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

○衛次公(子洙) 鄭絪(子祗德 祗德子顥) 韋處厚 崔群 路隨(父泌)
衛次公,字從周,河東人。器韻和雅,弱冠舉進士。禮部侍郎潘炎目為國器,
擢居上第。參選調禮部侍郎盧翰嘉其才,補崇文館校書郎,改渭南尉。次公善鼓
琴,京兆尹李齊運使其子交歡,意欲次公授之琴。次公拒之,由是終身未嘗操弦。
嚴震之鎮興元,闢為從事,授監察,轉殿中侍御史。貞元八年,征為左補闕,
尋兼翰林學士。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升遐,時東宮疾恙方甚,倉卒召學士鄭絪等
至金鑾殿。中人或云:“內中商量,所立未定。”眾人未對。次公遽言曰:“皇
太子雖有疾,地居冢嫡,內外繫心。必不得已,當立廣陵王。若有異圖,禍難未
已。”絪等隨而唱之,眾議方定。
及順宗在諒闇,外有王叔文輩操權樹黨,無復經制。次公與鄭絪同處內廷,
多所匡正。
轉司勛員外郎。久之,以本官知制誥,賜紫金魚袋,仍為學士,權知中書舍
人。尋知禮部貢舉,斥浮華,進貞實,不為時力所搖。真拜中書舍人,仍充史館
修撰,遷兵部侍郎、知制誥,復兼翰林學士。與鄭絪善,會鄭絪罷相,次公左授
太子賓客,改尚書右丞,兼判戶部事,拜陝、虢等州都防禦觀察處置等使。請蠲
錢三百萬,人得蘇息,政聞於朝。征為兵部侍郎。選人李勣、徐有功之孫,名在
黜中,次公召而謂之曰:“子之祖先,勛在王府,豈限常格。”並優秩而遣之。
改尚書左丞,恩顧頗厚。上方命為相,已命翰林學士王涯草詔。時淮夷宿兵歲久,
次公累疏請罷。會有捷書至,相詔方出,憲宗令追之。遂出為淮南節度使、檢校
工部尚書,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御史大夫。
元和十三年十月,受代歸朝,道次病卒。贈太子少保,年六十六,謚曰敬。
次公自少入仕,歷大寮,節操趨尚,始終如一,為眾推重。
子洙,登進士第,尚憲宗女臨真公主。累官至給事中、駙馬都尉、工部侍郎。
鄭絪,字文明。父羨,池州刺史。絪少有奇志,好學,善屬文。大曆中,有
儒學高名如張參、蔣乂、楊綰、常袞,皆相知重。絪擢進士第,登宏詞科,授秘
書省校書郎、鄠縣尉。張延賞鎮西川,闢為書記,入除補闕、起居郎,兼史職。
無幾,擢為翰林,轉司勛員外郎、知制誥。德宗朝,在內職十三年,小心兢謙,
上遇之頗厚。
貞元末,德宗晏駕,順宗初即位,遺詔不時宣下。絪與同列衛次公密申正論,
中人不敢違。及王伾、王叔文朋黨擅權之際,絪又能守道中立。憲宗監國,遷
中書舍人,依前學士。俄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加集賢殿大學士,轉門下侍郎、
弘文館大學士。
憲宗初,勵精求理,絪與杜黃裳同當國柄。黃裳多所關決,首建議誅惠琳、
斬劉辟及他制置。絪謙默多無所事,由是貶秩為太子賓客。出為嶺南節度觀察等
使、廣州刺史、檢校禮部尚書。以廉政稱。為工部尚書,轉太常卿,又為同州刺
史、長chun6*宮使,改東都留守。入歷兵部尚書,旋為河中節度使。太和二年,入為
御史大夫、檢校左僕射、兼太子少保。
絪以文學進,恬淡,踐歷華顯,出入中外者逾四十年。所居雖無赫奕之稱,
而守道敦篤,耽悅墳典,與當時博聞好古之士,為講論名理之游,時人皆仰其耆
德焉。及文宗即位,以年力衰耄,累表陳乞,遂以太子太傅致仕。三年十月卒,
年七十八,贈司空,謚曰宣。子祗德。
祗德子顥,登進士第,始綬弘文館校書。遷右拾遺、內供奉,詔授銀青光祿
大夫,遷起居郎。尚宣宗女萬壽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尚書郎、給事中、禮部侍
郎。典貢士二年,振拔滯才,至今稱之。遷刑部、吏部侍郎。大中十三年,檢校
禮部尚書、河南尹。
顥居戚里,有器度。大中時,恩澤無對。及宣宗棄代,追感恩遇,嘗為詩序
曰:“去年壽昌節,赴麟德殿上壽,回憩於長興里第。昏然晝寢,夢與十數人納
涼於別館。館宇蕭灑,相與聯句。予為數聯,同游甚稱賞。既寤,不全記諸聯,
唯省十字雲‘石門霧露白,玉殿莓苔青’,乃書之於楹。私怪語不祥,不敢言於
人。不數日,宣宗不豫,廢朝會,及宮車上仙,方悟其事。追惟顧遇,續石門之
句為十韻云:‘間歲流虹節,歸軒出禁扃。奔波陶畏景,蕭灑夢殊庭。境象非曾
到,崇嚴昔未經。日車烏斂翼,風動鶴飄翎。異苑人爭集,涼台筆不停。石門霧
露白,玉殿莓苔青。若匪災先兆,何當思入冥。御鑢虛仗馬,華蓋負雲亭。白
日成千古,金滕閟九齡。小臣哀絕筆,湖上泣青萍。’”未幾,顥亦卒。
韋處厚,字德載,京兆人。父萬,監察御史,為荊南節度參謀。處厚本名淳,
避憲宗諱,改名處厚。幼有至性,事繼母以孝聞。居父母憂,廬於墓次。既免喪,
游長安。通《五經》,博覽史籍,而文思贍逸。
元和初,登進士第,應賢良方正,擢居異等,授秘書省校書郎。裴垍以宰相
監修國史,奏以本官充直館,改鹹陽縣尉,遷右拾遺,併兼史職。修《德宗實錄》
五十卷上之,時稱信史。轉左補闕、禮部考功二員外。早為宰相韋貫之所重,時
貫之以議兵不合旨出官,處厚坐友善,出為開州刺史。入拜戶部郎中,俄以本官
知制誥。穆宗以其學有師法,召入翰林,為侍講學士,換諫議大夫,改中書舍人,
侍講如故。
時張平叔以便佞詼諧,他門捷進,自京兆少尹為鴻臚卿、判度支,不數月,
宣授戶部侍郎。平叔以征利中穆宗意,欲希大任。以榷鹽舊法,為弊年深,欲官
自糶鹽,可富國強兵,勸農積貨,疏利害十八條。詔下其奏,令公卿議。處厚抗
論不可,以平叔條奏不周,經慮未盡,以為利者返害,為簡者至煩,乃取其條目
尤不可者,發十難以詰之。時平叔傾巧有恩,自謂言無不允。及處厚條件駁奏,
穆宗稱善,令示平叔。平叔詞屈無以答,其事遂寢。
處厚以幼主荒怠,不親政務,既居納誨之地,宜有以啟導性靈,乃銓擇經義
雅言,以類相從,為二十卷,謂之《六經法言》,獻之。錫以繒帛銀器,仍賜金
紫。以《憲宗實錄》未成,詔處厚與路隨兼充史館修撰。實錄未成,許二人分日
入內,仍放常參。處厚俄又權兵部侍郎。
敬宗嗣位,李逢吉用事,素惡李紳,乃構成其罪,禍將不測。處厚與紳皆以
孤進,同年進士,心頗傷之,乃上疏曰:
臣竊聞朋黨議論,以李紳貶黜尚輕。臣受恩至深,職備顧問,事關聖德,不
合不言。紳先朝獎用,擢在翰林,無過可書,無罪可戮。今群黨得志,讒嫉大興。
詢於人情,皆甚嘆駭。《詩》云:“萋兮菲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太甚。”
又曰:“讒言罔極,交亂四國。”自古帝王,未有遠君子近小人而致太平者。古
人云:“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李紳是前朝任使,縱有罪愆,猶宜洗
釁滌瑕,念舊忘過,以成無改之美。今逢吉門下故吏,遍滿朝行,侵毀加誣,何
詞不有?所貶如此,猶為太輕。蓋曾參有投杼之疑,先師有拾塵之戒。伏望陛下
斷自聖慮,不惑奸邪,則天下幸甚!建中之初,山東向化,只緣宰相朋黨,上負
朝廷。楊炎為元載復讎,盧杞為劉晏報怨,兵連禍結,天下不平。伏乞聖明,察
臣愚懇。
帝悟其事,紳得減死,貶端州司馬。
處厚正拜兵部侍郎,謝恩于思政殿。時昭愍狂恣,屢出畋游。每月坐朝不三
四日。處厚因謝,從容奏曰:“臣有大罪,伏乞面首。”帝曰:“何也?”處厚
對曰:“臣前為諫官,不能先朝死諫,縱先聖好畋及色,以至不壽,臣合當誅。
然所以不死諫者,亦為陛下此時在chun6*宮,年已十五。今則陛下皇子始一歲矣,臣
安得更避死亡之誅?”上深感悟其意,賜錦彩一百匹、銀器四事。
寶曆元年四月,群臣上尊號,御殿受冊肆赦。李逢吉以李紳之故,所撰赦文
但云左降官已經量移者與量移,不言未量移者,蓋欲紳不受恩例。處厚上疏曰:
“伏見赦文節目中,左降官有不該恩澤者。在宥之體,有所未弘。臣聞物議皆言
逢吉恐李紳量移,故有此節。若如此,則應是近年流貶官,因李紳一人皆不得量
移。事體至大,豈敢不言?李紳先朝獎任,曾在內廷,自經貶官,未蒙恩宥。古
人云:‘人君當記人之功,忘人之過。’管仲拘囚,齊桓舉為國相;冶長縲紲,
仲尼選為密親。有罪猶宜滌盪,無辜豈可終累?況鴻名大號,冊禮重儀,天地百
靈之所鑒臨,億兆八紘之所瞻戴。恩澤不廣,實非所宜。臣與逢吉素無讎嫌,與
李紳本非親黨,所論者全大體,所陳者在至公,伏乞聖慈察臣肝膽。倘蒙允許,
仍望宣付宰臣,應近年左降官,並編入赦條,令準舊例,得量移近處。”帝覽奏
其事,乃追改赦文,紳方沾恩例。處厚為翰林承旨學士,每立視草,愜會聖旨。
常奉急命於宣州征鷹鷙及楊、益、兩浙索奇文綾錦,皆抗疏不奉命,且引前時赦
書為證,帝皆可其奏。
寶曆季年,急變中起。文宗底綏內難,詔命將降,未有所定。處厚聞難奔赴,
昌言曰:“《春秋》之法,大義滅親,內惡必書,以明逆順。正名討罪,於義何
嫌?安可依違,有所避諱!”遂奉藩教行焉。是夕,詔命制置及踐祚禮儀,不暇
責所司,皆出於處厚之議。及禮行之後,皆葉舊章。以佐命功,旋拜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進爵靈昌郡公。處厚在相位,
務在濟時,不為身計。中外補授,鹹得其宜。
初,貞元中,宰相齊抗奏減冗員,罷諸州別駕,其在京百司,當入別駕者,
多處之朝列。元和以來,兩河用兵,偏裨立功者,往往擢在周行。率以儲采王官
雜補之,皆盛服趨朝,朱紫填擁。久次當進,及受代閒居者,常數十人,趨中書
及宰相私第,摩肩候謁,繁於辭語。及處厚秉政,復奏置六雄、十望、十緊、三
十四州別駕以處之。而清流不雜,朝政清肅。
文宗勤於聽政,然浮於決斷,宰相奏事得請,往往中變。處厚常獨論奏曰:
“陛下不以臣等不肖,用為宰相,參議大政。凡有奏請,初蒙聽納,尋易聖懷。
若出自宸衷,即示臣等不信;若出於橫議,臣等何名鼎司?且裴度元勛宿德,歷
輔四朝,孜孜竭誠,人望所屬,陛下固宜親重。竇易直良厚,忠事先朝,陛下固
當委信。微臣才薄,首蒙陛下擢用,非出他門,言既不從,臣宜先退。”即趨下
再拜陳乞。上矍然曰:“何至此耶!卿之志業,朕素自知,登庸作輔,百職斯舉。
縱朕有所失,安可遽辭,以彰吾薄德?”處厚謝之而去,出延英門,復令召還。
謂曰:“凡卿所欲言,並宜啟論。”處厚因對彰善癉惡,歸之法制,凡數百言。
又裴度勛高望重,為人盡心切直,宜久任,可壯國威。帝皆聽納。自是宰臣敷奏,
人不敢橫議。
俄而滄州李同捷叛,朝廷加兵。魏博史憲誠,中懷向背,裴度以宿舊自任,
待憲誠於不疑。嘗遣親吏請事至中書。處厚謂曰:“晉公以百口於上前保爾使主,
處厚則不然,但仰俟所為,自有朝典耳。”憲誠聞之大懼,自此輸竭,竟有功於
滄州。又嘗以理財制用為國之本,撰《太和國計》二十卷以獻。李載義累破滄、
鎮兩軍,兵士每有俘執,多遣刳剔。處厚以書喻之,載義深然其旨。自此滄、鎮
所獲生口,配隸遠地,前後全活數百千人。
處厚居家循易,如不克任。至於廷諍敷啟,及馭轄待胥吏,勁確嶷然不可奪。
質狀非魁偉,如甚懦者;而庶僚請事,畏惕相顧,雖與語移晷,不敢私謁。急於
用才,酷嗜文學。嘗病前古有以浮議坐廢者,故推擇群材,往往棄瑕錄用,亦為
時所譏。雅信釋氏因果,晚年尤甚。聚書逾萬卷,多手自刊校。奉詔修《元和實
錄》,未絕筆,其統例取捨,皆處厚創起焉。太和二年十二月,因延英奏對,造
膝之際,忽奏“臣病作”,遽退。文宗命中官扶出,歸第一夕而卒,年五十六,
贈司空。
處厚當國柄二周歲,啟沃之謀,頗協時譽,鹹共惜之。
崔群,字敦詩,清河武城人,山東著姓。十九登進士第,又制策登科,授秘
書省校書郎,累遷右補闕。元和初,召為翰林學士,歷中書舍人。群在內職,常
以讜言正論聞於時。憲宗嘉賞,降宣旨云:“自今後學士進狀,並取崔群連署,
然後進來。”群以禁密之司,動為故事,自爾學士或惡直醜正,則其下學士無由
上言。群堅不奉詔,三疏論奏方允。
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穆宗時為遂王,憲宗以澧王居長,又多內助,將建
儲貳,命群與澧王作讓表。群上言曰:“大凡己合當之,則有陳讓之儀;己不合
當,因何遽有讓表?今遂王嫡長,所宜正位青宮。”竟從其奏。時魏博節度使田
季安進絹五千匹,充助修開業寺。群以為事實無名,體尤不可,請止其所進。群
前後所論多愜旨,無不聽納。遷禮部侍郎,選拔才行,鹹為公當。轉戶部侍郎。
二年七月,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四年,誅李師道,上顧謂宰
臣曰:“李師古雖自襲祖父,然朝廷待之始終。其妻於師道即嫂叔也,雖雲逆族,
若量罪輕重,亦宜降等。又李宗奭雖抵嚴憲,其情比之大逆,亦有不同。其妻士
族也,今其子女俱在掖廷,於法皆似稍深。卿等留意否?”群對曰:“聖情仁惻,
罪止元兇。其妻近屬,倘獲寬宥,實合弘煦之道。”於是師古妻裴氏、女宜娘,
詔出於鄧州安置。宗奭妻韋氏及男女,先沒掖廷,並釋放;其奴婢、資貨皆復賜
之。又鹽鐵福建院官權長孺坐贓,詔付京兆府決殺。長孺母劉氏求哀於宰相,群
因入對言之。憲宗愍其母耄年,乃曰:“朕將屈法赦長孺何如?”群曰:“陛下
仁惻即赦之,當速令中使宣諭。如待正敕,即無及也。”長孺竟得免死長流。群
之啟奏平恕,多此類也。
時憲宗急於蕩寇,頗獎聚斂之臣。故藩府由是希旨,往往捃拾,目為進奉。
處州刺史苗稷進羨餘錢七千貫,群議以為違詔,受之則失信於天下,請卻賜本州,
代貧下租稅。時論美之。
度支使皇甫鎛陰結權幸,以求宰相,群累疏其奸邪。嘗因對面論,語及天寶、
開元中事,群曰:“安危在出令,存亡系所任。玄宗用姚崇、宋璟、張九齡、韓
休、李元紘、杜暹則理;用林甫、楊國忠則亂。人皆以天寶十五年祿山自范陽起
兵,是理亂分時,臣以為開元二十年罷賢相張九齡,專任奸臣李林甫,理亂自此
已分矣。用人得失,所系非小。”詞意激切,左右為之感動。鎛深恨之。而憲宗
終用鎛為宰相。無何,群臣議上尊號,皇甫鎛欲加“孝德”兩字,群曰:“有睿
聖,則孝德在其中矣。”竟為鎛所構。憲宗不樂,出為湖南觀察都團練使。
穆宗即位,征拜吏部侍郎,召見別殿,謂群曰:“我升儲位,知卿為羽翼。”
群曰:“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頃者授陛下淮西節度使,臣奉命草制,且曰:
‘能辨南陽之牘,允符東海之貴。’若不知先帝深旨,臣豈敢輕言?”數日,拜
御史中丞。浹旬,授檢校兵部尚書,兼徐州刺史、武寧軍節度、徐泗濠觀察等使。
初,幽、鎮逆命,詔授沂州刺史王智興為武寧軍節度副使,領徐州兵討伐。
群以智興早得士心,表請因授智興旄鉞,竟寢不報。智興自河北回戈,城內皆是
父兄,開關延入,群為智興所逐。朝廷坐其失守,授秘書監,分司東都。未幾,
改華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復改宣州刺史、歙池等州都團練觀察等使,征拜兵部
尚書。久之,改檢校吏部尚書、江陵尹、荊南節度觀察使。逾歲,改檢校右僕射,
兼太常卿。太和五年,拜檢校左僕射,兼吏部尚書。六年八月卒,年六十一,冊
贈司空。
群有沖識精裁,為時賢相。清議以儉素之節,其終不及厥初。群年未冠舉進
士,陸贄知舉,訪於梁肅,議其登第有才行者,肅曰:“崔群雖少年,他日必至
公輔。”果如其言。
群弟於,登進士,官至郎署,有令名。
子充,亦以文學進,歷三署,終東都留守。
路隨,字南式,其先陽平人。高祖節,高宗朝為越王府東閣祭酒。曾祖惟恕,
官至睦州刺史。祖俊之,仕終太子通事舍人。
父泌,字安期,少好學,通《五經》,尤嗜《詩》、《易》、《左氏春秋》,
能諷其章句,皆究深旨。博涉史傳,工五言詩。性端亮寡言,以孝悌聞於宗族。
建中末,以長安尉從調,舉李益、韋綬等書判同居高第,泌授城門郎。屬德宗違
難奉天,泌時在京師,棄妻子潛詣行在所。又從幸梁州,排潰軍而出,再為流矢
所中,裂裳濡血。以策說渾瑊,瑊深重之,闢為從事。瑊討懷光,累奏為副元帥
判官、檢校戶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河中平,隨瑊與吐蕃會盟於平涼,因劫盟陷
蕃。在絕域累年,棲心於釋氏之教,為贊普所重,待以賓禮,卒於戎鹿。
貞元十九年,吐蕃遺邊將書求和。隨哀泣上疏,願允其請。表三上,德宗命
中使諭旨。朝廷懲其宿詐,俟更要於後信,訖數歲不報。元和中,蕃使復款塞,
隨復五獻封章,請修和好。又上書於宰執哀訴。裴垍、李藩皆協力敷奏,憲宗可
之。命祠部郎中徐復報聘,乃特於詔中疏平涼陷蕃者名氏,令歸中國。吐蕃因復
等還,遣使來朝。遂以泌及鄭叔矩之喪與銘及遺錄至,朝野傷嘆。憲宗憫之,贈
絳州刺史,賜絹二百匹。至葬日,委所在官給喪事。泌累贈太子少保。
泌陷蕃之歲,隨方在孩提;後稍長成,知父在蕃,乃日夜啼號,坐必西向,
饌不食肉,母氏言其形貌肖先君,遂終身不照鏡。後以通經調授潤州參軍,為李
錡所困。使知市事,隨翛然坐市中,一不介意。韋夏卿為東都留守,聞而辟之,
由是聲名日振。元和五年,邊吏以訃至。隨居喪,益以孝聞。服闋,擢拜左補闕。
會李絳諷上納諫,憲宗皇帝曰:“諫官路隨、韋處厚章疏相繼,朕常深用其
言。”自是識者敬伏焉。俄遷起居郎,轉司勛員外郎。自補闕至司勛員外,皆充
史館修撰。穆宗即位,遷司勛郎中,賜緋魚袋。與韋處厚同入翰林為侍講學士。
采三代皇王興衰,著《六經法言》二十卷奏之。拜諫議大夫,依前侍講學士。將
修《憲宗實錄》,復命兼充史職。敬宗登極,拜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仍賜紫。
有以金帛謝除制者,必叱而卻之曰:“吾以公事接私財耶?”終無所納。文宗即
位,韋處厚入相,隨代為承旨,轉兵部侍郎、知制誥。太和二年,處厚薨,隨代
為相,拜中書侍郎,加監修國史。初,韓愈撰《順宗實錄》,說禁中事頗切直內
官惡之,往往於上前言其不實,累朝有詔改修。及隨進《憲宗實錄》後,文宗復
令改正永貞時事,隨奏曰:
臣昨面奉聖旨,以《順宗實錄》頗非詳實,委臣等重加刊正,畢日聞奏。臣
自奉宣命,取史本欲加筆削。近見衛尉卿周居巢、諫議大夫王彥威、給事中李固
言、史官蘇景胤等各上章疏,具陳刊改非甚便宜。又聞班行如此議論頗眾。臣伏
以史冊之作,勸誡所存,事有當書,理宜歸實。匹夫美惡尚不可誣,人君得失無
容虛載。聖旨以前件《實錄》記貞元末數事,稍非摭實,蓋出傳聞,審知差舛,
便令刊正。頃因坐日,屢形聖言,通計前後,至於數四。臣及宗閔、僧孺亦以永
貞已來,歲月至近,禁中行事,在外固難詳知。陛下所言,皆是接於耳目。既聞
乖謬,因述古今,引前史直不疑盜嫂之言,及第五倫撾公之說,皆多此比類,難
盡信書。所冀睿鑒詳於聽言,深宮慎於行事。持此比類,上開聰明,特蒙降察,
稍恕前謬。由是近垂宣命,令有改修。
臣等伏以貞觀已來,累朝實錄有經重撰,不敢固辭。但欲粗刪深誤,亦固盡
存諸說。宗閔、僧孺相與商量,緣此書成於韓愈,今史官李漢、蔣系皆愈之子婿,
若遣參撰,或致私嫌。以臣既職監修,盍令詳正,及經奏請,事遂施行。今者庶
僚競言,不知本起,表章交奏,似有他疑。臣雖至昧,容非自請。既迫群議,輒
冒上聞。縱臣果獲修成,必懼終為時累。且韓愈所書,亦非己出,元和之後,已
是相循。縱其密親,豈害公理?使歸本職,實謂正名。其《實錄》伏望條示舊記
最錯誤者,宣付史官,委之修定。則冀聖祖垂休,永無慚於傳信。下臣非據,獲
減戾於侵官。彰清朝立政之方,表公器不私之義。流言自弭,時論攸宜。
詔曰:“其《實錄》中所書德宗、順宗朝禁中事,尋訪根柢,蓋起謬傳,諒
非信史。宜令史官詳正刊去,其他不要更修。余依所奏。”
四年,轉門下侍郎,加崇文館大學士。七年,兼太子太師,備禮冊拜。表上
史官所修憲宗穆宗《實錄》。八年,辭疾,不得謝。會李德裕連貶至袁州長史,
隨不署奏狀,始為鄭注所忌。九年四月,拜檢校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兼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等使。
太和九年七月,遘疾於路,薨於揚子江之中流,年六十。冊贈太保,謚曰貞。
隨有學行大度,為諫guan6*能直言,在內廷匡益。自寶曆初為承旨學士,即參大
政矣。後十五年在相位。宗閔、德裕朋黨交興,攘臂於其間;李訓、鄭注始終奸
詐,接武於其後。而隨藏器韜光,隆污一致,可謂得君子中庸而常居之也。
史臣曰:衛次公、鄭絪、韋處厚、崔群、路隨等,皆以文學飾身,致位崇極。
兼之忠讜,垂名簡書,茲實有足多也。絪有其位,有其時,懷獨善之謀,晦眾濟
之道,左遷非不幸也。次公因獻捷之書,輟已成之詔,命也夫。處厚危言切議,
振士友之急,稱同列之善,君子哉!
贊曰:衛、鄭、韋、路,兼之博陵。文學政事,為時所稱。
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_舊唐書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_舊唐書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