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韋莊 《菩薩蠻》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韋莊的《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當時紅樓離別之夜,令人惆悵不已,香燈隱約地映照著半卷的流蘇帳。殘月將落,天剛破曉時,“我”就要出門遠行,美人含著淚珠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樣子。臨別時為我彈奏一曲如泣如訴的樂章,那琵琶桿撥上裝飾著用金製成的翠羽,雍容華貴;那琵琶弦上彈奏著嬌軟的鶯語,婉轉動人。那悽惻的音樂分明是在勸“我”早些兒回家,碧紗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著他。
注釋
紅樓:紅色的樓,泛指華美的樓房。此指官貴人家女子的閨一說猶青樓,妓女所居。
堪惆悵:堪,“那堪”的省文。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香燈:即長明燈。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點。
流蘇帳:用彩色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狀垂飾物。常飾乾車馬、帳帳等物上。此指飾有流蘇的帷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此句是當黎明之時將要出門離去女子留著眼淚與之辭別。
琵琶:初創批把。見《釋名釋樂器》。此類樂器原流行於波斯、阿拉伯等地,漢代傳入我國。後經改造,團體修頸,有四弦、十二柱。俗稱“秦漢子”。南北朝時又有曲項琵琶傳八我國。四弦腹呈半梨形頸上有四柱,橫抱懷中用撥 * 奏即現今琵琶的前身。唐宋以來經不斷改進柱垃逐漸增多改橫抱為豎抱,廢撥子改用手指彈奏,觀今民間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稱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後者能彈奏所有半音技法豐富成為重要的民族樂器。
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黃金和翠玉製成的飾物。
弦上黃鶯語:此句是指琵琶之聲猶如黃鶯的啼叫。
綠窗:綠色紗窗。指貧女的閨室。與紅樓相對,紅樓為富家女子閨室。
據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記載。
簡評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創作於韋莊浪跡江南一帶時,思鄉懷念妻子的惆悵心情。韋莊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代。他一生飽經亂離漂泊之苦。黃巢攻破長安,他逃往南方,到處流浪。直到59歲,才結束了這漂泊流離的生活。
韋莊名句,菩薩蠻名句
名句推薦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將失權,不操其勢,亦如魚龍脫於江湖,欲求游洋之勢,奔濤戲浪,何可得也。
諸葛亮《將苑·卷一·兵權》止凡人之斗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
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老子·道經·第八章》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賤禮義而貴勇力,貧則為盜,富則為賊。
荀子《荀子·樂論》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
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
佚名《尚書·周書·泰誓》非知之難,行之為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吳兢《貞觀政要·卷十·論慎終》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