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

張耒晚同永源小酌漫成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耒的《晚同永源小酌漫成》

全文:
庭竹晚風細,階落絡緯鳴。
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
客思方淒切,流年可嘆驚。
平生一樽酒,正為正時傾。

張耒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張耒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書法作品欣賞
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連山

(1).古《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賈公彥 疏:“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故名《易》為《連山》。” 唐 韓愈 《毛穎傳》:“﹝ 蒙恬 ﹞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 羅惇曧 《文學源流·三代以上文學》:“《連山》、《歸藏》,簡編並沒。”

(2).連綿的山嶺。 南朝 梁 吳均 《至湘洲望南嶽詩》:“重波淪且直,連山糾復紛。” 唐 王維 《終南山》詩:“ 太乙 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宋 蘇轍 《同王適賦雪》:“重樓復閤爛生光,絶澗連山漫不見。”

(3).滿山。 唐 盧綸 《春日臥病示趙季黃》詩:“黃埃滿市圖書賤,黑霧連山虎豹尊。” 清 王凱泰 《台灣雜詠》:“好竹連山覺筍香,馬蹄入市許先嘗。”

(4).見“ 連山眉 ”。

落日

夕陽

萬竅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七:“天之發遐籟,大小隨萬竅。” 宋 蘇軾 《七月五日》詩之二:“西風送落日,萬竅含悽愴。”

(2).指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竅,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馬臻 《遊仙詞》:“我自無為神自凝,萬竅不動心冥冥。”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張耒名句,晚同永源小酌漫成名句

詩詞推薦

  • 缺題

    王之望宋代〕天梯雲棧轉龍旗,細雨淒風暗路岐。七夕難忘祈巧夜,三鄉不以望仙時。曲江若悟賢臣語,汾水寧傷才子詞。此日
    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 詩詞名句
  • 陽羨歌·山秀芙蓉

    蘇軾宋代〕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游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解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
  • 大酺·春雨

    周邦彥宋代〕對宿煙收,春禽靜,下雨時鳴高屋。牆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粘簾竹。
  • 送普岩維那

    釋崇岳宋代〕冶父門庭索索,東湖風波甚惡。知心能有幾人,萬里秋天一鶚。
  • 舍北搖落景物殊佳偶作

    陸游宋代〕屋角成金字,溪流作谷紋。斜通小橋路,半掩夕陽門。孤艇沖煙過,疏鍾隔塢聞。杜門非獨病,實自厭紛紛。
    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 詩詞名句
  • 南陵五松山別荀七

    李白唐代〕君即潁水荀,何慚許郡賓。相逢太史奏,應是聚寶人。玉隱且在石,蘭枯還見春。俄成萬里別,立德貴清真。
    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 詩詞名句
  • 秋瀑

    岑徵明代〕風雨無朝夕,山靈辟混茫。何年寒石裂,迸作九秋霜。河漢當空瀉,滄溟接派長。疏林正蕭瑟,吹萬爾何藏。
  • 揚州

    杜子民宋代〕人穿魚蟹市,路入鬥牛天。雲水家千里,江山月一船。
  • 題梅花道人墨菜圖

    元本元代〕茅屋浙江東,春深多白菘。披圖成一笑,清味野人同。
  • 歸自筠莊得似表弟步高字韻繼和

    李彌遜宋代〕一行作吏苦吹毛,小隱非關索價高。懶傍月邊持玉斧,靜看花上試霜刀。近人魚鳥曾相識,入眼溪山昔未遭。誰與
    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 詩詞名句
連山沉落日,萬竅起秋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