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