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炎的《太廟瑞芝頌》
全文:
宋紹天命,列聖重光。
丕緒舄奕,施於無疆。
少海日升,慶元五祀。
淵默面南,格於天地。
於穆清廟,玉芝呈瑞。
蔓蔓其華,麗於丹楹。
匪根斯殖,匪葩斯榮。
和氣融液,不春而生。
其瑞維何,祖宗感喜。
神孫致孝,孺慕無已。
有開必先,產祥隤祉。
其孝維何,神明可通。
問安寢門,四輔翼從。
洗爵為壽,雍雍在宮。
莫大之慶,朝野攸同。
賚爾高年,曰予錫類。
頒爵輔臣,曰汝予助。
三宮豈樂,萬姓歌舞。
維我高廟,中興集勛。
神器所傳,藝祖之孫。
重華之斷,壽康之仁。
凝神沖漠,不俟倦勤。
群黎屬望,天啟元子。
四聖揖遜,千古顓美。
主鬯匪易,秉心肅莊。
以奉重闈,媚於慈皇。
崇德尚賢,心膂股肱。
盡擯浮偽,慈皇是承。
酬酢萬微,未明當依。
不蔽不疑,慈皇是以。
民附於仁,天鑒厥誠。
對越在上,祖宗之靈。
貺以瑞物,胙其德馨。
昔在紹興,芝嘗再茁。
仁皇英皇,二祖之室。
曾孫篤之,克肖其德。
受是珍符,寵綏四國。
曷以祝之,萬壽無極。
又曷申之,子孫千億。
有德有瑞,隱顯合符。
自今以始,史將婁書。
皇德日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有德
(1).有德行。謂道德品行高尚,能身體力行。《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鄭玄 註:“德,能躬行者。”《論語·憲問》:“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唐 韓愈 《論孔戣致仕狀》:“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禮。若有德及氣力尚壯,則君優而留之。”
(2).指有德行的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有德不可敵。”《禮記·禮器》:“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 孫希旦 集解:“有德,謂有德行者。”
隱顯
(1).隱沒與顯現。《荀子·天論》:“故道無不明,外內異表,隱顯有常,民陷乃去。”《京氏易傳》卷下:“仰觀俯察在乎人,隱顯災祥在乎天。”《南史·隱逸傳上·漁父》:“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陵波隱顯。”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今雖未見其畫,讀諸跋,常覺依稀隱顯,都在目中。” 王西彥 《鄉下朋友》:“眺望四下碧綠的田野,彎曲如畫的溪流,屏障似的遠山和散落隱顯的村屋。”
(2).特指文義的含蓄和顯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聖》:“故知繁略殊形,隱顯異術。”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自序》:“考之孤文隻義之僅存,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
(3).偏指含蓄不露。 清 包世臣 《文譜》:“回互激射之法備,而後隱顯之義見矣。”
(4).默默無聞和名揚遠近。指失意和得意。《北史·儒林傳下·劉炫》:“隱顯人間,沉浮世俗。” 明 張三光 《蔣石原先生傳》:“且先生布素終身,隱顯一致,非獨令後世師吾儉也。”如:我眼見他們的升沉隱顯。
合符
(1).符信相合;合驗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為符,上書文字,剖而為二,各執其一,合之為證。《管子·宙合》:“時德之遇,事之會也,若合符然。”《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即合符,而 晉鄙 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 宋 葉適 《提舉江州陳公墓志銘》:“ 琚 、 安世 不相謀也,檢校若合符,人不素定乎?”
(2).相符合。 漢 劉向 《說苑·貴德》:“陛下初即至尊,與天合符。”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序》:“入神之制,與造化合符;成物之能,與坤元等契。” 前蜀 杜光庭 《天錫觀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詞》:“名姓生辰,子孫年數,重重顯述,一一合符。”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後世只知 神堯夫 能預知 靖 康 之禍與 懷愍 一轍,而不知兩 宋 之事事合符兩 晉 也。”
(3).指符信。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有護軍某,知事急,懷合符於身,亦被數刃,懵然臥階下,合符得以保全。”
王炎名句,太廟瑞芝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