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辛棄疾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中秋飲酒》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系住了嗎 ?月宮裡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 ,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 ?
聽說月亮游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衝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 ?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么,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
注釋
將旦:天色將曉。《天問》:楚詞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種種奇問,作品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組成,或自然,或社會,涉及面極廣,表現出作者勇於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對》,對《天問》之問逐一作答。辛詞仿《天問》體,在詞中一氣提出九問。 此詞詠月,卓有創新:一,前此有待月詩,而無送月詩。二,引《天問》體入詞。三,《天問》問月僅二,辛詞不僅九問,且“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球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四,善想像,富描繪,豐美瑰麗,把對天宇的探索和神話傳說熔為一爐,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彌足珍貴。
可憐:可愛。言中秋之月團圓皎潔,惹人生愛。
光影:指月亮。
空汗漫:空虛莫測,廣大無際。
(héng橫)娥:即月里嫦娥。據神話傳說,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藥,乘風奔月,從此永居月宮。
問無由:無從查詢。恍惚:謂此說迷離恍惚,不可捉摸。
玉殿瓊樓:神話傳說謂月中自有“瓊樓玉宇爛然”(《拾遺記》),故俗稱“月宮”。
故堪:固然能夠。
無恙(yàng樣):完好無損。
辛棄疾名句,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名句
名句推薦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李毓秀《弟子規·出則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劉向《戰國策·燕三·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為趙孝成王壽》用兵之道,先勝後戰。
陳壽《三國志·魏書·荀彧攸賈詡傳》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