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華岳的《呈諸同舍》
全文:
洛陽年少不知幾,十載南州賦式微。
三舉不登黃甲去,兩庠空笑白丁歸。
頭長賈昔過三尺,腰大巨今徙十圍。
祗恐金鑾不前席,誰雲無策富王畿。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三舉
(1).三次殺牲備膳。舉,殺牲盛饌。《周禮·天官·膳夫》:“王齊日三舉。” 孫詒讓 正義:“王齊日,朝食蓋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則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舉。”
(2).謂哭泣三次。《孔叢子·陳士義》:“﹝ 郈成子 ﹞聞 寧喜 作難,右宰死之,還車而臨,三舉而歸。”
(3).三度舉事。《新五代史·梁臣傳·敬翔朱珍等傳論》:“蓋自 高駢 死, 唐 以 梁 兼統 淮南 ,遂與 孫 、 楊 爭,凡三十年間,三舉而三敗。”
(4).指三期科考。《宋史·選舉志一》:“﹝ 乾德 元年﹞定諸州貢舉條法及殿罰之式:進士‘文理紕繆’者殿五舉,諸科初場十‘不’殿五舉,第二、第三場十‘不’殿三舉,第一至第三場九‘不’並殿一舉。”不,指文理不通。殿三舉,即指停止科考資格三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科場·預傳考官》:“各省改遣京官主試,定於今上之乙酉,至辛卯則三舉矣。”
不登
(1).歉收。《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漢書·元帝紀》:“歲數不登,元元睏乏,不勝饑寒。” 宋 蘇軾 《許州西湖》詩:“ 潁川 七不登,野氣長蒼莽。” 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今歲頗不登,貸者艱償,不如放之。”
(2).不升。《左傳·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
(3).不用。《左傳·隱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楊伯峻 註:“不登於器,猶言不用於製成軍國之重要器物。”
(4).不與,不贊成。《左傳·襄公元年》:“於是為 宋 討 魚石 ,故稱 宋 ,且不登叛人也。” 杜預 註:“登,成也。不與其專邑叛君,故使 彭城 還繫 宋 。” 楊伯峻 註:“不登即不贊同。”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征。”
黃甲
(1).科舉甲科進士及第者的名單。因用黃紙書寫,故名。《舊五代史·選舉志》:“其判成諸色選人,黃甲下後,將歷任文書告赤連粘。”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正奏名五甲也,吏部謂之黃甲闕榜,第五甲舊多貴顯,故或稱為相甲。”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科第·登第》:“黃甲由省中降下,唱名畢,以此升甲之人,附於卷末,用黃紙書之,故曰黃甲。是日貢院設香案於庭下,狀元引五甲內士人拜香案,禮部亦遣官來贊導,置黃甲於案中,而望闕引拜。”
(2).指進士及第者。 清 蔣士銓 《空谷香·勸訟》:“君以堂堂黃甲,不能庇以青衣。”
(3).一種大蟹。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明寺》:“寺有三池……或黃甲紫鱗出沒於繁藻。” 宋 陸游 《偶得海錯侑酒戲作》詩:“滿貯醇醪漬黃甲,密封小瓮餉紅丁。”
白丁
(1) 沒有取得功名的平民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2) 平民。也指臨時徵集的無軍籍的壯丁
華岳名句,呈諸同舍名句
名句推薦
尋聲顧態神猶動,巫峽荊台別通夢
李應徵《薛素臨趙承旨 * 美人圖歌(有引)》謀身日已謬,處世復何益
蘇轍《送張 * 道南都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