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行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太行山行原文

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隱藏風雷。

漢軍已料騎士屈,魏武重嘆車輪摧。

其開如陘下如井,雲作炊煙瀑垂綆。

羊牛隻道來層霄,雞犬方知接人境。

山僧何年住山頂,亦有山田二三頃。

非關避世應避名,我欲從之玩流景。

詩詞問答

問:太行山行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太行山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熊峰集卷二

參考注釋

崔嵬

(1) 有石頭的土山

慎事關門並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 * 》

(2) 高大;高聳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仙峰巔險峻岭崔嵬。——《封神演義》

幽谷

幽靜、深邃的山谷

隱藏

隱蔽躲藏,不讓別人發現

風雷

(1).風和雷。《易·益》:“風雷,益。” 宋 曾鞏 《喜雨》詩:“更喜風雷生北極,頓驅雲雨出靈湫。”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天上過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風雷大作。”

(2).形容響聲巨大。 唐 方乾 《因話天台勝異仍送羅道士》詩:“石上叢林礙星斗,窗前瀑布走風雷。” 宋 蘇軾 《送鄭戶曹》詩:“山水自相激,夜聲轉風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 宋 蘇軾 《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詩:“一朝鼓角鳴地中,帳下美人空掩面;豈如千騎平時來,笑談謦欬生風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廖仲愷 《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詩:“ 珠江 日夕起風雷,已倒狂瀾孰挽迴?”

漢軍

(1). 漢王 劉邦 的軍隊。《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汝能止 漢 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

(2). 漢 朝的軍隊。《漢書·趙充國傳》:“ 武帝 時,以假司馬從貳師將軍擊 匈奴 ,大為虜所圍。 漢 軍乏食數日,死傷者多。”

(3). 元 代 漢 人編成的軍隊。《元史·兵志一》:“既平中原,發民為卒,是為 漢 軍。”

(4). 清 旗籍的一種。凡 漢 人於 明 季降 清 者,依 滿洲 兵制,編入 漢 軍各旗。《清會典·內閣·典籍廳》:“典籍, 滿洲 二人, 漢 軍二人, 漢 二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家姓 安 ,是個 漢 軍世族舊家。”

騎士

(1) 歐洲封建時代為國王或其他長官服務的武士

傳奇式騎士

(2) 騎兵

(3) 對騎機車的人的戲稱

一位老人被機車撞成重傷,肇事騎士加速逃逸

車輪

用金屬、木料或其他堅固材料做的圓形構架,其中心有一輪轂,接在或掛在軸上,可以繞軸旋轉

炊煙

烹製飯菜形成的煙氣

炊煙裊裊

只道

只說;只以為。 宋 楊萬里 《秋雨嘆》詩:“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料那人爭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負。”《水滸傳》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避難。”

層霄

(1).高空。 晉 庾闡 《遊仙詩》之三:“層霄映紫芝,潛澗汎丹菊。” 唐 李白 《大獵賦》:“彼層霄與殊榛,罕翔鳥與伏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東上入石峽,峽兩峰中剖,上摩層霄,裂罅相距不及丈。” 鄭澤 《讀鈍庵紅薇感舊記作》詩:“金風吹素節,陰曀幔層霄。”

(2).指雲氣。 宋 蘇軾 《西江月·頃在黃州》詞:“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人境

人間

結廬在人境。——晉· 陶淵明《飲酒》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山頂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態可分為平頂、圓頂、尖頂(又稱山峰),在地形圖上一般比較主要的山頂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線

山田

(1).山中狩獵。《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 賈公彥 疏:“若田在山,則山虞芟萊草木於可陳之處。”

(2).指下等田。對高田(上等田)、間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國軌》:“山田以君寄幣振其不贍,未淫失也。”

(3).山間的田地。《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免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鮮有能至矣。又有少許山田,引灌之蹤尚存。” 清 顧炎武 《江上》詩:“歲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長。”

二三

(1).謂不專一;反覆無定。《書·鹹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 孔 傳:“二三,言不一。”《晉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齋墓志銘》:“不以利害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這事斷要死爭,二三不得的。”

(2).約數,不定數。表示較少的數目,猶言幾。《國語·吳語》:“﹝ 越王 ﹞曰:‘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漢 王褒 《僮約》:“日暮以歸,當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詠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滸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驚,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 石楠 《張玉良傳》:“她一定會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上面滴灑著二三點露珠。”

(3).約數,不定數。謂二成或三成。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4).約數,不定數。謂第二或第三。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數。”

(5).約數,不定數。猶言再三,多次。《百喻經·婦詐稱死喻》:“婦於後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婦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乃至二三,猶故不信。”

(6).即六。《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 張銑 註:“二三,謂 明帝 六年也。”

非關

不是因為;無關。 唐 宋之問 《燕巢軍幕》詩:“非關憐翠幕,不是厭朱樓。” 明 劉基 《張子英閒止齋》詩之三:“築室在城市,而無闤闠聲。非關遠人世,慮滌境自清。” 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非關今日麵皮嬌,祇為當年舌太饒。”

避世

離世隱居,避免和外界接觸

避名

猶言隱姓埋名。《後漢書·逸民傳·韓康》:“時有女子從 康 買藥, 康 守價不移,女子怒曰:‘公是 韓伯休 那?乃不二價乎?’ 康 嘆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乃遯入 霸陵 山中。” 清 姜宸英 《哭魏叔子》詩之二:“更無 安道 能求死,只有 韓康 解避名。”

流景

(1).閃耀的光彩。 漢 張衡 《西京賦》:“流景內照,引曜日月。”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佩則結緑懸黎,寶之妙微,符采照爛,流景揚輝。”

(2).謂如流的光陰。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詩:“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 宋 張先 《天仙子》詞:“送青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明 楊慎 《升庵詩話·京師易春晚》:“ 杜審言 詩:‘始出 鳳凰池 ,京師易春晚。’奇句也。蓋言繁華之地,流景易邁。”

詩詞推薦

太行山行原文_太行山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