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九
◎王僧辯
王僧辯,字君才,右衛將軍神念之子也。以天監中隨父來奔。起家為湘東王
國左常侍。王為丹陽尹,轉府行參軍。王出守會稽,兼中兵參軍事。王為荊州,
仍除中兵,在限內。時武寧郡反,王命僧辯討平之。遷貞威將軍、武寧太守。尋
遷振遠將軍、廣平太守。秩滿,還為王府中錄事,參軍如故。王被征為護軍,僧
辯兼府司馬。王為江州,仍除雲騎將軍司馬,守湓城。俄監安陸郡,無幾而還。
尋為新蔡太守,猶帶司馬,將軍如故。王除荊州,為貞毅將軍府諮議參軍事,賜
食千人,代柳仲禮為竟陵太守,改號雄信將軍。屬侯景反,王命僧辯假節,總督
舟師一萬,兼糧饋赴援。才至京都,宮城陷沒,天子蒙塵。僧辯與柳仲禮兄弟及
趙伯超等,先屈膝於景,然後入朝。景悉收其軍實,而厚加綏撫。未幾,遣僧辯
歸於竟陵,於是倍道兼行,西就世祖。世祖承制,以僧辯為領軍將軍。
及荊、湘疑貳,軍師失律,世祖又命僧辯及鮑泉統軍討之,分給兵糧,克日
就道。時僧辨以竟陵部下猶未盡來,意欲待集,然後上頓。謂鮑泉曰:“我與君
俱受命南討,而軍容若此,計將安之?”泉曰:“既稟廟算,驅率驍勇,事等沃
雪,何所多慮。”僧辯曰:“不然。君之所言故是,文士之常談耳。河東少有武
乾,兵刃又強,新破軍師,養銳待敵,自非精兵一萬,不足以制之。我竟陵甲士,
數經行陣,已遣召之,不久當及。雖期日有限,猶可重申,欲與卿共入言之,望
相佐也。”泉曰:“成敗之舉,系此一行,遲速之宜,終當仰聽。”世祖性嚴忌,
微聞其言,以為遷延不肯去,稍已含怒。及僧辯將入,謂泉曰:“我先發言,君
可見系。”泉又許之。及見世祖,世祖迎問曰:“卿已辦乎?何日當發?”僧辯
具對,如向所言。世祖大怒,按劍厲聲曰:“卿憚行邪!”因起入內。泉震怖失
色,竟不敢言。須臾,遣左右數十人收僧辯。既至,謂曰:“卿拒命不行,是欲
同賊,今唯有死耳。”僧辯對曰:“僧辯食祿既深,憂責實重,今日就戮,豈敢
懷恨。但恨不見老母。”世祖因斫之,中其左髀,流血至地。僧辯悶絕,久之方
蘇。即送付廷尉,並收其子侄,並皆系之。會岳陽王軍襲江陵,人情搔擾,未知
其備。世祖遣左右往獄,問計於僧辯,僧辯具陳方略,登即赦為城內都督。俄而
岳陽奔退,而鮑泉力不能克長沙,世祖乃命僧辯代之。數泉以十罪,遣舍人羅重
歡領齋仗三百人,與僧辯俱發。既至,遣通泉云:“羅舍人被令,送王竟陵來。”
泉甚愕然,顧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經略,賊不足平。”俄而重歡齎令書先入,
僧辯從齋仗繼進,泉方拂席,坐而待之。僧辯既入,背泉而坐,曰:“鮑郎,卿
有罪,令旨使我釒巢卿,勿以故意見待。”因語重歡出令,泉即下地,釒巢於床
側。僧辯仍部分將帥,並力攻圍,遂平湘土。
還復領軍將軍。侯景浮江西寇,軍次夏首。僧辯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淳于
量、定州刺史杜龕、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橫等,俱赴西陽。軍次巴陵,
聞郢州已沒,僧辯因據巴陵城。世祖乃命羅州刺史徐嗣徽、武州刺史杜掞並會僧
辯於巴陵。景既陷郢城,兵眾益廣,徒黨甚銳,將進寇荊州。乃使偽儀同丁和統
兵五千守江夏,大將宋子仙前驅一萬造巴陵,景悉兇徒水步繼進。於是緣江戍邏,
望風請服,賊拓邏至於隱磯。僧辯悉上江渚米糧,並沉公私船於水。及賊前鋒次
江口,僧辯乃分命眾軍,乘城固守,偃旗臥鼓,安若無人。翌日,賊眾濟江,輕
騎至城下,問:“城內是誰?”答曰:“是王領軍。”賊曰:“語王領軍,事勢
如此,何不早降?”僧辯使人答曰:“大軍但向荊州,此城自當非礙。僧辯百口
在人掌握,豈得便降。”賊騎既去,俄爾又來,曰:“我王已至,王領軍何為不
出與王相見邪?”僧辯不答。頃之,又執王珣等至於城下,珣為書誘說城內。景
帥船艦並集北寺,又分入港中,登岸治道,廣設氈屋,耀軍城東隴上,芟除草暐,
開八道向城,遣五千兔頭肉薄苦攻。城內同時鼓譟,矢石雨下,殺賊既多,賊乃
引退。世祖又命平北將軍胡僧祐率兵下援僧辯。是日,賊復攻巴陵,水步十處,
鳴鼓吹唇,肉薄斫上。城上放木擲火爨昚石,殺傷甚多。午後賊退,乃更起長柵
繞城,大列舸艦,以樓船攻水城西南角;又遣人渡洲岸,引牜羊柯推蝦蟆車填緌,
引障車臨城,二日方止。賊又於艦上豎木桔禋,聚茅置火,以燒水柵,風勢不利,
zi6*焚而退。既頻戰挫衄,賊帥任約又為陸法和所擒,景乃燒營夜遁,旋軍夏首。
世祖策勛行賞,以僧辯為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策史,封長寧縣公。
於是世祖命僧辯即率巴陵諸軍,沿流討景。師次郢城,步攻魯山。魯山城主
支化仁,景之騎將也,率其黨力戰,眾軍大破之,化仁乃降。僧辯仍督諸軍渡江
攻郢,即入羅城。宋子仙蟻聚金城拒守,攻之未克。子仙使其黨時靈護率眾三千,
開門出戰,僧辯又大破之,生擒靈護,斬首千級。子仙眾退據倉門,帶江阻險,
眾軍攻之,頻戰不克。景既聞魯山已沒,郢鎮復失羅城,乃率餘眾倍道歸建業。
子仙等困蹙,計無所之,乞輸郢城,身還就景。僧辯偽許之,命給船百艘,以老
其意。子仙謂為信然,浮舟將發,僧辯命杜龕率精勇千人,攀堞而上,同時鼓譟,
掩至倉門。水軍主宋遙率樓船,暗江四面雲合;子仙行戰行走,至於白楊浦,乃
大破之,生擒子仙送江陵。即率諸軍進師九水。賊偽儀同范希榮、盧暉略尚據湓
城,及僧辯軍至,希榮等因挾江州刺史臨城公棄城奔走。世祖加僧辯侍中、尚書
令、征東大將軍,給鼓吹一部。仍令僧辯且頓江州,須眾軍齊集,得時更進。
頃之,世祖命江州眾軍悉同大舉,僧辯乃表皇帝凶問,告於江陵。仍率大將
百餘人,連名勸世祖即位;將欲進軍,又重奉表。雖未見從,並蒙優答。事見本
紀。
僧辯於是發自江州,直指建業,乃先命南兗州刺史侯瑱率銳卒輕舸,襲南
陵、鵲頭等戍,至即克之。先是,陳霸先率眾五萬,出自南江,前軍五千,行至
湓口。霸先倜儻多謀策,名蓋僧辯,僧辯畏之。既至湓口,與僧辯會於白茅洲,
登壇盟誓。霸先為其文曰:“賊臣侯景,凶羯小胡,逆天無狀,構造奸惡;違背
我恩義,破掠我國家,毒害我生民,移毀我社廟。我高祖武皇帝靈聖聰明,光宅
天下,劬勞兆庶,亭育萬民,如我考妣,五十所載。哀景以窮見歸,全景將戮之
首,置景要害之地,崇景非次之榮。我高祖於景何薄?我百姓於景何怨?而景長
戟強弩,陵蹙朝廷,鋸牙郊甸,殘食含靈。刳肝斫趾,不曈其快;曝骨焚屍,不
謂為酷。高祖菲食卑宮,春秋九十,屈志凝威,憤終賊手。大行皇帝溫嚴恭默,
丕守鴻名,於景何有,復加忍毒。皇枝涘抱已上,緦功以還,窮刀極俎,既屠且
鱠。豈有率土之濱,謂為王臣,食人之禾,飲人之水,忍聞此痛,而不悼心?
況臣僧辯、臣霸先等,荷稱國藩湘東王臣繹泣血銜哀之寄,摩頂至足之恩,世受
先朝之德,身當將帥之任;而不能瀝膽抽腸,共誅奸逆,雪天地之痛,報君父之
仇,則不可以稟靈含識,戴天履地!今日相國至孝玄感,靈武斯發,已破賊徒,
獲其元帥,止余景身,尚在京邑。臣僧辯與臣霸先協和將帥,同心共契,必誅凶
豎,尊奉相國,嗣膺鴻業,以主郊祭。前途若有一功,獲一賞,臣僧辯等不推己
讓物,先身帥眾,則天地宗廟百神之靈,共誅共責。臣僧辯、臣霸先同心共事,
不相欺負,若有違戾,明神殛之。”於是升壇歃血,共讀盟文,皆淚下沾襟,辭
色慷慨。
及王師次於南洲,賊帥侯子鑒等率步騎萬餘人於岸挑戰,又以<舟鳥><舟了>千艘
並載士,兩邊悉八十棹,棹手皆越人,去來趣襲,捷過風電。僧辯乃麾細船,皆
令退縮,悉使大艦夾泊兩岸。賊謂水軍欲退,爭出趨之,眾軍乃棹大艦,截其歸
路,鼓譟大呼,合戰中江,賊悉赴水。僧辯即督諸軍沿流而下,進軍於石頭之斗
城,作連營以逼賊。賊乃橫嶺上築五城拒守,侯景自出,與王師大戰於石頭城北。
霸先謂僧辯曰:“醜虜遊魂,貫盈已稔,逋誅送死,欲為一決。我眾賊寡,且分
其勢。”即遣強弩二千張,攻賊西面兩城,仍使結陣以當賊。僧辯在後麾軍而進,
復大破之。盧暉略聞景戰敗,以石頭城降,僧辯引軍入據之。景之退也,北走朱
方,於是景散兵走告僧辯,僧辯令眾將入據台城。其夜,軍人采梠失火,燒太極
殿及東西堂等。時軍人鹵掠京邑,剝剔士庶,民為其執縛者,衵衣不免。盡驅
逼居民以求購贖,自石頭至於東城,緣淮號叫之聲,震響京邑,於是百姓失望。
僧辯命侯瑱、裴之橫率精甲五千,東入討景。僧辯收賊黨王偉等二十餘人,
送於江陵。偽行台趙伯超自吳松江降於侯瑱,瑱時送至僧辯。僧辯謂伯超曰:
“趙公,卿荷國重恩,遂復同逆。今日之事,將欲何如?”因命送江陵。伯超既
出,僧辯顧坐客曰:“朝廷昔唯知有趙伯超耳,豈識王僧辯?社稷既傾,為我所
復;人之興廢,亦復何常。”賓客皆前稱嘆功德。僧辯瞿然,乃謬答曰:“此乃
聖上之威德,群帥之用命。老夫雖濫居戎首,何力之有焉?”於是逆寇悉平,京
都克定。世祖即帝位,以僧辯功,進授鎮衛將軍、司徒,加班劍二十人,改封永
寧郡公,食邑五千戶,侍中、尚書令、鼓吹並如故。
是後湘州賊陸納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貴於淥口,盡收其軍實;李洪雅又自零
陵率眾出空靈灘,稱助討納。朝廷未達其心,深以為慮,乃遣中書舍人羅重歡征
僧辯上就驃騎將軍宜豐侯循南征。僧辯因督杜掞等眾軍,發於建業,師次巴陵。
詔僧辯為都督東上諸軍事,霸先為都督西上諸軍事。先時霸先讓都督於僧辯,僧
辯不受,故世祖分為東西都督,而俱南討焉。時納等下據車輪,夾岸為城,前斷
水勢,士卒驍猛,皆百戰之餘。僧辯憚之,不與輕進,於是稍作連城以逼賊。賊
見不敢交鋒,並懷懈怠。僧辯因其無備,命諸軍水步攻之,親執旗鼓,以誡進止。
於是諸軍競出,大戰於車輪,與驃騎循併力苦攻,陷其二城。賊大敗,步走歸保
長沙,驅逼居民,入城拒守。僧辯追躡,乃命築壘圍之,悉令諸軍廣建圍柵,僧
辯出坐壟上而自臨視。賊望,識僧辯,知不設備,賊黨吳藏、李賢明等乃率銳卒
千人,開門掩出,蒙楯直進,徑趨僧辯。時杜掞、杜龕並侍左右,帶甲衛者止百
餘人,因下遣人與賊交戰。李賢明乘鎧馬,從者十騎,大呼衝突,僧辯尚據胡床,
不為之動。於是指揮勇敢,遂獲賢明,因即斬之。賊乃退歸城內。初,陸納阻兵
內逆,以王琳為辭,雲“朝廷若放王琳,納等自當降伏”。於時眾軍並進,未之
許也。而武陵王擁眾上流,內外駭懼,世祖乃遣琳和解之。至是,湘州平。僧辯
旋於江陵,因被詔會眾軍西討,督舟師二萬,輿駕出天居寺餞行。俄而武陵敗績,
僧辯自枝江班師於江陵,旋鎮建業。
是月,居少時,復回江陵。齊主高洋遣郭元建率眾二萬,大列舟艦於合肥,
將謀襲建業,又遣其大將邢景遠、步六汗薩、東方老等率眾繼之。時陳霸先鎮建
康,既聞此事,馳報江陵。世祖即詔僧辯次於姑孰,即留鎮焉。先命豫州刺史侯
瑱率精甲三千人築壘於東關,以拒北寇;征吳郡太守張彪、吳興太守裴之橫會
瑱於關;因與北軍戰,大敗之,僧辯率眾軍振旅於建業。承聖三年二月甲辰,
詔曰:“贊俊遂賢,稱於秦典;自上安下,聞之漢制。所以仰協台曜,俯佐弘圖。
使持節、侍中、司徒、尚書令、都督揚、南徐、東揚三州諸軍事、鎮衛將軍、揚
州刺史、永寧郡開國公僧辯,器宇凝深,風格詳遠,行為士則,言表身文,學貫
九流,武該七略。頃歲征討,自西徂東;師不疲勞,民無怨讟;王業艱難,實兼
夷險。宜其燮此中台,膺茲上將;寄之經野,匡我朝猷。加太尉、車騎大將軍,
余悉如故。”
頃之,丁母太夫人憂,世祖遣侍中謁者監護喪事,策謚曰貞敬太夫人。夫人
姓魏氏。神念以天監初董率徒眾據東關,退保合肥漅湖西,因娶以為室,生僧
辯。性甚安和,善於綏接,家門內外,莫不懷之。初,僧辯下獄,夫人流淚徒行,
將入謝罪,世祖不與相見。時貞惠世子有寵於世祖,軍國大事多關領焉。夫人詣
閣,自陳無訓,涕泗嗚咽,眾並憐之。及僧辯免出,夫人深相責勵,辭色俱嚴,
云:“人之事君,惟須忠烈,非但保祐當世,亦乃慶流子孫。”及僧辯克復舊京,
功蓋天下,夫人恆自謙損,不以富貴驕物。朝野鹹共稱之,謂為明哲婦人也。及
既薨殞,甚見愍悼。且以僧辯勳業隆重,故喪禮加焉。靈柩將歸建康,又遣謁者
至舟渚弔祭。命尚書左僕射王裒為其文曰:“維爾世基武子,族懋陽元,金相比
映,玉德齊溫。既稱女則,兼循婦言。書圖鏡覽,辭章討論。教貽俎豆,訓及平
原。楚發將兵,孟軻成德。盡忠資敬,自家刑國。顯允其儀,惟民之則。反命師
旅,既修我戎;補茲袞職,奄有龜、蒙。母由子貴,亶爾斯崇;嘉命允集,寵章
所隆。居高能降,處貴思沖;慶資善始,榮兼令終。崦嵫既夕,蒹葭早秋;奔駟
難返,沖濤詎留。背龍門而西顧,過夏首而東浮;越三宮之遐岳,經三江之派流。
鬱郁增嶺,浮雲蔽虧;滔滔江、漢,逝者如斯。銘旌故旐,宇毀遺碑。即虛舟而
設奠,想徂魂之有知。嗚呼哀哉!”
其年十月,西魏相宇文黑泰遣兵及岳陽王眾合五萬,將襲江陵。世祖遣主書
李膺征僧辯於建業,為大都督、荊州刺史。別敕僧辯云:“黑泰背盟,忽便舉斧。
國家猛將,多在下流;荊陝之眾,悉非勁勇。公宜率貔虎,星言就路,倍道兼行,
赴倒懸也。”僧辯因命豫州刺史侯瑱等為前軍,兗州刺史杜僧明等為後軍。處
分既畢,乃謂膺云:“泰兵驍猛,難與爭銳,眾軍若集,吾便直指漢江,截其後
路。凡千里饋糧,尚有飢色,況賊越數千里者乎?此孫臏克龐涓時也。”俄而京
城陷沒,宮車晏駕。及敬帝初即梁主位,僧辯預樹立之功,承制進驃騎大將軍、
中書監、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與陳霸先參謀討伐。
時齊主高洋又欲納貞陽侯淵明以為梁嗣,因與僧辯書曰:“梁國不造,禍難
相仍,侯景傾盪建業,武陵彎弓巴、漢。卿志格玄穹,精貫白日,戮力齊心,芟
夷逆醜。凡在有情,莫不嗟尚;況我鄰國,緝事言前。而西寇承間,復相掩襲。
梁主不能固守江陵,殞身宗祐。王師未及,便已降敗;士民小大,皆畢寇虜。乃
眷南顧,憤嘆盈懷。卿臣子之情,念當鯁裂。如聞權立枝子,號令江陰,年甫十
余,極為沖藐;梁釁未已,負荷諒難。祭則衛君,政由甯氏;乾弱枝強,終古所
忌。朕以天下為家,大道濟物。以梁國淪滅,有懷舊好,存亡拯墜,義在今辰,
扶危嗣事,非長伊德。彼貞陽侯,梁武猶子,長沙之胤,以年以望,堪保金陵,
故置為梁主,納於彼國。便詔上黨王渙總攝群將,扶送江表,雷動風馳,助掃冤
逆。清河王岳,前救荊城,軍度安陸,既不相及,憤惋良深。恐及西寇乘流,復
躡江左。今轉次漢口,與陸居士相會。卿宜協我良規,厲彼群帥,部分舟艫,迎
接今王,鳩勒勁勇,並心一力。西羌烏合,本非勍寇,直是湘東怯弱,致此淪胥。
今者之師,何往不克,善建良圖,副朕所望也。”
貞陽承齊遣送,將屆壽陽。貞陽前後頻與僧辯書,論還國繼統之意,僧辯不
納。及貞陽、高渙至於東關,散騎常侍裴之橫率眾拒戰,敗績,僧辯因遂謀納貞
陽,仍定君臣之禮。啟曰:“自秦兵寇陝,臣便營赴援,才及下船,荊城陷沒,
即遣劉周入國,具表丹誠,左右勛豪,初並同契。周既多時不還,人情疑阻;比
冊降中使,復遣諸處詢謀,物論參差,未甚決定。始得侯瑱信,示西寇權景宣
書,令以真跡上呈。觀視將帥,恣欲同泰,若一朝仰違大國,臣不辭灰粉,悲梁
祚永絕中興。伏願陛下便事濟江,仰藉皇齊之威,憑陛下至聖之略,樹君以長,
雪報可期,社稷再輝,死且非吝。請押別使曹沖馳表齊都,續啟事以聞,伏遲拜
奉在促。”貞陽答曰:“姜皓至,枉示具公忠義之懷。家國喪亂,於今積年。三
後蒙塵,四海騰沸。天命元輔,匡救本朝。弘濟艱難,建武宗祏。至於丘園板
築,尚想來儀;公室皇枝,豈不虛遲。聞孤還國,理會高懷,但近再命行人,或
不宣具。公既詢謀卿士,訪逮藩維,沿泝往來,理淹旬月,使乎屆止,殊副所期。
便是再立我蕭宗,重興我梁國。億兆黎庶,鹹蒙此恩;社稷宗祧,曾不相愧。近
軍次東關,頻遣信裴之橫處,示其可否。答對驕凶,殊駭聞矚。上黨王陳兵見衛,
欲敘安危,無識之徒,忽然逆戰。前旌未舉,即自披猖,驚悼之情,彌以傷惻。
上黨王深自矜嗟,不傳首級,更蒙封樹,飾棺厚殯,務從優禮。齊朝大德,信感
神民。方仰藉皇威,敬憑元宰,討逆賊於鹹陽,誅叛子於雲夢,同心協力,克定
邦家。覽所示權景宣書,上流諸將,本有忠略,棄親向仇,庶當不爾,防奸定亂,
終在於公。今且頓東關,更待來信,未知水陸何處見迎。夫建國立君,布在方策,
入盟出質,有自來矣。若公之忠節,上感蒼旻;群帥同謀,必匪攜貳。則齊師反
璟,義不陵江,如致爽言,誓以無克。韜旗側席,遲復行人。曹沖奉表齊都,即
押送也。渭橋之下,惟遲敘言;汜水之陽,預有號懼。”僧辯又重啟曰:“員外
常侍姜皓還,奉敕伏具動止。大齊仁義之風,曲被鄰國,恤災救難,申此大猷。
皇家枝戚,莫不榮荷;江東冠冕,俱知憑賴。今歃不忘信,信實由衷,謹遣臣第
七息顯,顯所生劉並弟子世珍,往彼充質;仍遣左民尚書周弘正至歷陽奉迎。艫
舳浮江,俟一龍之渡;清宮丹陛,候六傳之入。萬國傾心,同榮晉文之反;三善
克宣,方流宋昌之議。國祚既隆,社稷有奉。則群臣竭節,報厚施於大齊;戮力
展愚,效忠誠於陛下。今遣吏部尚書王通奉啟以聞。”僧辯因求以敬帝為皇太子。
貞陽又答曰:“王尚書通至,復枉示,知欲遣賢弟世珍以表誠質,具悉憂國之懷。
復以庭中玉樹,掌內明珠,無累胸懷,志在匡救,豈非劬勞我社稷,弘濟我邦家?
慚嘆之懷,用忘興寢。晉安王東京貽厥之重,西都繼體之賢,嗣守皇家,寧非民
望。但世道喪亂,宜立長君,以其蒙孽,難可承業。成、昭之德,自古希儔;沖、
質之危,何代無此。孤身當否運,志不圖生。忽荷不世之恩,仍致非常之舉。自
惟虛薄,兢懼已深。若建承華,本歸皇胄;心口相誓,惟擬晉安。如或虛言,神
明所殛。覽今所示,深遂本懷。戢慰之情,無寄言象。但公憂勞之重,既稟齊恩;
忠義之情,復及梁貳。華夷兆庶,豈不懷風?宗廟明靈,豈不相感?正爾回璟,
仍向歷陽。所期質累,便望來彼。眾軍不渡,已著盟書。斯則大齊聖主之恩規,
上黨英王之然諾,得原失信,終不為也。惟遲相見,使在不賒。鄉國非遙,觸目
號咽。”僧辯使送質於鄴。貞陽求渡衛士三千,僧辯慮其為變,止受散卒千人而
已,並遣龍舟法駕往迎。貞陽濟江之日,僧辯擁楫中流,不敢就岸。後乃同會於
江寧浦。
貞陽既踐偽位,仍授僧辯大司馬,領太子太傅、揚州牧,余悉如故。陳霸先
時為司空、南徐州刺史,惡其翻覆,與諸將議,因自京口舉兵十萬,水陸俱至,
襲於建康。於是水軍到,僧辯常處於石頭城,是日正視事,軍人已逾城北而入,
南門又馳白有兵來。僧辯與其子頠遽走出閣,左右心腹尚數十人。眾軍悉至,僧
辯計無所出,乃據南門樓乞命拜請。霸先因命縱火焚之,方共頠下就執。霸先曰:
“我有何辜,公欲與齊師賜討?”又曰:“何意全無防備?”僧辯曰:“委公北
門,何謂無備。”爾夜斬之。
長子,承聖初歷官至侍中。初,僧辯平建業,遣霸先守京口,都無備防。
屢以為言,僧辯不聽,竟及於禍。西魏寇江陵,世祖遣督城內諸軍事。荊城
陷,隨王琳入齊,為竟陵郡守。齊遣琳鎮壽春,將圖江左。及陳平淮南,執琳
殺之。聞琳死,乃出郡城南,登高冢上號哭,一慟而絕。
弟頒,少有志節,恆隨從世祖。及荊城陷覆,沒於西魏。
史臣曰:自侯景寇逆,世祖據有上游,以全楚之兵委僧辯將率之任。及克平
禍亂,功亦著焉,在乎策勛,當上台之賞。敬帝以高祖貽厥之重,世祖繼體之尊,
洎渚宮淪覆,理膺寶祚。僧辯位當將相,義存伊、霍,乃受脅齊師,傍立支庶。
苟欲行夫忠義,何忠義之遠矣?樹國之道既虧,謀身之計不足,自致殲滅,悲矣!
王僧辯,字君才,右衛將軍神念之子也。以天監中隨父來奔。起家為湘東王
國左常侍。王為丹陽尹,轉府行參軍。王出守會稽,兼中兵參軍事。王為荊州,
仍除中兵,在限內。時武寧郡反,王命僧辯討平之。遷貞威將軍、武寧太守。尋
遷振遠將軍、廣平太守。秩滿,還為王府中錄事,參軍如故。王被征為護軍,僧
辯兼府司馬。王為江州,仍除雲騎將軍司馬,守湓城。俄監安陸郡,無幾而還。
尋為新蔡太守,猶帶司馬,將軍如故。王除荊州,為貞毅將軍府諮議參軍事,賜
食千人,代柳仲禮為竟陵太守,改號雄信將軍。屬侯景反,王命僧辯假節,總督
舟師一萬,兼糧饋赴援。才至京都,宮城陷沒,天子蒙塵。僧辯與柳仲禮兄弟及
趙伯超等,先屈膝於景,然後入朝。景悉收其軍實,而厚加綏撫。未幾,遣僧辯
歸於竟陵,於是倍道兼行,西就世祖。世祖承制,以僧辯為領軍將軍。
及荊、湘疑貳,軍師失律,世祖又命僧辯及鮑泉統軍討之,分給兵糧,克日
就道。時僧辨以竟陵部下猶未盡來,意欲待集,然後上頓。謂鮑泉曰:“我與君
俱受命南討,而軍容若此,計將安之?”泉曰:“既稟廟算,驅率驍勇,事等沃
雪,何所多慮。”僧辯曰:“不然。君之所言故是,文士之常談耳。河東少有武
乾,兵刃又強,新破軍師,養銳待敵,自非精兵一萬,不足以制之。我竟陵甲士,
數經行陣,已遣召之,不久當及。雖期日有限,猶可重申,欲與卿共入言之,望
相佐也。”泉曰:“成敗之舉,系此一行,遲速之宜,終當仰聽。”世祖性嚴忌,
微聞其言,以為遷延不肯去,稍已含怒。及僧辯將入,謂泉曰:“我先發言,君
可見系。”泉又許之。及見世祖,世祖迎問曰:“卿已辦乎?何日當發?”僧辯
具對,如向所言。世祖大怒,按劍厲聲曰:“卿憚行邪!”因起入內。泉震怖失
色,竟不敢言。須臾,遣左右數十人收僧辯。既至,謂曰:“卿拒命不行,是欲
同賊,今唯有死耳。”僧辯對曰:“僧辯食祿既深,憂責實重,今日就戮,豈敢
懷恨。但恨不見老母。”世祖因斫之,中其左髀,流血至地。僧辯悶絕,久之方
蘇。即送付廷尉,並收其子侄,並皆系之。會岳陽王軍襲江陵,人情搔擾,未知
其備。世祖遣左右往獄,問計於僧辯,僧辯具陳方略,登即赦為城內都督。俄而
岳陽奔退,而鮑泉力不能克長沙,世祖乃命僧辯代之。數泉以十罪,遣舍人羅重
歡領齋仗三百人,與僧辯俱發。既至,遣通泉云:“羅舍人被令,送王竟陵來。”
泉甚愕然,顧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經略,賊不足平。”俄而重歡齎令書先入,
僧辯從齋仗繼進,泉方拂席,坐而待之。僧辯既入,背泉而坐,曰:“鮑郎,卿
有罪,令旨使我釒巢卿,勿以故意見待。”因語重歡出令,泉即下地,釒巢於床
側。僧辯仍部分將帥,並力攻圍,遂平湘土。
還復領軍將軍。侯景浮江西寇,軍次夏首。僧辯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淳于
量、定州刺史杜龕、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橫等,俱赴西陽。軍次巴陵,
聞郢州已沒,僧辯因據巴陵城。世祖乃命羅州刺史徐嗣徽、武州刺史杜掞並會僧
辯於巴陵。景既陷郢城,兵眾益廣,徒黨甚銳,將進寇荊州。乃使偽儀同丁和統
兵五千守江夏,大將宋子仙前驅一萬造巴陵,景悉兇徒水步繼進。於是緣江戍邏,
望風請服,賊拓邏至於隱磯。僧辯悉上江渚米糧,並沉公私船於水。及賊前鋒次
江口,僧辯乃分命眾軍,乘城固守,偃旗臥鼓,安若無人。翌日,賊眾濟江,輕
騎至城下,問:“城內是誰?”答曰:“是王領軍。”賊曰:“語王領軍,事勢
如此,何不早降?”僧辯使人答曰:“大軍但向荊州,此城自當非礙。僧辯百口
在人掌握,豈得便降。”賊騎既去,俄爾又來,曰:“我王已至,王領軍何為不
出與王相見邪?”僧辯不答。頃之,又執王珣等至於城下,珣為書誘說城內。景
帥船艦並集北寺,又分入港中,登岸治道,廣設氈屋,耀軍城東隴上,芟除草暐,
開八道向城,遣五千兔頭肉薄苦攻。城內同時鼓譟,矢石雨下,殺賊既多,賊乃
引退。世祖又命平北將軍胡僧祐率兵下援僧辯。是日,賊復攻巴陵,水步十處,
鳴鼓吹唇,肉薄斫上。城上放木擲火爨昚石,殺傷甚多。午後賊退,乃更起長柵
繞城,大列舸艦,以樓船攻水城西南角;又遣人渡洲岸,引牜羊柯推蝦蟆車填緌,
引障車臨城,二日方止。賊又於艦上豎木桔禋,聚茅置火,以燒水柵,風勢不利,
zi6*焚而退。既頻戰挫衄,賊帥任約又為陸法和所擒,景乃燒營夜遁,旋軍夏首。
世祖策勛行賞,以僧辯為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策史,封長寧縣公。
於是世祖命僧辯即率巴陵諸軍,沿流討景。師次郢城,步攻魯山。魯山城主
支化仁,景之騎將也,率其黨力戰,眾軍大破之,化仁乃降。僧辯仍督諸軍渡江
攻郢,即入羅城。宋子仙蟻聚金城拒守,攻之未克。子仙使其黨時靈護率眾三千,
開門出戰,僧辯又大破之,生擒靈護,斬首千級。子仙眾退據倉門,帶江阻險,
眾軍攻之,頻戰不克。景既聞魯山已沒,郢鎮復失羅城,乃率餘眾倍道歸建業。
子仙等困蹙,計無所之,乞輸郢城,身還就景。僧辯偽許之,命給船百艘,以老
其意。子仙謂為信然,浮舟將發,僧辯命杜龕率精勇千人,攀堞而上,同時鼓譟,
掩至倉門。水軍主宋遙率樓船,暗江四面雲合;子仙行戰行走,至於白楊浦,乃
大破之,生擒子仙送江陵。即率諸軍進師九水。賊偽儀同范希榮、盧暉略尚據湓
城,及僧辯軍至,希榮等因挾江州刺史臨城公棄城奔走。世祖加僧辯侍中、尚書
令、征東大將軍,給鼓吹一部。仍令僧辯且頓江州,須眾軍齊集,得時更進。
頃之,世祖命江州眾軍悉同大舉,僧辯乃表皇帝凶問,告於江陵。仍率大將
百餘人,連名勸世祖即位;將欲進軍,又重奉表。雖未見從,並蒙優答。事見本
紀。
僧辯於是發自江州,直指建業,乃先命南兗州刺史侯瑱率銳卒輕舸,襲南
陵、鵲頭等戍,至即克之。先是,陳霸先率眾五萬,出自南江,前軍五千,行至
湓口。霸先倜儻多謀策,名蓋僧辯,僧辯畏之。既至湓口,與僧辯會於白茅洲,
登壇盟誓。霸先為其文曰:“賊臣侯景,凶羯小胡,逆天無狀,構造奸惡;違背
我恩義,破掠我國家,毒害我生民,移毀我社廟。我高祖武皇帝靈聖聰明,光宅
天下,劬勞兆庶,亭育萬民,如我考妣,五十所載。哀景以窮見歸,全景將戮之
首,置景要害之地,崇景非次之榮。我高祖於景何薄?我百姓於景何怨?而景長
戟強弩,陵蹙朝廷,鋸牙郊甸,殘食含靈。刳肝斫趾,不曈其快;曝骨焚屍,不
謂為酷。高祖菲食卑宮,春秋九十,屈志凝威,憤終賊手。大行皇帝溫嚴恭默,
丕守鴻名,於景何有,復加忍毒。皇枝涘抱已上,緦功以還,窮刀極俎,既屠且
鱠。豈有率土之濱,謂為王臣,食人之禾,飲人之水,忍聞此痛,而不悼心?
況臣僧辯、臣霸先等,荷稱國藩湘東王臣繹泣血銜哀之寄,摩頂至足之恩,世受
先朝之德,身當將帥之任;而不能瀝膽抽腸,共誅奸逆,雪天地之痛,報君父之
仇,則不可以稟靈含識,戴天履地!今日相國至孝玄感,靈武斯發,已破賊徒,
獲其元帥,止余景身,尚在京邑。臣僧辯與臣霸先協和將帥,同心共契,必誅凶
豎,尊奉相國,嗣膺鴻業,以主郊祭。前途若有一功,獲一賞,臣僧辯等不推己
讓物,先身帥眾,則天地宗廟百神之靈,共誅共責。臣僧辯、臣霸先同心共事,
不相欺負,若有違戾,明神殛之。”於是升壇歃血,共讀盟文,皆淚下沾襟,辭
色慷慨。
及王師次於南洲,賊帥侯子鑒等率步騎萬餘人於岸挑戰,又以<舟鳥><舟了>千艘
並載士,兩邊悉八十棹,棹手皆越人,去來趣襲,捷過風電。僧辯乃麾細船,皆
令退縮,悉使大艦夾泊兩岸。賊謂水軍欲退,爭出趨之,眾軍乃棹大艦,截其歸
路,鼓譟大呼,合戰中江,賊悉赴水。僧辯即督諸軍沿流而下,進軍於石頭之斗
城,作連營以逼賊。賊乃橫嶺上築五城拒守,侯景自出,與王師大戰於石頭城北。
霸先謂僧辯曰:“醜虜遊魂,貫盈已稔,逋誅送死,欲為一決。我眾賊寡,且分
其勢。”即遣強弩二千張,攻賊西面兩城,仍使結陣以當賊。僧辯在後麾軍而進,
復大破之。盧暉略聞景戰敗,以石頭城降,僧辯引軍入據之。景之退也,北走朱
方,於是景散兵走告僧辯,僧辯令眾將入據台城。其夜,軍人采梠失火,燒太極
殿及東西堂等。時軍人鹵掠京邑,剝剔士庶,民為其執縛者,衵衣不免。盡驅
逼居民以求購贖,自石頭至於東城,緣淮號叫之聲,震響京邑,於是百姓失望。
僧辯命侯瑱、裴之橫率精甲五千,東入討景。僧辯收賊黨王偉等二十餘人,
送於江陵。偽行台趙伯超自吳松江降於侯瑱,瑱時送至僧辯。僧辯謂伯超曰:
“趙公,卿荷國重恩,遂復同逆。今日之事,將欲何如?”因命送江陵。伯超既
出,僧辯顧坐客曰:“朝廷昔唯知有趙伯超耳,豈識王僧辯?社稷既傾,為我所
復;人之興廢,亦復何常。”賓客皆前稱嘆功德。僧辯瞿然,乃謬答曰:“此乃
聖上之威德,群帥之用命。老夫雖濫居戎首,何力之有焉?”於是逆寇悉平,京
都克定。世祖即帝位,以僧辯功,進授鎮衛將軍、司徒,加班劍二十人,改封永
寧郡公,食邑五千戶,侍中、尚書令、鼓吹並如故。
是後湘州賊陸納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貴於淥口,盡收其軍實;李洪雅又自零
陵率眾出空靈灘,稱助討納。朝廷未達其心,深以為慮,乃遣中書舍人羅重歡征
僧辯上就驃騎將軍宜豐侯循南征。僧辯因督杜掞等眾軍,發於建業,師次巴陵。
詔僧辯為都督東上諸軍事,霸先為都督西上諸軍事。先時霸先讓都督於僧辯,僧
辯不受,故世祖分為東西都督,而俱南討焉。時納等下據車輪,夾岸為城,前斷
水勢,士卒驍猛,皆百戰之餘。僧辯憚之,不與輕進,於是稍作連城以逼賊。賊
見不敢交鋒,並懷懈怠。僧辯因其無備,命諸軍水步攻之,親執旗鼓,以誡進止。
於是諸軍競出,大戰於車輪,與驃騎循併力苦攻,陷其二城。賊大敗,步走歸保
長沙,驅逼居民,入城拒守。僧辯追躡,乃命築壘圍之,悉令諸軍廣建圍柵,僧
辯出坐壟上而自臨視。賊望,識僧辯,知不設備,賊黨吳藏、李賢明等乃率銳卒
千人,開門掩出,蒙楯直進,徑趨僧辯。時杜掞、杜龕並侍左右,帶甲衛者止百
餘人,因下遣人與賊交戰。李賢明乘鎧馬,從者十騎,大呼衝突,僧辯尚據胡床,
不為之動。於是指揮勇敢,遂獲賢明,因即斬之。賊乃退歸城內。初,陸納阻兵
內逆,以王琳為辭,雲“朝廷若放王琳,納等自當降伏”。於時眾軍並進,未之
許也。而武陵王擁眾上流,內外駭懼,世祖乃遣琳和解之。至是,湘州平。僧辯
旋於江陵,因被詔會眾軍西討,督舟師二萬,輿駕出天居寺餞行。俄而武陵敗績,
僧辯自枝江班師於江陵,旋鎮建業。
是月,居少時,復回江陵。齊主高洋遣郭元建率眾二萬,大列舟艦於合肥,
將謀襲建業,又遣其大將邢景遠、步六汗薩、東方老等率眾繼之。時陳霸先鎮建
康,既聞此事,馳報江陵。世祖即詔僧辯次於姑孰,即留鎮焉。先命豫州刺史侯
瑱率精甲三千人築壘於東關,以拒北寇;征吳郡太守張彪、吳興太守裴之橫會
瑱於關;因與北軍戰,大敗之,僧辯率眾軍振旅於建業。承聖三年二月甲辰,
詔曰:“贊俊遂賢,稱於秦典;自上安下,聞之漢制。所以仰協台曜,俯佐弘圖。
使持節、侍中、司徒、尚書令、都督揚、南徐、東揚三州諸軍事、鎮衛將軍、揚
州刺史、永寧郡開國公僧辯,器宇凝深,風格詳遠,行為士則,言表身文,學貫
九流,武該七略。頃歲征討,自西徂東;師不疲勞,民無怨讟;王業艱難,實兼
夷險。宜其燮此中台,膺茲上將;寄之經野,匡我朝猷。加太尉、車騎大將軍,
余悉如故。”
頃之,丁母太夫人憂,世祖遣侍中謁者監護喪事,策謚曰貞敬太夫人。夫人
姓魏氏。神念以天監初董率徒眾據東關,退保合肥漅湖西,因娶以為室,生僧
辯。性甚安和,善於綏接,家門內外,莫不懷之。初,僧辯下獄,夫人流淚徒行,
將入謝罪,世祖不與相見。時貞惠世子有寵於世祖,軍國大事多關領焉。夫人詣
閣,自陳無訓,涕泗嗚咽,眾並憐之。及僧辯免出,夫人深相責勵,辭色俱嚴,
云:“人之事君,惟須忠烈,非但保祐當世,亦乃慶流子孫。”及僧辯克復舊京,
功蓋天下,夫人恆自謙損,不以富貴驕物。朝野鹹共稱之,謂為明哲婦人也。及
既薨殞,甚見愍悼。且以僧辯勳業隆重,故喪禮加焉。靈柩將歸建康,又遣謁者
至舟渚弔祭。命尚書左僕射王裒為其文曰:“維爾世基武子,族懋陽元,金相比
映,玉德齊溫。既稱女則,兼循婦言。書圖鏡覽,辭章討論。教貽俎豆,訓及平
原。楚發將兵,孟軻成德。盡忠資敬,自家刑國。顯允其儀,惟民之則。反命師
旅,既修我戎;補茲袞職,奄有龜、蒙。母由子貴,亶爾斯崇;嘉命允集,寵章
所隆。居高能降,處貴思沖;慶資善始,榮兼令終。崦嵫既夕,蒹葭早秋;奔駟
難返,沖濤詎留。背龍門而西顧,過夏首而東浮;越三宮之遐岳,經三江之派流。
鬱郁增嶺,浮雲蔽虧;滔滔江、漢,逝者如斯。銘旌故旐,宇毀遺碑。即虛舟而
設奠,想徂魂之有知。嗚呼哀哉!”
其年十月,西魏相宇文黑泰遣兵及岳陽王眾合五萬,將襲江陵。世祖遣主書
李膺征僧辯於建業,為大都督、荊州刺史。別敕僧辯云:“黑泰背盟,忽便舉斧。
國家猛將,多在下流;荊陝之眾,悉非勁勇。公宜率貔虎,星言就路,倍道兼行,
赴倒懸也。”僧辯因命豫州刺史侯瑱等為前軍,兗州刺史杜僧明等為後軍。處
分既畢,乃謂膺云:“泰兵驍猛,難與爭銳,眾軍若集,吾便直指漢江,截其後
路。凡千里饋糧,尚有飢色,況賊越數千里者乎?此孫臏克龐涓時也。”俄而京
城陷沒,宮車晏駕。及敬帝初即梁主位,僧辯預樹立之功,承制進驃騎大將軍、
中書監、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與陳霸先參謀討伐。
時齊主高洋又欲納貞陽侯淵明以為梁嗣,因與僧辯書曰:“梁國不造,禍難
相仍,侯景傾盪建業,武陵彎弓巴、漢。卿志格玄穹,精貫白日,戮力齊心,芟
夷逆醜。凡在有情,莫不嗟尚;況我鄰國,緝事言前。而西寇承間,復相掩襲。
梁主不能固守江陵,殞身宗祐。王師未及,便已降敗;士民小大,皆畢寇虜。乃
眷南顧,憤嘆盈懷。卿臣子之情,念當鯁裂。如聞權立枝子,號令江陰,年甫十
余,極為沖藐;梁釁未已,負荷諒難。祭則衛君,政由甯氏;乾弱枝強,終古所
忌。朕以天下為家,大道濟物。以梁國淪滅,有懷舊好,存亡拯墜,義在今辰,
扶危嗣事,非長伊德。彼貞陽侯,梁武猶子,長沙之胤,以年以望,堪保金陵,
故置為梁主,納於彼國。便詔上黨王渙總攝群將,扶送江表,雷動風馳,助掃冤
逆。清河王岳,前救荊城,軍度安陸,既不相及,憤惋良深。恐及西寇乘流,復
躡江左。今轉次漢口,與陸居士相會。卿宜協我良規,厲彼群帥,部分舟艫,迎
接今王,鳩勒勁勇,並心一力。西羌烏合,本非勍寇,直是湘東怯弱,致此淪胥。
今者之師,何往不克,善建良圖,副朕所望也。”
貞陽承齊遣送,將屆壽陽。貞陽前後頻與僧辯書,論還國繼統之意,僧辯不
納。及貞陽、高渙至於東關,散騎常侍裴之橫率眾拒戰,敗績,僧辯因遂謀納貞
陽,仍定君臣之禮。啟曰:“自秦兵寇陝,臣便營赴援,才及下船,荊城陷沒,
即遣劉周入國,具表丹誠,左右勛豪,初並同契。周既多時不還,人情疑阻;比
冊降中使,復遣諸處詢謀,物論參差,未甚決定。始得侯瑱信,示西寇權景宣
書,令以真跡上呈。觀視將帥,恣欲同泰,若一朝仰違大國,臣不辭灰粉,悲梁
祚永絕中興。伏願陛下便事濟江,仰藉皇齊之威,憑陛下至聖之略,樹君以長,
雪報可期,社稷再輝,死且非吝。請押別使曹沖馳表齊都,續啟事以聞,伏遲拜
奉在促。”貞陽答曰:“姜皓至,枉示具公忠義之懷。家國喪亂,於今積年。三
後蒙塵,四海騰沸。天命元輔,匡救本朝。弘濟艱難,建武宗祏。至於丘園板
築,尚想來儀;公室皇枝,豈不虛遲。聞孤還國,理會高懷,但近再命行人,或
不宣具。公既詢謀卿士,訪逮藩維,沿泝往來,理淹旬月,使乎屆止,殊副所期。
便是再立我蕭宗,重興我梁國。億兆黎庶,鹹蒙此恩;社稷宗祧,曾不相愧。近
軍次東關,頻遣信裴之橫處,示其可否。答對驕凶,殊駭聞矚。上黨王陳兵見衛,
欲敘安危,無識之徒,忽然逆戰。前旌未舉,即自披猖,驚悼之情,彌以傷惻。
上黨王深自矜嗟,不傳首級,更蒙封樹,飾棺厚殯,務從優禮。齊朝大德,信感
神民。方仰藉皇威,敬憑元宰,討逆賊於鹹陽,誅叛子於雲夢,同心協力,克定
邦家。覽所示權景宣書,上流諸將,本有忠略,棄親向仇,庶當不爾,防奸定亂,
終在於公。今且頓東關,更待來信,未知水陸何處見迎。夫建國立君,布在方策,
入盟出質,有自來矣。若公之忠節,上感蒼旻;群帥同謀,必匪攜貳。則齊師反
璟,義不陵江,如致爽言,誓以無克。韜旗側席,遲復行人。曹沖奉表齊都,即
押送也。渭橋之下,惟遲敘言;汜水之陽,預有號懼。”僧辯又重啟曰:“員外
常侍姜皓還,奉敕伏具動止。大齊仁義之風,曲被鄰國,恤災救難,申此大猷。
皇家枝戚,莫不榮荷;江東冠冕,俱知憑賴。今歃不忘信,信實由衷,謹遣臣第
七息顯,顯所生劉並弟子世珍,往彼充質;仍遣左民尚書周弘正至歷陽奉迎。艫
舳浮江,俟一龍之渡;清宮丹陛,候六傳之入。萬國傾心,同榮晉文之反;三善
克宣,方流宋昌之議。國祚既隆,社稷有奉。則群臣竭節,報厚施於大齊;戮力
展愚,效忠誠於陛下。今遣吏部尚書王通奉啟以聞。”僧辯因求以敬帝為皇太子。
貞陽又答曰:“王尚書通至,復枉示,知欲遣賢弟世珍以表誠質,具悉憂國之懷。
復以庭中玉樹,掌內明珠,無累胸懷,志在匡救,豈非劬勞我社稷,弘濟我邦家?
慚嘆之懷,用忘興寢。晉安王東京貽厥之重,西都繼體之賢,嗣守皇家,寧非民
望。但世道喪亂,宜立長君,以其蒙孽,難可承業。成、昭之德,自古希儔;沖、
質之危,何代無此。孤身當否運,志不圖生。忽荷不世之恩,仍致非常之舉。自
惟虛薄,兢懼已深。若建承華,本歸皇胄;心口相誓,惟擬晉安。如或虛言,神
明所殛。覽今所示,深遂本懷。戢慰之情,無寄言象。但公憂勞之重,既稟齊恩;
忠義之情,復及梁貳。華夷兆庶,豈不懷風?宗廟明靈,豈不相感?正爾回璟,
仍向歷陽。所期質累,便望來彼。眾軍不渡,已著盟書。斯則大齊聖主之恩規,
上黨英王之然諾,得原失信,終不為也。惟遲相見,使在不賒。鄉國非遙,觸目
號咽。”僧辯使送質於鄴。貞陽求渡衛士三千,僧辯慮其為變,止受散卒千人而
已,並遣龍舟法駕往迎。貞陽濟江之日,僧辯擁楫中流,不敢就岸。後乃同會於
江寧浦。
貞陽既踐偽位,仍授僧辯大司馬,領太子太傅、揚州牧,余悉如故。陳霸先
時為司空、南徐州刺史,惡其翻覆,與諸將議,因自京口舉兵十萬,水陸俱至,
襲於建康。於是水軍到,僧辯常處於石頭城,是日正視事,軍人已逾城北而入,
南門又馳白有兵來。僧辯與其子頠遽走出閣,左右心腹尚數十人。眾軍悉至,僧
辯計無所出,乃據南門樓乞命拜請。霸先因命縱火焚之,方共頠下就執。霸先曰:
“我有何辜,公欲與齊師賜討?”又曰:“何意全無防備?”僧辯曰:“委公北
門,何謂無備。”爾夜斬之。
長子,承聖初歷官至侍中。初,僧辯平建業,遣霸先守京口,都無備防。
屢以為言,僧辯不聽,竟及於禍。西魏寇江陵,世祖遣督城內諸軍事。荊城
陷,隨王琳入齊,為竟陵郡守。齊遣琳鎮壽春,將圖江左。及陳平淮南,執琳
殺之。聞琳死,乃出郡城南,登高冢上號哭,一慟而絕。
弟頒,少有志節,恆隨從世祖。及荊城陷覆,沒於西魏。
史臣曰:自侯景寇逆,世祖據有上游,以全楚之兵委僧辯將率之任。及克平
禍亂,功亦著焉,在乎策勛,當上台之賞。敬帝以高祖貽厥之重,世祖繼體之尊,
洎渚宮淪覆,理膺寶祚。僧辯位當將相,義存伊、霍,乃受脅齊師,傍立支庶。
苟欲行夫忠義,何忠義之遠矣?樹國之道既虧,謀身之計不足,自致殲滅,悲矣!
0
猜你喜歡
卷三百七十二 列傳一百五十九
《清史稿》 ○裕謙(謝朝恩) 重祥 關天卷十四 對
《柳宗元集》 ○設漁者對智伯(按《史記·世家》七諫 怨思
《楚辭》 賢士窮而隱處兮,廉方正而不容。好兵帥克歷險記(一)-第1卷-在後方-13-帥克去為別人舉行終傅儀式
《好兵帥克歷險記》 奧第九計 隔岸觀火
《三十六計》隔著河看對岸的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予援紅與黑(中)-卷下-04
《紅與黑》 他03章 制談
《尉繚子》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卷八 本紀第八
《南齊書》 ◎和帝 和帝諱寶融,字智昭卷五十九 張湯傳第二十九
《漢書》 張湯,杜陵人也。父為長安丞,出,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三十六計》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借題發揮,指著這個罵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南齊書》 ◎裴叔業 崔慧景 張欣泰卷五十八 志第十
《元史》 ◎地理一 自封建變為郡縣,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慾亡身
《醒世恆言》 昨日流鶯今日蟬,起來又是夕陽天。卷三 本紀第三
《南齊書》 ◎武帝 世祖武皇帝諱賾,字哈姆雷特-第四幕
《哈姆雷特》 第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三國演義》 卻說魏正元二年正月,揚州都督、鎮卷三十四 志第十五
《金史》 ◎禮七 ○社稷 貞元卷十八
《搜神記》 魏景國中,鹹陽縣吏王臣家,有怪,父與子(下)-28
《父與子》 過卷九十四(晉書) 列傳九
《舊五代史》 萇從簡,陳州人也。世以屠羊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