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告子下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色與禮孰重?”曰:
“禮重。”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
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金
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
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紾兄之臂而奪之
食,則得食;不紾,則不得食,則將紾之乎?逾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
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
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曰:“奚有於是?亦
為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
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弗為耳。
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
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
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
館,願留而受業於門。”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
求之,有餘師。”
公孫丑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有人於此,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
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
《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曰:“《凱風》
何以不怨?”曰:“《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
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
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曰:“吾聞秦、楚構
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
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
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
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
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
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
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孟子居鄒。季任為任處守,以幣交,受之而不報。處於平陸,儲子為相,以
幣交,受之而不報。他日,由鄒之任,見季子;由平陸之齊,不見儲子。屋廬子
喜曰:“連得間矣!”問曰:“夫子之任見季子,之齊不見儲子,為其為相與?”
曰:“非也。《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於享。’為其不
成享也。”屋廬子悅。或問之,屋廬子曰:“季子不得之鄒,儲子得之平陸。”
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
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
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汙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
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魯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柳、子思為臣,魯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賢者
之無益於國也!”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繆公用之而霸。不用賢則亡,削
何可得歟?”曰:“昔者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綿駒處於高唐,而齊右善歌。
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有諸內必形諸外,為其事而無其功者,髡未
嘗睹之也。是故無賢者也,有則髡必識之。”曰:“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
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
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苟去。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
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春省耕而補不足,
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
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一不朝則貶其爵,再
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是故天子討而不伐,諸侯伐而不討。五霸者,
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
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
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
‘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
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今之諸侯皆犯
此五禁,故曰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今
之大夫皆逢君之惡,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
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
釐所不識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
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地
非不足,而儉於百里。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儉於百
里。今魯方百里者五,子以為有王者作,則魯在所損乎,在所益乎?徒取諸彼以
與此,然且仁者不為,況於sha6*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
於仁而已。”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
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
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為
之強戰,是輔桀也。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
國,一人陶,則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穀不生,
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故
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國,去人倫,無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
以為國,況無君子乎?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堯、舜之
道者,大桀小桀也。”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
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魯欲使樂正子為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公孫丑曰:“樂正子
強乎?”曰:“否。”“有知慮乎?”曰:“否。”“多聞識乎?”曰:“否。”
“然則奚為喜而不寐?”曰:“其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優
於天下,而況魯國乎?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皆將輕千里而來告之以善。夫苟不
好善,則人將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
里之外。士止於千里之外,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與讒諂面諛之人居,國欲治,
可得乎?”
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
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禮貌未衰,言弗行之,則去之。其次,雖未行
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
飢餓不能出門戶,君聞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從其言也。使飢餓
於我土地,吾恥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
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禮重。”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
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金
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
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紾兄之臂而奪之
食,則得食;不紾,則不得食,則將紾之乎?逾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
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
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曰:“奚有於是?亦
為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
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弗為耳。
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
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
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
館,願留而受業於門。”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
求之,有餘師。”
公孫丑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有人於此,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
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
《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曰:“《凱風》
何以不怨?”曰:“《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
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
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曰:“吾聞秦、楚構
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
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
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
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
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
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
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孟子居鄒。季任為任處守,以幣交,受之而不報。處於平陸,儲子為相,以
幣交,受之而不報。他日,由鄒之任,見季子;由平陸之齊,不見儲子。屋廬子
喜曰:“連得間矣!”問曰:“夫子之任見季子,之齊不見儲子,為其為相與?”
曰:“非也。《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於享。’為其不
成享也。”屋廬子悅。或問之,屋廬子曰:“季子不得之鄒,儲子得之平陸。”
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
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
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汙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
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魯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柳、子思為臣,魯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賢者
之無益於國也!”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繆公用之而霸。不用賢則亡,削
何可得歟?”曰:“昔者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綿駒處於高唐,而齊右善歌。
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有諸內必形諸外,為其事而無其功者,髡未
嘗睹之也。是故無賢者也,有則髡必識之。”曰:“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
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
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苟去。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
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春省耕而補不足,
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
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一不朝則貶其爵,再
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是故天子討而不伐,諸侯伐而不討。五霸者,
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
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
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
‘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
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今之諸侯皆犯
此五禁,故曰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今
之大夫皆逢君之惡,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
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
釐所不識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
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地
非不足,而儉於百里。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儉於百
里。今魯方百里者五,子以為有王者作,則魯在所損乎,在所益乎?徒取諸彼以
與此,然且仁者不為,況於sha6*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
於仁而已。”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
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
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為
之強戰,是輔桀也。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
國,一人陶,則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穀不生,
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故
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國,去人倫,無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
以為國,況無君子乎?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堯、舜之
道者,大桀小桀也。”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
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魯欲使樂正子為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公孫丑曰:“樂正子
強乎?”曰:“否。”“有知慮乎?”曰:“否。”“多聞識乎?”曰:“否。”
“然則奚為喜而不寐?”曰:“其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優
於天下,而況魯國乎?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皆將輕千里而來告之以善。夫苟不
好善,則人將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
里之外。士止於千里之外,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與讒諂面諛之人居,國欲治,
可得乎?”
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
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禮貌未衰,言弗行之,則去之。其次,雖未行
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
飢餓不能出門戶,君聞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從其言也。使飢餓
於我土地,吾恥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
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0
猜你喜歡
序 琴
《樂府雜錄》 古者,能士固多矣。貞元中,成都雷卷五百十九 列傳三百六
《清史稿》 ◎藩部二 ○敖漢 柰曼卷十九 田舍翁時時經理 牧童兒夜夜尊榮
《二刻拍案驚奇》 詞云: 擾擾勞生,待足何時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舊唐書》 ○虞世南 李百藥(子安期)第一本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西廂記》 ○楔子 〔外扮老夫人上開〕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
《後漢書》 烏桓者,本東胡也。漢初,匈奴冒頓好兵帥克歷險記(四)-第4卷-光榮敗北續篇-02-刑前祝禱
《好兵帥克歷險記》 準卷四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宋史》 ○婁機 沈煥(舒璘附) 曹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上)-第一部-第七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舍卷一百一十一 朱子八
《朱子語類》 ◎論民 建寧迎神。先生曰:"孟子卷四百四十五 列傳第二百四
《宋史》 ◎文苑七 ○陳與義 汪藻復活(下)-第三部-28
《復活》 回君子之心,雨天過睛
《菜根譚》辨別是非,認識大體
《菜根譚》卷三百八十三 列傳一百七十
《清史稿》 ○張文浩 嚴烺 張井 吳邦說唐前傳-第26回-劫囚牢好漢反山東-出潼關秦瓊賺令箭
《說唐全傳》 左右一聲答應,傳令出營,秦瓊慌忙進見冷靜觀人,理智處世
《菜根譚》商書 盤庚中第十
《尚書》 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乃話民之弗卷一三八 集古錄跋尾卷五
《歐陽修集》 【隋太平寺碑〈開皇九年〉】著希第二 卷上
《鶡冠子》道有稽,德有據。人主不聞要,故端與運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