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居士集卷十九
◎詔冊六首
【請皇太后權同聽政詔〈嘉祐八年〉】
門下:朕承大行之遺命,嗣列聖之丕基。踐祚之初,銜哀罔極,遂罹疾恙,
未獲痊和,而機政之繁,裁決或壅。皇太后母儀天下,子育朕躬,輔佐先朝,練
達庶務。因請同於聽覽,蒙曲賜於矜從,俾緩憂勤,冀速康復。候將來聽政日,
皇太后權同處分,文武百官並放朝參,候朕平愈日如故。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皇太后還政議合行典禮詔〈嘉祐八年〉】
敕中書門下:朕頃以嗣承大統,方執初喪;過自摧傷,遂嬰疾恙。皇太后尊
居母道,時遘家艱;閔余哀荒,俯徇誠請。勉同聽覽,用適權宜。賴保護之勤劬,
獲清明而康復。恭惟坤德之至靜,實厭事機之久煩。殆此彌年,薦承諄誨,顧實
繁於庶政,難重浼於睿慈。然而方國多虞,則共濟天下之務;惟時無事,亦宜享
天下之安。先民有言:“無德不報。”雖日以三牲之養,未足盡於予心;而刑於
四海之風,必務先於孝治。惟是事親之禮,蓋存有國之規,當極尊崇,以稱朕意。
應合行儀范等事,令中書、門下、樞密院參議以聞。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賜大宗正司詔〈治平元年〉】
敕:夫明德以親九族,正家而刑萬邦。古先哲王,罔不由此。朕嗣守丕業,
率循舊章。惟皇屬之敦和,命宗正而董正。而累聖承繼,百年盛隆。荷宗社之慶
靈,茂本支而蕃衍。念其性本於仁厚,宜廣學以勤修;顧其日益於眾多,必增員
而統理。故外已詔於儒學,各選於經師;而內仍擇於親賢,共司於屬籍。庶乎協
贊其職,並修厥官。糾乃非違,先以正而為率;勉夫怠惰,惟其善而是從。式孚
於休,以副予意。
【賜夏國詔書〈治平元年〉】
朕嗣守丕圖,日新庶政,方推大信,以協萬邦。思與藩屏之臣,永遵帶礪之
約。矧勤王而述職,固奕世以推誠。而近年以來,將命之使,或不體朝廷之意,
或罔循規矩之常,多於臨時,率爾改作。既官司之有守,致事體以難從。且下修
奉上之儀,本期效順;而君有錫臣之寵,所以隆恩。豈宜一介於其間,輒以多端
而生事?在國家之撫御,固廓爾以無疑;想忠孝之傾輸,亦豈欲其如此?故特申
於旨諭,諒深認於眷懷。今後所遣使人,更宜精擇,不令妄舉,以紊彝章。所有
押賜、押伴使臣等,亦已嚴行戒勵,苟有違越,必置典刑。載惟信誓之文,炳若
丹青之著。事皆可守,言貴弗違。毋開間隙之萌,庶敦悠久之好。
【尊皇太后冊文〈治平二年〉】
維治平二年歲次乙巳十一月丁巳朔十有六日壬申。嗣皇帝臣曙謹稽首再拜言
曰:臣聞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者,非家至而日見也,蓋有要道焉。推所以行於
己者為天下率,盡所以奉其親者為天下先,而四海靡然而承風矣。洪惟有宋,受
命造邦,百年四聖,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餘烈。方與群公卿士,夙
夜以思,勉其不逮,庶幾如我仁考付畀之意,以申罔極欲報之心。此固慄慄祗懼,
不敢遑寧者已。顧惟眇末之質,提攜鞠育,慈仁咻煦,至於有成。自我聖母嗣位
之始,哀迷在疚,而憂勞艱難,一日萬務,協和綏靖,保佑扶持,功施邦家。亦
惟我聖母,永惟至恩大德,無物可稱。是以稽參典禮,率吁領群心,合志一辭,
懇懇惓惓,不勝大願。謹遣攝太尉具官臣韓琦、司徒具官臣胡宿,奉玉冊金寶,
上尊號曰“皇太后”。恭惟皇太后聖善明哲,柔閒靜專。粵自正位中宮,內助先
帝,陰禮修而教行,儉德著而下化。遂及萬國,先於正家。逮夫玉幾受遺,遭時
多難,勉徇勤請,權同聽決。而明識遠慮,動懷謙畏。深鑒漢家母后之失,訖不
踐於外朝。及歸政沖人,合於《易》之進退不失其正之聖。是惟全節鉅美,固已
超出前古而垂法後世。宜乎盛烈播於聲詩,尊名光於典冊。惟末小子,獲奉溫
凊。嗚呼!殫九州之富以為養,未足盡於孝心;享萬壽之福而無疆,期永承於
慈訓。臣曙誠歡誠忭。稽首再拜。謹言。
【英宗遺制〈治平四年〉】
詔內外文武百寮等:朕蒙先帝之遺休,荷高穹之眷命,獲主大器,於茲五年。
樂與群公,講求至治。先身以儉,冀臻四海之富康;勵志之勤,未嘗一日而暇逸。
而憂勞積慮,疾恙逾時,有加無瘳,遂至大漸。皇太子頊,睿哲之性,天資夙成,
儲兩之明,人望攸屬,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皇太后。
諸軍賞給,並取嗣君處分。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在外群臣止於
本處舉哀,不得擅離治所,成服三日而除。應緣邊州鎮皆以金革從事,不用舉哀。
於戲!死生之理,聖智所同。惟賴宗社之靈,臣鄰協德,輔我元子,永康王家。
咨爾多方,當體予意,主者施行。
【請皇太后權同聽政詔〈嘉祐八年〉】
門下:朕承大行之遺命,嗣列聖之丕基。踐祚之初,銜哀罔極,遂罹疾恙,
未獲痊和,而機政之繁,裁決或壅。皇太后母儀天下,子育朕躬,輔佐先朝,練
達庶務。因請同於聽覽,蒙曲賜於矜從,俾緩憂勤,冀速康復。候將來聽政日,
皇太后權同處分,文武百官並放朝參,候朕平愈日如故。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皇太后還政議合行典禮詔〈嘉祐八年〉】
敕中書門下:朕頃以嗣承大統,方執初喪;過自摧傷,遂嬰疾恙。皇太后尊
居母道,時遘家艱;閔余哀荒,俯徇誠請。勉同聽覽,用適權宜。賴保護之勤劬,
獲清明而康復。恭惟坤德之至靜,實厭事機之久煩。殆此彌年,薦承諄誨,顧實
繁於庶政,難重浼於睿慈。然而方國多虞,則共濟天下之務;惟時無事,亦宜享
天下之安。先民有言:“無德不報。”雖日以三牲之養,未足盡於予心;而刑於
四海之風,必務先於孝治。惟是事親之禮,蓋存有國之規,當極尊崇,以稱朕意。
應合行儀范等事,令中書、門下、樞密院參議以聞。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賜大宗正司詔〈治平元年〉】
敕:夫明德以親九族,正家而刑萬邦。古先哲王,罔不由此。朕嗣守丕業,
率循舊章。惟皇屬之敦和,命宗正而董正。而累聖承繼,百年盛隆。荷宗社之慶
靈,茂本支而蕃衍。念其性本於仁厚,宜廣學以勤修;顧其日益於眾多,必增員
而統理。故外已詔於儒學,各選於經師;而內仍擇於親賢,共司於屬籍。庶乎協
贊其職,並修厥官。糾乃非違,先以正而為率;勉夫怠惰,惟其善而是從。式孚
於休,以副予意。
【賜夏國詔書〈治平元年〉】
朕嗣守丕圖,日新庶政,方推大信,以協萬邦。思與藩屏之臣,永遵帶礪之
約。矧勤王而述職,固奕世以推誠。而近年以來,將命之使,或不體朝廷之意,
或罔循規矩之常,多於臨時,率爾改作。既官司之有守,致事體以難從。且下修
奉上之儀,本期效順;而君有錫臣之寵,所以隆恩。豈宜一介於其間,輒以多端
而生事?在國家之撫御,固廓爾以無疑;想忠孝之傾輸,亦豈欲其如此?故特申
於旨諭,諒深認於眷懷。今後所遣使人,更宜精擇,不令妄舉,以紊彝章。所有
押賜、押伴使臣等,亦已嚴行戒勵,苟有違越,必置典刑。載惟信誓之文,炳若
丹青之著。事皆可守,言貴弗違。毋開間隙之萌,庶敦悠久之好。
【尊皇太后冊文〈治平二年〉】
維治平二年歲次乙巳十一月丁巳朔十有六日壬申。嗣皇帝臣曙謹稽首再拜言
曰:臣聞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者,非家至而日見也,蓋有要道焉。推所以行於
己者為天下率,盡所以奉其親者為天下先,而四海靡然而承風矣。洪惟有宋,受
命造邦,百年四聖,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餘烈。方與群公卿士,夙
夜以思,勉其不逮,庶幾如我仁考付畀之意,以申罔極欲報之心。此固慄慄祗懼,
不敢遑寧者已。顧惟眇末之質,提攜鞠育,慈仁咻煦,至於有成。自我聖母嗣位
之始,哀迷在疚,而憂勞艱難,一日萬務,協和綏靖,保佑扶持,功施邦家。亦
惟我聖母,永惟至恩大德,無物可稱。是以稽參典禮,率吁領群心,合志一辭,
懇懇惓惓,不勝大願。謹遣攝太尉具官臣韓琦、司徒具官臣胡宿,奉玉冊金寶,
上尊號曰“皇太后”。恭惟皇太后聖善明哲,柔閒靜專。粵自正位中宮,內助先
帝,陰禮修而教行,儉德著而下化。遂及萬國,先於正家。逮夫玉幾受遺,遭時
多難,勉徇勤請,權同聽決。而明識遠慮,動懷謙畏。深鑒漢家母后之失,訖不
踐於外朝。及歸政沖人,合於《易》之進退不失其正之聖。是惟全節鉅美,固已
超出前古而垂法後世。宜乎盛烈播於聲詩,尊名光於典冊。惟末小子,獲奉溫
凊。嗚呼!殫九州之富以為養,未足盡於孝心;享萬壽之福而無疆,期永承於
慈訓。臣曙誠歡誠忭。稽首再拜。謹言。
【英宗遺制〈治平四年〉】
詔內外文武百寮等:朕蒙先帝之遺休,荷高穹之眷命,獲主大器,於茲五年。
樂與群公,講求至治。先身以儉,冀臻四海之富康;勵志之勤,未嘗一日而暇逸。
而憂勞積慮,疾恙逾時,有加無瘳,遂至大漸。皇太子頊,睿哲之性,天資夙成,
儲兩之明,人望攸屬,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皇太后。
諸軍賞給,並取嗣君處分。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在外群臣止於
本處舉哀,不得擅離治所,成服三日而除。應緣邊州鎮皆以金革從事,不用舉哀。
於戲!死生之理,聖智所同。惟賴宗社之靈,臣鄰協德,輔我元子,永康王家。
咨爾多方,當體予意,主者施行。
0
猜你喜歡
親善防讒,除惡守密
《菜根譚》惜誓
《楚辭》 惜餘年老而日衰兮,歲忽忽而不反。卷九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遼史》 ○耶律化哥 耶律斡臘 耶律速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元史》 ◎順帝六 十三年春正月庚午卷二百三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明史》 ○李植(羊可立) 江東之 湯卷十(梁書) 末帝紀下
《舊五代史》 貞明六年春正月戊子,以曹州刺史朱備胡第三十八
《鹽鐵論》◎備胡第三十八大夫曰:“鄙率性篇
《論衡》白鯨(下)-第131章-裴廓德號遇到歡喜號
《白鯨》 緊卷一 宋本紀上第一
《南史》 宋高祖武皇帝諱裕,字德輿,小字寄卷五十九 志第四十九
《新唐書》 ◎藝文三 丙部子錄,其類十卷四十八
《蘇軾集》 ◎策斷三首 【策斷上】卷一百二十(周書) 恭帝紀
《舊五代史》 恭帝,諱宗訓,世宗子也。廣順三年第四十七回虞秀才重修元武閣 方鹽商大鬧節孝祠
《儒林外史》&n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7部-21
《安娜·卡列尼娜》 在阿格尼絲_格雷-第07章-霍頓宅邸
《阿格尼絲_格雷》 一形篇
《孫子兵法》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卷二 本紀第二
《新唐書》 ◎太宗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宋史》 ○吳淵 余玠 汪立信 向士卷三
《蘇軾集》 ◎詩七十六首 【泗州僧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