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岳珂的《天申萬壽宮》
全文:
湖{左氵右父}溪邊春草青,張公洞下泉泠泠。
兩行松檜列旌纛,中有金堂開福庭。
壯哉神力出杳冥,樓觀矗立排岩扃。
焜煌金碧儼相照,刻石猶紀唐朝銘。
中與天子授舜禪,壽宮晨候祠官星。
紫衣敕使易霞袂,白茅羽士迎雲軿。
頗聞當日動乾象,二十八宿搖天經。
奎鉤寫題月兔泣,昭回雲漢爭晶熒。
至今榮光猶炳耀,百爾呵護煩山靈。
玉仙紵像羅珓卜,昭應奎寶模牌形。
朅來正值天六月,柏城將泫秋露零。
芝輿望幸已絕覬,蒿淒觸感徒靡寧。
岫雲無心出而雨,谷風振響流為霆。
石堪礪齒定何似,流欲洗耳將誰聽。
嗟哉行役久勞勩,如鳥如倦才振翎。
燒香台邊聊倚策,煉丹灶上方絕陘。
由下瞻仰始知悔,扶力已竭那可停。
眾皆徇目且徇耳,我謂獨往非獨醒。
從初秘祝本何益,中休端自明德馨。
周家克敬綿萬億。
自今葉葉綿堯齡。
參考注釋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榮光
(1) 榮譽;光彩
(2) 彩色的雲氣,古人認為是祥瑞之兆
(3) 花木的光澤
炳耀
亦作“ 炳曜 ”。亦作“ 炳燿 ”。 1.顯示光芒;照耀。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梁太尉與王僧辯書》:“天狼炳曜,非無戰陣之風;參虎揚芒,便有干戈之務。” 宋 蘇轍 《南京祈禱文》之七:“曾未旋踵,秋暘炳耀。” 蕭蛻庵 《徐園追祭宋遁初》詩:“虎觀論洋溢,麟閣光炳耀。”
(2).文采煥發;光輝燦爛。《後漢書·劉瑜傳》:“蓋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關之盛衰者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 文王 患憂,繇辭炳曜,符采復隱,精義堅深。”《東周列國志》第七四回:“惟見兩龍張鬣相向,五色炳耀。”
(3).昭彰;昭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衛覬 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 南朝 梁 劉勰 《原道》:“光采玄聖,炳耀仁孝。”
(4).顯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老先生世受國恩,門第炳耀,原非草木小民。”
百爾
(1).猶言諸位。亦指在位者。《詩·邶風·雄雉》:“百爾君子,不知德行。”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規贊》:“百爾君子,公言是諏。” 明 湯顯祖 《感宦籍賦》:“謂周行其必先,視百爾而豈後。”
(2).一切;所有。 宋 李覯 《袁州學記》:“百爾器備,並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呵護
(1).呵禁衛護,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李商隱 《驪山有感》詩:“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詩:“降 商 訖 周 謹呵護,磬氏無敢加鐫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薛慰娘》:“女在墓,為羣鬼所凌, 李翁 時呵護之。”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詩,它一面對主流盡著傳統的呵護的職責,一方面仍給那些新花樣忠心的服務。”
(2).指(神靈)庇護,保佑。 宋 侯寘 《水調歌頭·題法華台》詞:“山鬼善呵護,千載照層巒。”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羣感佛力呵護,香火日盛。” 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禱告之誠……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護者也。”
山靈
(1).山神。《文選·班固<東都賦>》:“山靈護野,屬御方神。” 李善 註:“山靈,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詩:“我欲從君覓隱居,卻恐山靈嫌俗駕。” 清 林則徐 《塞外雜詠》:“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 郭沫若 《月蝕》:“我們 四川 的山靈水伯遠遠在招呼我。”
(2).山間出產的珍異食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靈,陳水陸, 張君瑞 合當欽敬。”
(3).昆蟲名。彝族民間史詩《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麼’有三對,河壩‘山靈’有二對,人人見了都喊打。”原註:“伯麼、山靈,都是昆蟲。”
岳珂名句,天申萬壽宮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