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晉書) 高祖紀四

天福四年春正月癸卯,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丙午,召太子太師致
仕范延光宴於便殿。以延光歸命之後,慮懷疑懼,故休假之內,錫以款密。帝謂
之曰:“無忿疾以傷厥神,無憂思以勞厥衷。朕方示信於四方,豈食言於汝也。”
延光俯伏拜謝,其心遂安。丁未,以西京副留守龍敏為吏部侍郎。戊申,盜發唐
閔帝陵。己酉,朔方軍節度使張希崇卒,贈太師。以澶州防禦使張從恩為樞密副
使。甲寅,以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寧江軍節度使景延廣為義成軍節度使,以義成
軍節度使馮暉為朔方軍節度使。乙卯,左諫議大夫曹國珍上言:“請於內外臣僚
之中,選才略之士,聚《唐六典》、前後《會要》、《禮閣新儀》、《大中統類》
、律令格式等,精詳纂集,俾無漏落,別為書一部,目為《大晉政統》。”從之。
其詳議官,宜差太子少師梁文矩、左散騎常侍張允、大理卿張澄、國子祭酒唐汭、
大理少卿高鴻漸、國子司業田敏、禮部郎中呂鹹休、司勛員外郎劉濤、刑部員外
郎李知損、監察御史郭延升等一十九人充。文矩等鹹曰:“改前代禮樂刑憲為
《大晉政統》,則《堯典》、《舜典》當以《晉典》革名。”列狀駁之曰:
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苟非聖明,焉能述作。若運因革故,則事乃維新,
或改正朔而變犧牲,或易服色而殊徽號。是以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
不相襲禮。至於近代,率由舊章;比及前朝,日滋條目。多因行事之失,改為立
制之初,或臣奏條章,君行可否,皆表其年月,紀以姓名,聚類分門,成文作則。
莫不悉稽前典,垂範後昆,述自聖賢,歷於朝代,得金科玉條之號,設亂言破律
之防,守而行之,其來尚矣。皇帝陛下,運齊七政,歷契千年,爰從創業開基,
莫不積功累德。所宜直筆,具載鴻猷,若備錄前代之編年,目作聖朝之政統,此
則是名不正也。夫名不正則言不順,而媚時掠美,非其實矣。若翦截其辭,此則
是文不備也。夫文不備則啟爭端,而禮樂刑政,於斯亂矣。若改舊條而為新制,
則未審何門可以刊削,何事可以編聯。既當革故從新,又須廢彼行此,則未知國
朝能守不能守乎?臣等同共參詳,未見其可。
疏奏,嘉之,其事遂寢。辛酉,以前晉昌軍節度使李周為靜難軍節度使。是
日,封皇第十一妹安定郡主為延慶長公主,皇第十二妹廣平郡主為清平長公主。
二月辛卯,改東京玉華殿為永福殿。中書上言:“太原潛龍莊望建為慶長宮,
使相鄉望改為龍飛鄉,都尉里望改為神光里。”從之。丁酉,宰臣馮道、左散騎
常侍韋勛、禮部員外郎楊昭儉自契丹使回。帝慰勞備至,錫齎豐厚。庚子,以天
和節宴群官於廣政殿,賜物有差。
三月癸卯朔,左僕射劉昫、給事中盧重自契丹使回,頒賜器幣如馮道等。
乙巳,回鶻可汗仁美遣使貢方物,中有玉狻猊,實奇貨也。丙午,涇州節度使張
萬進卒,贈太師。己未,皇子開封尹鄭王重貴、歸德軍節度使兼侍衛親軍馬步軍
都指揮使劉知遠、忠武軍節度使杜重威,並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天平軍節度使
趙在禮封衛國公。庚申,遣內臣趙處玭以版詔征華山隱者前右拾遺鄭雲叟、玉
笥山道士羅隱之。靈州戍將王彥忠據懷遠城作叛,帝遣供奉官齊延祚乘驛而往,
彥忠率眾出降,延祚矯制殺之。詔:“齊延祚辜我誓言,擅行屠戮。彰殺降之罪,
隳示信之文。宜除名決重杖一頓配流。王彥忠贈官收葬。辛酉,封回鶻可汗仁美
為奉化可汗。癸亥,以左龍武統軍皇甫遇為鎮國軍節度使,張彥澤為彰義軍節度
使。
夏四月壬申朔,以河中節度副使薛仁謙為衛尉卿。丙子,以汝州防禦使宋彥
筠為同州節度使;以護聖左右軍都指揮使李懷忠為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領壽
州忠正軍節度使;以奉國左右廂都指揮使郭謹為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夔州寧
江軍節度使。戊寅,詔廢長chun6*宮使額。(《五代會要》載原敕云:同州長chun6*宮使
額宜停,沿宮職務,委州司制置。)己卯,改明德殿為滋德殿,宮城南門同名故
也。以華州節度使劉遂凝為右龍武統軍,以右龍武統軍張廷蘊為絳州刺史。庚辰,
征前右拾遺鄭雲叟為右諫議大夫,玉笥山道士羅隱之賜號希夷先生。甲申,以翰
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梲權判太常卿,以端明殿學士、戶部侍郎和凝為翰林學
士承旨。樞密院學士、尚書倉部郎中司徒詡,樞密院學士、尚書工部郎中顏衎並
落職守本官,樞密副使張從恩改宣徽史:初廢樞密院故也。先是,桑維翰免樞密
之務,以劉處讓代之,奏議多不稱旨,及處讓丁母憂,遂以密院印付中書,故密
院廢焉。丙戌,以韓昭允為兵部尚書致仕,馬允孫為太子賓客致仕,房皓為右驍
衛大將軍致仕,皆唐末帝之舊臣也。戊子,升永、岳二州為團練使額,改湘川縣
為全州,從馬希范之奏也。
五月壬寅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衛如式。癸卯,以左僕射劉昫兼太子太
保,封譙國公。乙巳,昭順軍節度使姚彥章卒。升靈州方渠鎮為威州,隸於靈武。
改舊威州為清邊軍。戊申,湖南節度使馬希范加天策上將軍。以前邠州節度使安
叔千為滄州節度使。庚戌,虞部郎中楊昭儉以本官知制誥。辛亥,置靜海軍於溫
州,從錢元瓘之請也。壬子,以侍御史盧價為戶部員外郎、知制誥。戶部尚書崔
居儉卒。甲寅,詔止絕朝臣,不得外州府求覓表狀,奏薦交親。乙卯,升金州為
節鎮,以懷德軍為使額。以齊州防禦使潘環為懷德軍節度使。右諫議大夫致仕鄭
雲叟賜號逍遙先生,仍給致仕官俸。丁巳,以刑部尚書姚顗為戶部尚書,以兵部
侍郎、權判太常卿事崔梲為尚書左丞,以工部侍郎任贊為兵部侍郎,以禮部尚書
李懌為刑部尚書,以左丞盧詹為禮部尚書,以左散騎常侍韋勛為工部侍郎。庚申,
廢華清宮為靈泉觀。辛酉,御史台奏:“省郎知雜之時,赴台禮上,軍巡邸吏之
輩,鹹集公參,赤縣府司,悉呈杖印。今後年深御史判雜上事,欲依前例。”從
之。丙寅,以鎮海軍衙內統軍、上直馬步軍都監、檢校太傅、睦州刺史陸仁章為
同平章事,遙領遂州武信軍節度使;以鎮海軍興武左右開道都指揮使、明州刺史
仰仁銓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領宣州寧國軍節度使,從錢元瓘之請也。
六月辛未朔,陳郡民王武穿地得黃金數餅,州牧取而貢之。帝曰:“宿藏之
物,既非符寶,不合入官。”命付所獲之家。庚辰,西京大風雨,應天福門屋瓦
皆飛,鴟吻俱折。辛卯,詔禮部貢舉宜權停一年。
秋七月庚子朔,日有食之。西京大水,伊、洛、瀍、澗盡溢,壞天津橋。癸
卯,以華清宮使李頃為右領軍衛上將軍。甲辰,以定州節度使皇甫遇為潞州節度
使、檢校太尉,以潞州節度使侯益為徐州節度使。戊申,御史中丞薛融等上詳定
編敕三百六十八道,分為三十一卷。是日,詔:“先令天下州郡公私鑄錢,近多
鉛錫相兼,缺薄小弱,有違條制。今後私鑄錢下禁依舊法。”壬戌,以太子少師
梁文矩為太子太保致仕。
閏七月庚午朔,百官不入閣,雨沾服故也。壬申,以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
殿大學士桑維翰為檢校司空、兼侍中、相州彰德軍節度使,以彰德軍節度使王庭
允為義武軍節度使。尚書戶部奏:“李自倫義居七世,準敕旌表門閭。先有鄧州
義門王仲昭六代同居,其旌表有廳事步欄,前列屏樹烏頭。正門閥閱一丈二尺,
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桷墨染,號為烏頭。築雙闕一丈,在烏頭之南三丈七尺。
夾街十有五步,槐柳成列。今舉此為例,則令式不該。”詔:“王仲昭正廳烏頭
門等制,不載令文,又無敕命,既非故事,難黷大倫,宜從令式,只表門閭。於
李自倫所居之前,量地之宜,高其外門,門外安綽楔。門外左右各建一台,高一
丈二尺,廣狹方正,稱台之形,圬以白泥,四隅漆赤。其行列樹植,隨其事力。
其同籍課役,一準令文。”壬午,濮州刺史武從諫勒歸私第,受贓十五萬故也。
丁酉,故皇子河南尹重乂妻虢國夫人李氏落髮為尼,賜名悟因,仍錫紫衣、法號
及夏臘二十。
八月己亥朔,河決博平,甘陵大水。辛丑,以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
宏文館大學士馮道為守司徒、兼侍中,封魯國公。壬寅,詔曰:“皇圖革故,庶
政惟新,宜設規程,以諧公共。其中書印只委上位宰臣一人知當。”戊申,前兵
部尚書王權授太子少傅致仕。己酉,以天下兵馬副元帥、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
檢校大師、行中書令、吳越王錢元瓘為天下兵馬元帥。壬子,升亳州為防禦使額,
依舊隸宋州。丙辰,司天監馬重績等進所撰新曆。降詔褒之,詔翰林學士承旨和
凝制序,命之曰《調元歷》。
九月辛未,以右羽林統軍周密為鄜州節度使。癸酉,升婺州為武勝軍額。丁
醜,宴群臣於永福殿。契丹使訥默庫來聘,(《遼史》:會同二年正月戊申,晉
遣金吾衛大將軍馬從斌、考功郎中劉知新來貢珍幣。丙辰,晉遣使謝免沿邊四州
錢幣。七月戊申,晉遣使進犀帶。閏月乙酉,遣使賜晉良馬。八月己丑,晉遣使
貢歲幣,奏輸戌、亥二歲金幣於燕京。)致牛馬等物。己卯,遙領洮州保順軍節
度使鮑君福加檢校太師、兼侍中,判湖州諸軍事。辛巳,相州節度使桑維翰上言:
“管內所獲賊人,從來籍沒財產,請止之。”詔:“今後凡有賊人,準格律定罪,
不得沒納家資,天下諸州準此。”癸未,封唐許王李從益為郇國公,奉唐之祀,
服色旌旗一依舊制。仍以西京至德宮為廟,牲幣器服悉從官給。(《五代會要》:
九月,敕:“周受龍圖,立夏、殷之祀;唐膺鳳歷,開酅、介之封。乃眷前朝,
載稽舊典,宜封土宇,俾奉宗祧。宜以郇國三千戶封唐許王李從益為郇國公”雲。)
丙戌,高麗王王建遣使貢方物。己丑,以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崧權判集賢殿事。
庚寅,詔停寒食、七夕、重陽及十月暖帳內外群官貢獻。丙申,以威勝軍節度副
使羅周岳為給事中,中書舍人李詳改禮部侍郎,禮部侍郎呂琦改刑部侍郎,刑部
侍郎王松改戶部侍郎,戶部侍郎閻至改兵部侍郎,中書舍人王易簡充史館修撰,
判館事。
冬十月戊戌朔,故昭信軍節度使白奉進贈太尉。丙午,以太常卿程遜沒于海,
廢朝一日,贈右僕射。庚戌,閩王王昶、威武軍節度使王繼恭遣僚佐林思、鄭元
弼等朝貢,致書於宰執,無人臣之禮。帝怒,詔令不受所貢,應諸州綱運,並令
林思、鄭元弼等押歸本道。既而兵部員外郎李知損上疏,請禁錮使人,籍沒綱運。
可之,收林思等下獄。丙辰,谿州刺史彭士愁,以錦、獎之兵與蠻部萬人掠辰、
澧二境,湖南節度使馬希范遣牙兵拒之而退。金州山賊度從讜等寇洵陽,遣兵討
平之。
十一月甲戌,以太子賓客李延范為司農卿。乙亥,詔立唐高祖、太宗及莊宗、
明宗、閔帝五廟於洛陽。丁丑,祠部郎中、知制誥吳承范改中書舍人,充翰林學
士;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竇貞固改御史中丞;御史中丞薛融改尚書左丞;尚書右
丞王延改吏部侍郎;尚書左丞崔梲改太常卿。戊寅,史館奏:“請令宰臣一人撰
錄時政記,逐時以備撰述。”從之。(《五代會要》:史館奏:“唐長壽二年,
右丞姚璹奏,帝王謨訓,不可闕文。其仗下所言軍國政事,令宰臣一人撰錄,號
‘時政記’。唐明宗朝,又委端明殿學士撰錄,逐季送付史館,伏乞遵行者。宜
令宰臣一員撰述。”)己卯,吏部侍郎龍敏改尚書左丞。己丑,以太子賓客楊凝
式為禮部尚書致仕。詔建錢爐於欒川。丙申,諫議大夫致仕逍遙先生鄭雲叟卒。
十二月丁酉朔,百官不入閣,大雪故也。己亥,故皇子重英妻張氏落髮為尼,
賜名悟慎,並夏臘二十。庚戌,禮官奏:“來歲正旦,王公上壽,皇帝舉酒,奏
《元同之樂》;再飲,奏《文同之樂》;三飲,奏同前。”從之。歌辭不錄。丙
辰,詔今後城郭村坊,不得創造僧尼院舍。丁巳,帝謂宰臣曰:“大雪害民,五
旬未止。京城祠廟,悉令祈禱,了無其驗。豈非涼德不儲,神休未洽者乎?”因
令出薪炭米粟給軍士貧民等。壬戌,禮官奏:“正旦上壽,宮懸歌舞未全,且請
雜用九部雅樂,歌教坊法曲。”從之。
卷七十八(晉書)  高祖紀四_舊五代史原文_國學 史部0
卷七十八(晉書)  高祖紀四_舊五代史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