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策別十七
【策別一】
臣聞為治有先後,有本末,向之所論者,當今之所宜先,而為治之大凡也。
若夫事之利害,計之得失,臣請得列而言之。蓋其總四,其別十七。一曰課百官,
二曰安萬民,三曰厚貨財,四曰訓兵旅。課百官者,其別有六。一曰厲法禁。
昔者聖人制為刑賞,知天下之樂乎賞而畏乎刑也,是故施其所樂者,自下而
上。民有一介之善,不終朝而賞隨之,是以下之為善者,足以知其無有不賞也。
施其所畏者,自上而下。公卿大臣有毫髮之罪,不終朝而罰隨之,是以上之為不
善者,亦足以知其無有不罰也。《詩》曰:“剛亦不吐,柔亦不茹。”夫天下之
所謂權豪貴顯而難令者,此乃聖人之所藉以徇天下也。舜誅四凶而天下服,何也?
此四族者,天下之大族也。夫惟聖人為能擊天下之大族,以服小民之心,故其刑
罰至於措而不用。
周之衰也,商鞅、韓非峻刑酷法,以督責天下。然其所以為得者,用法始於
貴戚大臣,而後及於疏賤,故能以其國霸。由此觀之,商鞅、韓非之刑法,非舜
之刑,而所以用刑者,舜之術也。後之庸人,不深原其本末,而猥以舜之用刑之
術,與商鞅、韓非同類而棄之。法禁之不行,奸宄之不止,由此其故也。
今州縣之吏,受賕而鬻獄,其罪至於除名,而其官不足以贖,則至於嬰木索,
受笞箠,此亦天下之至辱也。而士大夫或冒行之。何者?其心有所不服也。今夫
大吏之為不善,非特簿書米鹽出入之間也,其位愈尊,則其所害愈大;其權愈重,
則其下愈不敢言。幸而有不畏強御之士,出力而排之,又幸而不為上下之所抑,
以遂成其罪,則其官之所減者,至於罰金,蓋無幾矣。夫過惡暴著於天下,而罰
不傷其毫毛;鹵莽於公卿之間,而纖悉於州縣之小吏。用法如此,宜其天下之不
心服也。用法而不服其心,雖刀鋸斧鋮,猶將有所不避,而況於木索、笞箠哉!
方今法令至繁,觀其所以堤防之具,一舉足且入其中,而大吏犯之,不至於
可畏,其故何也?天下之議者曰:古者之制,“刑不上大夫,”大臣不可以法加
也。嗟夫!“刑不上大夫”者,豈曰大夫以上有罪而不刑歟?古之人君,責其公
卿大臣至重,而待其士庶人至輕也。責之至重,故其所以約束之者愈寬;待之至
輕,故其所堤防之者甚密。夫所貴乎大臣者,惟不待約束,而後免於罪戾也。是
故約束愈寬,而大臣益以畏法。何者?其心以為人君之不我疑而不忍欺也。苟幸
其不疑而輕犯法,則固已不容於誅矣。故夫大夫以上有罪,不從於訊鞫論報,如
士庶人之法。斯以為“刑不上大夫”而已矣。
天下之吏,自一命以上,其蒞官臨民苟有罪,皆書於其所謂歷者,而至於館
閣之臣出為郡縣者,則遂罷去。此真聖人之意,欲有以重責之也。奈何其與士庶
人較罪之輕重,而又以其爵減耶?夫律,有罪而得以首免者,所以開盜賊小人自
新之途。而今之卿大夫有罪亦得以首免,是以盜賊小人待之歟?天下惟其無罪也,
是以罰不可得而加。如知其有罪而特免其罰,則何以令天下?今夫大臣有不法,
或者既已舉之,而詔曰勿推,此何為者也?聖人為天下,豈容有此曖昧而不決?
故曰:厲法禁自大臣始,則小臣不犯矣。
【策別二】
其二曰抑僥倖。夫所貴乎人君者,予奪自我,而不牽於眾人之論也。天下之
學者莫不欲仕,仕者莫不欲貴。如從其欲,則舉天下皆貴而後可。惟其不可從也,
是故仕不可以輕得,而貴不可以易致。此非有所吝也。爵祿,出乎我者也,我以
為可予而予之,我以為可奪而奪之,彼雖有言者,不足畏也。天下有可畏者,賦
斂不可以不均,刑罰不可以不平,守令不可以不擇,此誠足以致天下之安危而可
畏者也。我欲慎爵賞,愛名器,而囂囂者以為不可,是烏足恤哉?
國家自近歲以來,吏多而闕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
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無事而食也。且其蒞官之日淺,而閒居之日
長,以其蒞官之所得,而為閒居仰給之資,是以貪吏常多而不可禁,此用人之大
弊也。
古之用人者,取之至寬,而用之至狹。取之至寬,故賢者不隔;用之至狹,
故不肖者無所容。《記》曰:“司馬辨論官材,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
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然則是取之者未必用也。
今之進士,自二人以下者皆試官。夫試之者,豈一定之謂哉?固將有所廢置焉耳。
國家取人,有制策,有進士,有明經,有詞科,有任子,有府史雜流,凡此者,
雖眾無害也。其終身進退之決,在乎召見改官之日,此尤不可以不愛惜慎重者也。
今之議者,不過曰多其資考,而責之以舉官之數。且彼有勉強而已,資考既足,
而舉官之數亦以及格,則將執文墨以取必於我,雖千百為輩,莫敢不盡與。臣竊
以為今之患,正在於任法太過。是以為一定之制,使天下可以歲月必得,甚可惜
也。
方今之便,莫若使吏六考以上,皆得以名聞於吏部,吏部以其資考之遠近,
舉官之眾寡,而次第其名,然後使一二大臣雜治之,參之以其才器之優劣而定其
等,歲終而奏之,以詔天子廢置。度天下之吏,每歲以物故罪免者幾人,而增損
其數,以所奏之等補之,及數而止,使其予奪亦雜出於賢不肖之間,而無有一定
之制。則天下之吏,不敢有必得之心,將自奮厲磨淬,以求聞於時。而向之所謂
用人之大弊者,將不勞而自去。
然而議者必曰:法不一定,而以才之優劣為差,則是好惡之私有以啟之也。
臣以為不然。夫法者,本以存其大綱,而其出入變化,固將付之於人。昔者唐有
天下,舉進士者,群至於有司之門。唐之制,惟有司之信也。是故有司得以搜羅
天下之賢俊,而習知其為人。至於一日之試,則固已不取也。唐之得人,於斯為
盛。今以名聞於吏部者,每歲不過數十百人,使二三大臣得以訪問參考其才,雖
有失者,蓋已寡矣。如必曰任法而不任人,天下之人,必不可信。則夫一定之制,
臣亦未知其果不可以為奸也。
【策別三】
其三曰決壅蔽。所貴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訴而無冤,不
謁而得其所欲,此堯舜之盛也。其次不能無訴,訴而必見察;不能無謁,謁而必
見省。使遠方之賤吏,不知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不識官府之難。而後天下
治。
今夫一人之身,有一心兩手而已。疾痛苛癢,動於百體之中,雖其甚微不足
以為患,而手隨至。夫手之至,豈其一一而聽之心哉,心之所以素愛其身者深,
而手之所以素聽於心者熟,是故不待使令而卒然以自至。聖人之治天下,亦如此
而已。百官之眾,四海之廣,使其關節脈理,相通為一。叩之而必聞,觸之而必
應。夫是以天下可使為一身。天子之貴,士民之賤,可使相愛。憂患可使同,緩
急可使救。
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訴其冤,如訴之於天。有不得已而謁其所欲,如謁
之於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詳悉,而付之於胥吏,故凡賄賂先至者,朝請而夕
得,徒手而來者,終年而不獲。至於故常之事,人之所當得而無疑者,莫不務為
留滯,以待請屬。舉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錢無以行之。
昔者漢唐之弊,患法不明,而用之不密,使吏得以空虛無據之法而繩天下,
故小人以無法為奸。今也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舉天下惟法之知。所欲排者,
有小不如法,而可指以為瑕。所欲與者,雖有所乖戾,而可借法以為解。故小人
以法為奸。
今天下所為多事者,豈事之誠多耶?吏欲有所鬻而未得,則新故相仍,紛然
而不決,此王化之所以壅遏而不行也。昔桓文之霸,百官承職,不待教令而辦,
四方之賓至,不求有司。王猛之治秦,事至纖悉,莫不盡舉,而人不以為煩。蓋
史之所記:麻思還冀州,請於猛。猛曰:“速裝,行矣。”至暮而符下。及出關,
郡縣皆已被符。其令行禁止而無留事者,至於纖悉,莫不皆然。苻堅以戎狄之種,
至為霸王,兵強國富,垂及昇平者,猛之所為,固宜其然也。
今天下治安,大吏奉法,不敢顧私,而府史之屬招權鬻法,長吏心知而不問,
以為當然。此其弊有二而已。事繁而官不勤,故權在胥吏。欲去其弊也,莫如省
事而厲精。省事莫如任人,厲精莫如自上率之。
今之所謂至繁,天下之事,關於其中,訴者之多,而謁者之眾,莫如中書與
三司。天下之事,分於百官,而中書聽其治要。郡縣之錢幣制於轉運使,而三司
受其會計。此宜若不至於繁多。然中書不待奏課以定其黜陟而關預其事,則是不
任有司也。三司之吏,推析贏虛至於毫毛以繩郡縣,則是不任轉運使也。故曰:
省事莫如任人。
古之聖王,愛日以求治,辨色而視朝,苟少安焉而至於日出,則終日為之不
給。以少而言之,一日而廢一事,一月則可知也。一歲,則事之積者不可勝數矣。
欲事之無繁,則必勞於始而逸於終。晨興而晏罷,天子未退,則宰相不敢歸安於
私第。宰相日昃而不退,則百官莫不震悚盡力於王事,而不敢宴遊。如此,則纖
悉隱微莫不舉矣。天子求治之勤過於先王,而議者不稱王季之晏朝而稱舜之無為,
不論文王之昃而論始皇之量書。此何以率天下之怠耶?臣故曰:厲精莫如自上率
之。則壅蔽決矣。
【策別四】
其四曰專任使。夫吏之與民,猶工人之操器。易器而操之,其始莫不齟齬而
不相得。是故雖有長材異能之士,朝夕而去,則不如庸人之久且便也。自漢至今,
言吏治者,皆推孝文之時,以為任人不可以倉卒而責其成效。又其三歲一遷,吏
不可為長遠之計,則其所施設一切出於苟簡。此天下之士,爭以為言,而臣知其
未可以卒行也。夫天下之吏,惟其病多而未有以處也,是以擾擾在此。如使五六
年或七八年而後遷,則將有十年不得調者矣。朝廷方將減任子,清冗官,則其行
之當有所待。而臣以為當今之弊,有甚不可者。
夫京兆府,天下之所觀望而化,王政之所由始也。四方之沖,兩河之交,舟
車商賈之所聚,金玉錦繡之所積,故其民不知有耕稼織紝之勞。富貴之所移,貨
利之所眩,故其不知有恭儉廉退之風。以書數為終身之能,以府史賤吏為鄉黨之
榮,故其民不知有儒學講習之賢。夫是以獄訟繁滋而奸不可止,為治者益以苟且
而不暇及於教化,四方觀之,使風俗日以薄惡,未始不由此也。今夫為京兆者,
戴星而出,見燭而入,案牘笞箠,交乎其前。拱手而待命者,足相躡乎其庭。持
詞而求訴者,肩相摩乎其門。憧憧焉不知其為誰,一訊而去,得罪者不知其得罪
之由,而無罪者亦不知其無罪之實。如此則刑之不服,赦之不悛,獄訟之繁,未
有已也。
夫大司農者,天下之所以贏虛,外計之所從受命也。其財賦之出入,簿書之
交錯,縱橫變化,足以為奸,而不可推究。上之人不能盡知而付吏。吏分職乎其
中者,以數十百人,其耳目足以及吾之所不及,是以能者不過粗知其大綱,而不
能惟吏之聽。賄賂交乎其門,四方之有求者,聚乎其家。天下之大弊,無過此二
者。
臣竊以為今省府之重,其擇人宜精,其任人宜久。凡今之弊,皆不精不久之
故。何則?天下之賢者不可以多得。而賢者之中,求其治繁者,又不可以人人而
能也。幸而有一人焉,又不久而去。夫世之君子,苟有志於天下,而欲為長遠之
計者,則其效不可以朝夕見,其始若迂闊,而其終必將有所可觀。今期月不報政,
則朝廷以為是無能為者,不待其成而去之。而其翕然見稱於人者,又以為有功而
擢為兩府。然則是為省府者,能與不能,皆不得久也。夫以省府之繁,終歲不得
休息,朝廷既以汲汲而去之,而其人亦莫不汲汲而求去。夫吏胥者,皆老於其局,
長子孫於其中。以汲汲求去之人,而御長子孫之吏,此其相視,如客主之勢,宜
其奸弊不可得而去也。
省府之位,不為卑矣。苟有能者而老於此,不為不用矣。古之用人者,知其
久勞於位,則時有以賜予勸獎之,以厲其心,不聞其驟遷以奪其成效。今天下之
吏,縱未能一概久而不遷,至於省府,亦不可以倉卒而去。吏知其久居而不去也,
則其欺詐固已少衰矣。而其人亦得深思熟慮周旋於其間,不過十年,將必有卓然
可觀者也。
【策別五】
其五曰無責難。無責難者,將有所深責也。昔者聖人之立法,使人可以過,
而不可以不及。何則?其所求於人者,眾人之所能也。天下有能為眾人之所不能
者,固無以加矣,而不能者不至於犯法。夫如此而猶有犯者,然後可以深懲而決
去之。由此而言,則聖人之所以不責人之所不能者,將以深責乎人之所能也。後
之立法者異於是。責人以其所不能,而其所能者,不深責也。是以其法不可行,
而其事不立。
夫事不可以兩立也,聖人知其然,是故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
寬。寬之則其禁必止,舍之則其取必得。今夫天下之吏不可以人人而知也,故使
長吏舉之。又恐其舉之以私而不得其人也,故使長吏任之。他日有敗事,則以連
坐。其過重者其罰均。且夫人之難知,自堯舜病之矣。今日為善,而明日為惡,
猶不可保,況於十數年之後,其幼者已壯,其壯者已老,而猶執其一時之言,使
同被其罪,不已過乎!天下之人,仕而未得志也,莫不勉強為善以求舉。惟其既
已改官而無憂,是故蕩然無所不至。方其在州縣之中,長吏親見其廉謹勤乾之節,
則其勢不可以不舉,彼又安知其終身之所為哉?故曰今之法責人以其所不能者,
謂此也。
一縣之長,察一縣之屬。一郡之長,察一郡之屬。職司者,察其屬郡者也。
此三者,其屬無幾耳。其貪其廉,其寬猛,其能與不能,不可謂不知也。今且有
人牧牛羊者,而不知其肥瘠,是可復以為牧人歟?夫為長而屬之不知,則此固可
以罷免而無足惜者。今其屬官有罪,而其長不即以聞,他日有以告者,則其長不
過為失察。而去官者,又以不坐。夫失察,天下之微罪也。職司察其屬郡,郡縣
各察其屬,此非人之所不能,而罰之甚輕,亦可怪也。
今之世所以重發贓吏者,何也?夫吏之貪者,其始必詐廉以求舉,舉者皆王
貴人,其下者亦卿大夫之列,以身任之。居官者莫不愛其同類等夷之人,故其
樹根牢固而不可動。連坐者常六七人,甚者至十餘人,此如盜賊質劫良民以求苟
免耳。為法之弊,至於如此,亦可變矣。
如臣之策,以職司守令之罪罪舉官,以舉官之罪罪職司守令。今使舉官與所
舉之罪均,縱又加之,舉官亦無如之何,終不能逆知終身之廉者而後舉,特推之
於幸不幸而已。苟以其罪罪職司守令,彼其勢誠有以督察之。臣知貪吏小人無容
足之地,又何必於舉官焉難之。
【策別六】
其六曰無沮善。昔者先王之為天下,必使天下欣欣然常有無窮之心,力行不
倦,而無自棄之意。夫惟自棄之人,則其為惡也,甚毒而不可解。是以聖人畏之,
設為高位重祿以待能者。使天下皆得踴躍自奮,扳援而來。惟其才之不逮,力之
不足,是以終不能至於其間,而非聖人塞其門、絕其途也。夫然,故一介之賤吏,
閭閻之匹夫,莫不奔走於善,至於老死而不知休息,此聖人以術驅之也。
天下苟有甚惡而不可忍也,聖人既已絕之,則屏之遠方,終身不齒。此非獨
不仁也。以為既已絕之,彼將一旦肆其憤毒,以殘害吾民。是故絕之則不用,用
之則不絕。既已絕之,又復用之,則是驅之於不善,而又假之以其具也。無所望
而為善,無所愛惜而不為惡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以無所望之人,而責其為善,
以無所愛惜之人,而求其不為惡,又付之以人民,則天下知其不可也。世之賢者,
何常之有?或出於賈豎賤人,甚者至於盜賊,往往而是。而儒生貴族,世之所望
為君子者,或至於放肆不軌,小民之不若。聖人知其然,是故不逆定於其始進之
時,而徐觀其所試之效,使天下無必得之由,亦無必不可得之道。天下知其不可
以必得也,然後勉強於功名而不敢僥倖。知其不至於必不可得而可勉也,然後有
以zi6*慰其心,久而不懈。嗟夫!聖人之所以鼓舞天下,天下之人日化而不自知者,
此其為術歟?
後之為政者則不然。與人以必得,而絕人以必不可得。此其意以為進賢而退
不肖。然天下之弊,莫甚於此。今夫制策之及等,進士之高第,皆以一日之間,
而決取終身之富貴。此雖一時之文辭,而未知其臨事之否,則其用之不已太遽乎!
天下有用人而絕之者三。州縣之吏,苟非有大過而不可復用,則其他犯法,
皆可使竭力為善以自贖。而今世之法,一陷於罪戾,則終身不遷,使之不自聊賴
而疾視其民,肆意妄行而無所顧惜。此其初未必小人也,不幸而陷於其中,途窮
而無所入,則遂以自棄。府史賤吏,為國者知其不可闕也,是故歲久則補以外官。
以其所從來之卑也,而限其所至,則其中雖有出群之才,終亦不得齒於士大夫之
列。夫人出身而仕者,將以求貴也,貴不可得而至矣,則將惟富之求,此其勢然
也。如是,則雖至於鞭笞戮辱,而不足以禁其貪。故夫此二者,苟不可以遂棄,
則宜有以少假之也。入貲而仕者,皆得補郡縣之吏,彼知其終不得遷,亦將逞其
一時之欲,無所不至。夫此,誠不可以遷也,則是用之之過而已。臣故曰:絕之
則不用,用之則不絕。此三者之謂也。
【策別七】
安萬民者,其別有六。一曰敦教化。夫聖人之於天下,所恃以為牢固不拔者,
在乎天下之民可與為善,而不可與為惡也。昔者三代之民,見危而授命,見利而
不忘義。此非必有爵賞勸乎其前,而刑罰驅乎其後也。其心安於為善,而忸怩於
不義,是故有所不為。夫民知有所不為,則天下不可以敵,甲兵不可以威,利祿
不可以誘,可殺可辱、可飢可寒而不可與叛,此三代之所以享國長久而不拔也。
及至秦、漢之世,其民見利而忘義,見危而不能授命。法禁之所不及,則巧
偽變詐,無所不為,疾視其長上而幸其災。因之以水旱,加之以盜賊,則天下枵
然無復天子之民矣。世之儒者常有言曰:“三代之時,其所以教民之具,甚詳且
密也。學校之制,射饗之節,冠婚喪祭之禮,粲然莫不有法。及至後世,教化之
道衰,而盡廢其具,是以若此無恥也。”然世之儒者,蓋亦嘗試以此等教天下之
民矣,而卒以無效,使民好文而益偷,飾詐而相高,則有之矣,此亦儒者之過也。
臣愚以為若此者,皆好古而無術,知有教化而不知名實之所存者也。實者所以信
其名,而名者所以求其實也。有名而無實,則其名不行。有實而無名,則其實不
長。凡今儒者之所論,皆其名也。
昔武王既克商,散財發粟,使天下知其不貪;禮下賢俊,使天下知其不驕;
封先聖之後,使天下知其仁;誅飛廉、惡來,使天下知其義,如此,則其教化天
下之實,固已立矣。天下聳然皆有忠信廉恥之心,然後文之以禮樂,教之以學校,
觀之以射饗,而謹之以冠婚喪祭,民是以目擊而心諭,安行而知得也。及至秦、
漢之世,專用法吏以督責其民,至於今千有餘年,而民日以貪冒嗜利而無恥。儒
者乃始以三代之禮所謂名者而繩之!彼見其登降揖讓盤辟俯僂之容,則掩口而竊
笑;聞鐘鼓管磬希夷嘽緩之音,則驚顧而不樂。如此,而欲望其遷善遠罪,不
已難乎?
臣愚以為宜先其實而後其名,擇其近於人情者而先之。今夫民不知信,則不
可與久居於安。民不知義,則不要與同處於危。平居則欺其吏,而有急則叛其君。
此教化之實不至,天下之所以無變者,幸也。欲民之知信,則莫若務實其言。欲
民之知義,則莫若務去其貪。往者河西用兵,而家人子弟皆籍以為軍。其始也,
官告以權時之宜,非久役者,事已當復爾業。少焉皆刺其額,無一人得免。自寶
元以來,諸道以兵興為辭而增賦者,至今皆不為除去。夫如是,將何以禁小民之
詐欺哉!
夫所貴乎縣官之尊者,為其恃於四海之富,而不爭於錐刀之末也。其與民也
優,其取利也緩。古之聖人,不得已而取,則時有所置,以明其不貪。何者?小
民不知其說,而惟貪之知。今雞鳴而起,百工雜作,匹夫入市,操挾尺寸,吏且
隨而稅之,扼吭拊背,以收絲毫之利。古之設官者,求以裕民,今之設官者,求
以勝民。賦斂有常限,而以先期為賢。出納有常數,而以羨息為能。天地之間,
苟可以取者,莫不有禁。求利太廣,而用法太密,故民日趨於貪。臣愚以為難行
之言,當有所必行。而可取之利,當有所不取。以教民信,而示之義。若曰“國
用不足而未可以行”,則臣恐其失之多於得也。
【策別八】
其二曰勸親睦。夫民相與親睦者,王道之始也。昔三代之制,畫為井田,使
其比閭族黨,各相親愛,有急相周,有喜相慶,死喪相恤,疾病相養。是故其民
安居無事,則往來歡欣,而獄訟不生;有寇而戰,則同心併力,而緩急不離。自
秦、漢以來,法令峻急,使民乖其親愛歡欣之心,而為鄰里告訐之俗。富人子壯
則出居,貧人子壯則出贅。一國之俗,而家各有法。一家之法,而人各有心。紛
紛乎散亂而不相屬,是以禮讓之風息,而爭鬥之獄繁。天下無事,則務為欺詐相
傾以自成。天下有變,則流徙渙散相棄以自存。嗟夫!秦、漢以下,天下何其多
故而難治也!此無他,民不愛其身,則輕犯法。輕犯法,則王政不行。欲民之愛
其身,則莫若使其父子親、兄弟和、妻子相好。夫民仰以事父母,旁以睦兄弟,
而俯以恤妻子。則其所賴於生者重,而不忍以其身輕犯法。三代之政,莫尚於此
矣。
今欲教民和親,則其道必始於宗族。臣欲復古之小宗,以收天下不相親屬之
心。古者有大宗、有小宗。故《禮》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
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宗其繼別子之所
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古者諸侯之子弟,異姓
之卿大夫,始有家者,不敢禰其父,而自使其嫡子後之,則為大宗。族人宗之,
雖百世而宗子死,則為之服齊衰九月。故曰:“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
遷者也。”別子之庶子,又不得禰別子,而自使其嫡子為後,則為小宗。小宗五
世之外則無服。其繼禰者,親兄弟為之服。其繼祖者,從兄弟為之服。其繼曾祖
者,再從兄弟為之服。其高祖者,三從兄弟為之服。其服大功九月。而高祖以外
親盡則易宗。故曰:“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小宗四,有繼高祖者,
有繼曾祖者,有繼祖者,有繼禰者,與大宗為五,此所謂五宗也。古者立宗之道,
嫡子既為宗,則其庶子之嫡子又各為其庶子之宗。其法止於四,而其實無窮。自
秦、漢以來,天下無世卿。大宗之法,不可以復立。而其可以收合天下之親者,
有小宗之法存,而莫之行,此甚可惜也。
今夫天下所以不重族者,有族而無宗也。有族而無宗,則族不可合。族不可
合,則雖欲親之而無由也。族人而不相親,則忘其祖矣。今世之公卿大臣賢人君
子之後,所以不能世其家如古之久遠者,其族散而忘其祖也。故莫若復小宗,使
族人相率而尊其宗子。宗子死,則為之加服,犯之則以其服坐。貧賤不敢輕,而
富貴不敢以加之。冠婚必告,喪葬必赴。此非有所難行也。今夫良民之家,士大
夫之族,亦未必無孝弟相親之心,而族無宗子,莫為之糾率,其勢不得相親。是
以世之人,有親未盡而不相往來,冠婚不相告,死不相赴,而無知之民,遂至於
父子異居,而兄弟相訟,然則王道何從而興乎!
嗚呼!世人之患,在於不務遠見。古之聖人合族之法,近於迂闊,而行之期
月,則望其有益。故夫小宗之法,非行之難,而在乎久而不怠也。天下之民,欲
其忠厚和柔而易治,其必曰自小宗始矣。
【策別九】
其三曰均戶口。夫中國之地,足以食中國之民有餘也,而民常病於不足,何
哉?地無變遷,而民有聚散。聚則爭於不足之中,而散則棄於有餘之外。是故天
下常有遺利,而民用不足。
昔者三代之制,度地以居民,民各以其夫家之眾寡而受田於官,一夫而百畝,
民不可以多得尺寸之地,而地亦不可以多得一介之民,故其民均而地有餘。當周
之時,四海之內,地方千里者九,而京師居其一,有田百同,而為九百萬夫之地,
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宮室塗巷,三分去一,為六百萬夫之地。又以上中下
田三等而通之,以再易為率,則王畿之內,足以食三百萬之眾。以九州言之,則
是二千七百萬夫之地也,而計之以下農夫一夫之地而食五人,則是萬有三千五百
萬人可以仰給於其中。當成、康刑措之後,其民極盛之時,九州之籍,不過千三
萬四千有餘夫。地以十倍,而民居其一,故谷常有餘,而地力不耗。何者?均之
有術也。
自井田廢,而天下之民轉徙無常,惟其所樂,則聚以成市,側肩躡踵,以爭
尋常,挈妻負子,以分升合。雖有豐年,而民無餘蓄,一遇水旱,則弱者轉於溝
壑,而強者聚為盜賊。地非不足,而民非加多也,蓋亦不得均民之術而已。
夫民之不均,其弊有二。上之人賤農而貴末,忽故而重新,ze6*民不均。夫民
之為農者,莫不重遷,其墳墓廬舍,桑ma6*果蔬,牛羊耒耜,皆為子孫百年之計。
惟其百工技藝,無事種藝,游手浮食之民,然後可以懷輕資而極其所往。是故上
之人賤農而貴末,則農人釋其耒耜而游於四方,擇其所樂而居之,其弊一也。
凡人之情,怠於久安,而謹於新集。水旱之後,盜賊之餘,則莫不輕刑罰,
薄稅斂,省力役,以懷逋逃之民。而其久安而無變者,則不肯無故而加恤。是故
上之人忽故而重新,則其民稍稍引去,聚於其所重之地,以至於眾多而不能容,
其弊二也。
臣欲去其二弊,而開其二利,以均斯民。昔者聖人之興作也,必因人之情,
故易為功。必因時之勢,故易為力。今欲無故而遷徙安居之民,分多而益寡,則
怨謗之門,盜賊之端,必起於此,未享其利,而先被其害。臣愚以為民之情,莫
不懷土而重去。惟士大夫出身而仕者,狃於遷徙之樂,而忘其鄉。昔漢之制,吏
二千石皆徙諸陵。為今之計,可使天下之吏仕至某者,皆徙荊、襄、唐、鄧、許、
汝、陳、蔡之間,今士大夫無不樂居於此者,顧恐獨往而不能濟,彼見其儕類等
夷之人莫不在焉,則其去惟恐後耳。此所謂因人之情。
夫天下不能歲歲而豐也,則必有饑饉流亡之所,民方其困急時,父子且不能
相顧,又安知去鄉之為戚哉?當此之時,募其樂徙者,而使所過廩之,費不甚厚,
而民樂行。此所謂因時之勢。
然此二者,皆授其田,貸其耕耘之具,而緩其租,然後可以固其意。夫如是,
天下之民,其庶乎有息肩之漸也。
【策別十】
其四曰較賦役。自兩稅之興,因地之廣狹瘠腴而制賦,因賦之多少而制役,
其初蓋甚均也。責之厚賦,則其財足以供。署之重役,則其力足以堪。何者?其
輕重厚薄,一出於地,而不可易也。戶無常賦,視地以為賦。人無常役,視賦以
為役。是故貧者鬻田則賦輕,而富者加地則役重。此所以度民力之所勝,亦所以
破兼併之門,而塞僥倖之源也。
及其後世,歲月既久,則小民稍稍為奸,度官吏耳目之所不及,則雖有法禁,
公行而不忌。今夫一戶之賦,官知其為賦之多少,而不知其為地之幾何也。如此,
則增損出入,惟其意之所為。官吏雖明,法禁雖嚴,而其勢無由以止絕。且其為
奸,常起於貿易之際。夫鬻田者,必窮迫之人,而所從鬻者,必富厚有餘之家。
富者恃其有餘而邀之,貧者迫於饑寒,而欲其速售。是故多取其地,而少入其賦。
有田者,方其貧困之中,苟可以緩一時之急,則不暇計其他日之利害。故富者地
日以益,而賦不加多,貧者地日以削,而賦不加少。又其奸民欲以計免於賦役者,
割數畝之地,加之以數倍之賦,而收其少半之直,或者亦貪其直之微而取焉。是
以數十年來,天下之賦,大抵淆亂。有兼併之族而賦甚輕,有貧弱之家而不免於
重役,以至於破敗流移而不知其所往,其賦存而其人亡者,天下皆是也。
夫天下不可以有僥倖也。天下有一人焉僥倖而免,則亦必有一人焉不幸而受
其弊。今天下僥倖者如此之眾,則其不幸而受其弊者從亦可知矣。三代之賦,以
什一為輕。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賦斂為病者,豈其歲久
而奸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雖然,天下皆知其為患而不能去。何者?勢
不可也。今欲按行其地之廣狹瘠腴,而更制其賦之多寡,則奸吏因緣為賄賂之門,
其廣狹瘠腴,亦將一切出於其意之喜怒,則患益深,是故士大夫畏之而不敢議,
而臣以為此最易見者,顧弗之察耳。
夫易田者必有契,契必有所直之數。具所直之數,必得其廣狹瘠腴之實,而
官必據其所直之數,而取其易田之稅,是故欲知其地之廣狹瘠腴,可以其稅推也。
久遠者不可復知矣,其數十年之間,皆足以推較,求之故府,猶可得而見。苟其
稅多者則知其直多,其直多者則知其田多且美也。如此,而其賦少,其役輕,則
夫人亡而賦存者可以有均矣。鬻田者皆以其直之多少而給其賦,重為之禁,而使
不敢以不實之直而書之契,則夫自今以往者,貿易之際,為奸者其少息矣。要以
知凡地之所直,與凡賦之所宜多少,而以稅參之,如此,則一持籌之吏坐於帳中,
足以周知四境之虛實,不過數月,而民得以少蘇。不然,十數年之後,將不勝其
弊,重者日以輕,而輕者日以重,而未知其所終也。
【策別十一】
其五曰教戰守。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
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昔者
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
教之以進退作坐之方,使其耳目習於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於斬刈殺
伐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及至後世,用迂儒之議,
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而人
民日以安於太平之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而走。開元、天
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之樂,酣豢於遊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
氣,消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是以區區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
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因以微矣。
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王公貴人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哉?而
其平居常苦於多疾。至於農夫小民,終歲勞苦,而未嘗告疾,此其故何也?夫風
雨霜露寒暑之變,以疾之所由生也。農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
之所沖犯,肌膚之所浸漬,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今王公貴人
處於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御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
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是故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
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
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於閨門,
論戰鬥之事,則縮頸而股慄;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願聽。而士大夫亦未嘗言
兵,以為生事擾民,漸不可長。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歟?且夫天下固有意
外之患也。愚者見四方之無事,則以為變故無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國家所以
奉西北之虜者,歲以百萬計。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此其勢必至於戰。戰
者,必然之勢也。不先於我,則先於彼,不出於西,則出於北。所不可知者,有
遲速遠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於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於安樂無
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所不測。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
危,能逸而不能勞。此臣所謂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習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役民之
司盜者,授以擊刺之術。每歲終則聚之郡府,如古都試之法,有勝負,有賞罰,
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又悚以軍法,ze6*民將
不安,而臣以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
戰。夫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恐,然孰與夫一旦之危哉?今天下屯聚之兵,驕豪而
多怨,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者,惟我而已。如使平
民皆習於兵,彼知有所敵,則固已破其奸謀,而折其驕氣。利害之際,豈不亦甚
明歟?
【策別十二】
其六曰去奸民。自昔天下之亂,必生於治平之日,休養生息,而奸民得容於
其間,蓄而不發,以待天下之釁。至於時有所激,勢有所乘,則潰裂四出,不終
朝而毒流於天下。聖人知其然,是故嚴法禁,督官吏,以司察天下之奸民而去之。
夫大亂之本,必起於小奸。惟其小而不足畏,是故其發也常至於亂天下。今
夫世人之所憂以為可畏者,必曰豪俠大盜。此不知變者之說也。天下無小奸,則
豪俠大盜無以為資。且以治平無事之時,雖欲為大盜,將安所容其身?而其殘忍
貪暴之心無所發泄,則亦時出為盜賊,聚為博弈,群飲於市肆,而叫號於郊野。
小者呼雞逐狗,大者椎牛發冢,無所不至,捐父母,棄妻孥,而相與嬉遊。凡此
者,舉非小盜也。天下有釁,鋤耰棘矜相率而剽奪者,皆向之小盜也。
昔三代之聖王,果斷而不疑,誅除擊去,無有遺類,所以擁護良民而使安其
居。及至後世,刑法日以深嚴,而去奸之法,乃不及於三代。何者?待其敗露,
自入於刑而後去也。夫為惡而不入於刑者,固已眾矣。有終身為不義,而其罪不
可指名以附於法者。有巧為規避,持吏短長而不可詰者。又有因緣幸會而免者。
如必待其自入於刑,則其所去者蓋無幾耳。昔周之制,民有罪惡未麗於法而害於
州里者,桎梏而坐諸嘉石,重罪役之期,以次輕之。其下罪三月役,使州里任之,
然後宥而舍之。其化之不從,威之不格,患苦其鄉之民,而未入於五刑者,謂之
罷民。凡罷民,不使冠帶而加明刑,任之以事,而不齒於鄉黨。由是觀之,則周
之盛時,日夜整齊其人民,而鋤去其不善。譬如獵人,終日馳驅踐蹂於草茅之中,
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於綱羅而後取也。夫然後小惡不容於鄉,大惡不容
於國,禮樂之所以易化,而法禁之所以易行者,由此之故也。
今天下久安,天子以仁恕為心,而士大夫一切以寬厚為稱上意,而懦夫庸人,
又有所僥倖,務出罪人,外以邀雪冤之賞,而內以待陰德之報。臣是以知天下頗
有不誅之奸,將為子孫憂。宜明敕天下之吏,使以歲時糾察凶民,而徙其尤無良
者,不必待其自入於刑,而間則命使出按郡縣,有子不孝、有弟不悌、好訟而數
犯法者,皆誅無赦。誅一鄉之奸,則一鄉之人悅。誅一國之之奸,則一國之人悅。
要以誅寡而悅眾,則雖堯舜亦如此而已矣。
天下有三患,而蠻夷之憂不與焉。有內大臣之變,有外諸侯之叛,有匹夫群
起之禍,此三者其勢常相持。內大臣有權,則外諸侯不叛。外諸侯強,則匹夫群
起之禍不作。今者內無權臣,外無強諸侯,而萬世之後,其尤可憂者,奸民也。
臣故曰去奸民。以為安民之終雲。
【策別十三】
厚貨財者,其別有二。一曰省費用。夫天下未嘗無財也。昔周之興,文王、
武王之國不過百里,當其受命,四方之君長交至於其廷,軍旅四出,以征伐不義
之諸侯,而未嘗患無財。方此之時,關市無征,山澤不禁,取於民者不過什一,
而財有餘。及其衰也,內食千里之租,外取千八百國之貢,而不足於用。由此觀
之,夫財豈有多少哉!
人君之於天下,俯己以就人,則易為功;仰人以援已,則難為力。是故廣取
以給用,不如節用以廉取人之為易也。臣請得以小民之家而推之。夫民方其窮困
時,所望不過十金之資,計其衣食之費,妻子之奉,出入於十金之中,寬然而有
餘。及其一旦稍稍蓄聚,衣食既足,則心意之欲,日以漸廣,所入益眾,而所欲
益以不給。不知罪其用之不節,而以為求之未至也。是以富而愈貪,求愈多而財
愈不供,此其為惑,未可以知其所終也。盍亦反其始而思之?夫向者豈能寒而不
衣、飢而不食乎?今天下汲汲乎以財之不足為病,何以異此。
國家創業之初,四方割據,中國之地至狹也。然歲歲出師以誅討僣亂之國,
南取荊楚,西平巴蜀,而東下並潞,其費用之多,又百倍於今可知也。然天下之
士未嘗思其始,而惴惴焉患今世之不足,則亦甚惑矣。
夫為國有三計:有萬世之計,有一時之計,有不終月之計。古者三年耕必有
一年之蓄,以三十年之通計,則可以九年無飢也。歲之所入,足用而有餘。是以
九年之蓄,常閒而無用。卒有水旱之變,盜賊之憂,則官可以自辦而民不知。若
此者,天不能使之災,地不能使之貧,四夷盜賊不能使之困,此萬世之計也。而
其不能者,一歲之入,才足以為一歲之出,天下之產,僅足以供天下之用,其平
居雖不至於虐取其民,而有急則不免於厚賦。故其國可靜而不可動,可逸而不可
勞,此亦一時之計也。至於最下而無謀者,量出以為入,用之不給,則取之益多。
天下晏然無大患難,而盡用衰世苟且之法,不知有急則將何以加之,此所謂不終
月之計也。
今天下之利,莫不盡取。山陵林麓,莫不有禁。關有徵,市有租,鹽鐵有榷,
酒有課,茶有算,則凡衰世苟且之法,莫不盡用矣。譬之於人,其少壯之時,豐
健勇武,然後可以望其無疾,以至於壽考。今未五六十,而衰老之候,具見而無
遺,若ba6*九十者,將何以待其後耶?然天下之人,方且窮思竭慮,以廣求利之門。
且人而不思,則以為費用不可復省,使天下而無鹽鐵酒茗之稅,將不為國乎?臣
有以知其不然也。天下之費,固有去之甚易而無損,存之甚難而無益者矣。臣不
能盡知,請舉其所聞,而其餘可以類求焉。
夫無益之費,名重而實輕,以不急之實,而被之以莫大之名,是以疑而不敢
去。三歲而郊,郊而赦,赦而賞,此縣官有不得已者。天下吏士,數日而待賜,
此誠不可以卒去。至於大吏,所謂股肱耳目,與縣官同其憂樂者,此豈亦不得已
而有所畏耶?天子有七廟,今又飾老佛之宮,而為之祠,固已過矣,又使大臣以
使領之,歲給以巨萬計,此何為者也!天下之吏,為不少矣,將患未得其人。苟
得其人,則凡民之利,莫不備舉,而其患莫不盡去。今河水為患,不使濱河州郡
之吏親視其災,而責之以救災之術,徒為都水監。夫四方之水患,豈其一人坐籌
於京師而盡其利害!天下有轉運使足矣,今江淮之間,又有發運,祿賜之厚,徒
兵之眾,其為費豈可勝計哉!蓋嘗聞之,里有蓄馬者,患牧人欺之而盜其芻菽也,
又使一人焉為之廄長,廄長立而馬益癯。今為政不求其本,而治其末,自是而推
之,天下無益之費,不為不多矣。
臣以為凡若此者,日求而去之,自毫釐以往,莫不有益。惟無輕其毫釐而積
之,則天下庶乎少息也。
【策別十四】
其二曰定軍制。自三代之衰,井田廢,兵農異處,兵不得休而為民,民不得
息肩而無事於兵者,千有餘年,而未有如今日之極者也。三代之制,不可復追矣。
至於漢、唐,猶有可得而言者。
夫兵無事而食,則不可使聚,聚則不可使無事而食。此二者相勝而不可並行,
其勢然也。今夫有百頃之閒田,則足以牧馬千駟,而不知其費。聚千駟之馬,而
輸百頃之芻,則其費百倍,此易曉也。昔漢之制,有踐更之卒,而無營田之兵,
雖皆出於農夫,而方其為兵也,不知農夫之事,是故郡縣無常屯之兵,而京師亦
不過有南北軍、期門、羽林而已。邊境有事,諸侯有變,皆以虎符調發郡國之兵,
至於事已而兵休,則渙然各復其故。是以其兵雖不知農,而天下不至於弊者,未
嘗聚也。唐有天下,置十六衛府兵,天下之府八百餘所,而屯於關中者,至有五
百,然皆無事則力耕而積穀,不惟以自贍養,而又有以廣縣官之儲。是以兵雖聚
於京師,而天下亦不至於弊者,未嘗無事而食也。
今天下之兵,不耕而聚於京畿三輔者,以數十萬計,皆仰給於縣官。有漢、
唐之患,而無漢、唐之利,擇其偏而兼用之,是以兼受其弊而莫之分也。天下之
財,近自淮甸,而遠至於吳、蜀,凡舟車所至,人力所及,莫不盡取以歸於京師。
晏然無事,而賦斂之厚,至於不可復加,而三司之用,猶苦其不給。其弊皆起於
不耕之兵聚於內,而食四方之貢賦。
非特如此而已,又有循環往來屯戍於郡縣者。昔建國之初,所在分裂,擁兵
而不服,太祖、太宗躬擐甲冑,力戰而取之。既降其君,而籍其疆土矣,然其故
基餘孽猶有存者。上之人見天下之難合而恐其復發也,於是出禁兵以戍之,大自
藩府,而小至於縣鎮,往往皆有京師之兵。由此觀之,則是天下之地,一尺一寸,
皆天子自為守也。而可以長久而不變乎?
費莫大於養兵,養兵之費,莫大於徵行。今出禁兵而戍郡縣,遠者或數千里,
其月廩歲給之外,又日供其芻糧。三歲而一遷,往者紛紛,來者累累,雖不過數
百為輩,而要其歸,無以異於數十萬之兵三歲而一出征也。農夫之力,安得不竭?
饋運之卒,安得不疲?
且今天下未嘗有戰鬥之事,武夫悍卒,非有勞伐可以邀其上之人,然皆不得
為休息閒居無用之兵者,其意以為為天子出戍也。是故美衣豐食,開府庫,輦金
帛,若有所負,一逆其意,則欲群起而噪呼,此何為者也?天下一家,且數十百
年矣。民之戴君,至於海隅,無以異於畿甸,亦不必舉疑四方之兵而專信禁兵也。
曩者蜀之有均賊,與近歲貝州之亂,未必非禁兵致之。
臣愚以為郡縣之土兵,可以漸訓而陰奪其權,則禁兵可以漸省而無用。天下
武健,豈有常所哉?山川之所習,風氣之所咻,四方之民一也。昔者戰國嘗用之
矣。蜀人之怯懦,吳人之短小,皆嘗以抗衡於上國,夫安得禁兵而用之!今之土
兵,所以鈍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見郡縣皆有禁兵,而待之異等,是以自棄於賤隸
役夫之間,而將吏亦莫之訓也。苟禁兵可以漸省,而以其資糧益優郡縣之土兵,
則彼固已歡欣踴躍出於意外,戴上之恩而願效其力,又何遽不如禁兵耶?夫土兵
日以多,禁兵日以少,天子扈從捍城之外,無所復用。如此,則內無屯聚仰給之
費,而外無遷徙供億之勞,費之省者,又已過半矣。
【策別十五】
訓兵旅者,其別有三。一曰蓄材用。夫今之所患兵弱而不振者,豈士卒寡少
而不足使歟?器械鈍弊而不足用歟?抑為城郭不足守歟?廩食不足給歟?此數者,
皆非也。然所以弱而不振,則是無材用也。
夫國之有材,譬如山澤之有猛獸,江河之有蛟龍,伏乎其中而威見乎其外,
悚然有所不可狎者。至於鰍蚖之所蟠,牜羊豚之所牧,雖千仞之山,百尋之溪,
而人易之。何則?其見於外者不可欺也。天下之大,不可謂無人。朝廷之尊,百
官之富,不可謂無才。然以區區之二虜,舉數州之眾,以臨中國,抗天子之威,
犯天下之怒,而其氣未嘗少衰,其詞未嘗少挫,則是其心無所畏也。主憂則臣辱,
主辱則臣死。今朝廷之上,不能無憂,而大臣恬然未嘗有拒絕之議,非不欲絕也,
而未有以待之。則是朝廷無所恃也。緣邊之民,西顧而戰慄。牧馬之士,不敢彎
弓而北向。吏士未戰而先期於敗,則是民輕其上也。外之蠻夷無所畏,內之朝廷
無所恃,而民之自輕其上,此猶足以為有人乎!
天下未嘗無才,患所以求才之道不至。古之聖人,以無益之名,而致天下之
實,以可見之實,而較天下之虛名。二者相為用而不可廢。是故其始也,天下莫
不紛然奔走從事於其間,而要之以其終,不肖者無以欺其上。此無他,先名而後
實也。不先其名,而唯實之求,則來者寡。來者寡,則不可以有所擇。以一旦之
急,而用不擇之人,則是不先名之過也。天子之所向,天下之所奔也。今夫孫、
吳之書,其讀之者,未必能戰也。多言之士,喜論兵者,未必能用也。進之以武
舉,而試之以騎射,天下之奇才,未必至也。然將以求天下之實,則非此三者不
可以致。以為未必然而棄之,則是其必然者,終不可得而見也。
往者西師之興,其先也,惟不以虛名多致天下之才而擇之,以待一旦之用。
故其兵興之際,四顧惶惑而不知所措。於是設武舉,購方略,收勇悍之士,而開
猖狂之言,不愛高爵重賞,以求強兵之術。當此之時,天下囂然,莫不自以為知
兵也。來者日多,而其言益以無據,至於臨事,終不可用。執事之臣,亦遂厭之,
而知其無益,故兵休之日,舉從而廢之。今之論者,以為武舉、方略之類,適足
以開僥倖之門,而天下之實才,終不可以求得。此二者,皆過也。夫既已用天下
之虛名,而不較之以實,至其弊也,又舉而廢其名,使天下之士不復以兵術進,
亦已過矣。
天下之實才,不可以求之於言語,又不可以較之於武力,獨見之於戰耳。戰
不可得而試也,是故見之於治兵。子玉治兵於蒍,終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耳。
蒍賈觀之,以為剛而無禮,知其必敗。孫武始見,試以婦人,而猶足以取信於闔
閭,使知其可用。故凡欲觀將帥之才否,莫如治兵之不可欺也。今夫新募之兵,
驕豪而難令,勇悍而不知戰,此真足以觀天下之才也。武舉、方略之類以來之,
新兵以試之。觀其顏色和易,則足以見其氣;約束堅明,則足以見其威;坐作進
退,各得其所,則足以見其能。凡此者皆不可強也。故曰:先之以無益之虛名,
而較之以可見之實。庶乎可得而用也。
【策別十六】
其二曰練軍實。三代之兵,不待擇而精,其故何也?兵出於農,有常數而無
常人,國有事,要以一家而備一正卒,如斯而已矣。是故老者得以養,疾病者得
以為閒民,而役於官者,莫不皆其壯子弟。故其無事而田獵,則未嘗發老弱之民;
師行而饋糧,則未嘗食無用之卒。使之足輕險阻,而手易器械。聰明足以察旗鼓
之節,強銳足以犯死傷之地,千乘之眾,而人人足以自捍。故sha6*人少而成功多,
費用省而兵卒強。
蓋春秋之時,諸侯相併,天下百戰,其經傳所見謂之敗績者,如城濮、鄢陵
之役,皆不過犯其偏師而獵其游卒,斂兵而退,未有殭屍百萬流血於江河如後世
之戰者,何也?民各推其家之壯者以為兵,則其勢不可得而多殺也。
及至後世,兵民既分,兵不得復而為民,於是始有老弱之卒。夫既已募民而
為兵,其妻子屋廬,既已托於營伍之中,其姓名既已書於官府之籍,行不得為商,
居不得為農,而仰食於官,至於衰老而無歸,則其道誠不可以棄去,是故無用之
卒,雖薄其資糧,而皆廩之終身。凡民之生,自二十以上至於衰老,不過四十餘
年之間。勇銳強力之氣足以犯堅冒刃者,不過二十餘年。今廩之終身,則是一卒
凡二十年無用而食於官也。自此而推之,養兵十萬,則是五萬人可去也;屯兵十
年,則是五年為無益之費也。民者,天下之本;而財者,民之所以生也。有兵而
不可使戰,是謂棄財。不可使戰而驅之戰,是謂棄民。臣觀秦、漢之後,天下何
其殘敗之多耶!其弊皆起於分民而為兵。兵不得休,使老弱不堪之卒,拱手而就
戮。故有以百萬之眾,而見屠於數千之兵者。其良將善用,不過以為餌,委之啖
賊。嗟夫!三代之衰,民之無罪而死者,其不可勝數矣。
今天下募兵至多,往者陝西之役,舉籍平民以為兵。繼以明道、寶元之間,
天下旱蝗,次及近歲青、齊之飢,與河朔之水災,民急而為兵者,日以益眾。舉
籍而按之,近世以來,募兵之多,無如今日。然皆老弱不教,不能當古之十五,
而衣食之費,百倍於古。此甚非所以長久而不變者也。
凡民之為兵者,其類多非良民。方其少壯之時,博弈飲酒,不安於家,而後
能捐其身。至其少衰而氣沮,蓋亦有悔而不可復者矣。臣以謂:五十已上,願復
而為民者,宜聽;自今以往,民之願為兵者,皆三十以下則收,限以十年而除其
籍。民三十而為兵,十年而復歸,其精力思慮,猶可以養生送死,為終身之計。
使其應募之日,心知其不出十年,而為十年之計,則除其籍而不怨。以無用之兵
終身坐食之費,而為重募,則應者必眾。如此,縣官長無老弱之兵,而民之不任
戰者,不至於無罪而死。彼皆知其不過十年而復為平民,則自愛其身而重犯法,
不至於叫呼無賴以自棄於凶人。
今夫天下之患,在於民不知兵。故兵常驕悍而民常怯。盜賊攻之而不能御,
戎狄掠之而不能抗。今使民得更代而為兵,兵得復還而為民,則天下之知兵者眾,
而盜賊戎狄將有所忌。然猶有言者,將以為十年而代,故者已去而新者未教,則
緩急有所不濟。夫所謂十年而代者,豈舉軍而並去之?有始至者,有既久者,有
將去者,有當代者,新故雜居而教之,則緩急可以無憂矣。
【策別十七】
其三曰倡勇敢。臣聞戰以勇為主,以氣為決。天子無皆勇之將,而將軍無皆
勇之士,是故致勇有術。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此二者,兵之微權,英雄
豪傑之士,所以陰用而不言於人,而人亦莫之識也。
臣請得以備言之。夫倡者,何也?氣之先也。有人人之勇怯,有三軍之勇怯。
人人而較之,則勇怯之相去,若莛與楹。至於三軍之勇怯,則一也。出於反覆之
間,而差於豪厘之際,故其權在將與君。人固有暴猛獸而不操兵,出入於bai6*刃之
中而色不變者。有見虺蜴而卻走,聞鐘鼓之聲而戰慄者。是勇怯之不齊,至於如
此。然閭閻之小民,爭鬥戲笑,卒然之間,而或至於sha6*人。當其發也,其心翻然,
其色勃然,若不可以已者,雖天下之勇夫,無以過之。及其退而思其身,顧其妻
子,未始不惻然悔也。此非必勇者也。氣之所乘,則奪其性而忘其故。故古之善
用兵者,用其翻然勃然於未悔之間。而其不善者,沮其翻然勃然之心,而開其自
悔之意。則是不戰而先自敗也。故曰致勇有術。
致勇莫先乎倡。均是人也,皆食其食,皆任其事,天下有急,而有一人焉奮
而爭先而致其死,則翻然者眾矣。弓矢相及,劍楯相搏,勝負之勢,未有所決,
而三軍之士,屬目於一夫之先登,則勃然者相繼矣。天下之大,可以名劫也。三
軍之眾,可以氣使也。諺曰:“一人善射,百夫決拾。”苟有以發之,及其翻然
勃然之間而用其鋒,是之謂倡。
倡莫善乎私。天下之人,怯者居其百,勇者居其一,是勇者難得也。捐其妻
子,棄其身以蹈bai6*刃,是勇者難能也。以難得之人,行難能之事,此必有難報之
恩者矣。天子必有所私之將,將軍必有所私之士,視其勇者而陰厚之。人之有異
材者,雖未有功,而其心莫不自異。自異而上不異之,則緩急不可以望其為倡。
故凡緩急而肯為倡者,必其上之所異也。昔漢武帝欲觀兵於四夷,以逞其無厭之
求,不愛通侯之賞,以招勇士,風告天下,以求奮擊之人,然卒無有應者。於是
嚴刑峻法,致之死地,而聽其以深入贖罪,使勉強不得已之人,馳驟於萬死之地,
是故其將降,其兵破敗,而天下幾至於不測。何者?先無所異之人,而望其為倡,
不已難乎!
私者,天下之所惡也。然而為已而私之,則私不可用。為其賢於人而私之,
則非私無以濟。蓋有無功而可賞,有罪而可赦者,凡所以愧其心而責其為倡也。
天下之禍,莫大於上作而下不應。上作而下不應,則上亦將窮而自止。方西戎之
叛也,天子非不欲赫然誅之,而將帥之臣,謹守封略,收視內顧,莫有一人先奮
而致命,而士卒亦循循焉莫肯盡力,不得已而出,爭先而歸,故西戎得以肆其猖
狂,而吾無以應,則其勢不得不重賂而求和。其患起於天子無同憂患之臣,而將
軍無心腹之士。西師之休,十有餘年矣,用法益密,而進人益艱,賢者不見異,
勇者不見私,天下務為奉法循令,要以如式而止,臣不知其緩急將誰為之倡哉?
上一篇:卷四十六
下一篇:卷四十八
目錄:蘇軾集
卷四十七_蘇軾集原文_國學 集部0
卷四十七_蘇軾集原文_國學 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