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伯葵的《擬顧彥先贈婦》
全文:
人生有離合,日月有弦晦。
豈為百年間,如何長歡會?與子相遇來,私情托中饋。
既感《殷雷》篇,復陳《雞鳴》戒。
傾耳聆德音,禮章素攸佩。
於茲遠行役,結纓奉王事。
沈歡變憂戚,哀郁傷五內。
吳越既阻修,伊洛互縈帶。
漫漫雲山側,杳杳川梁外。
絺綌淒以風,軒車展其蓋。
離思雲滯淫,誰能不悲慨!於役有歸期,芳年恐難待。
參考注釋
於茲
(1).在此。《書·盤庚上》:“我王來,既爰宅於茲。” 孔 傳:“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中》:“殘珠剩玉,淪沒淵海,能亡三嘆?因識其目於茲雲。”
(2).於今,至今。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 晉 潘岳 《懷舊賦》:“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於茲矣。” 唐 韓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愛,人莫與夷,自始及今,二紀於茲。”
(3).當今,今世。《漢書·司馬相如傳》:“休烈顯乎無窮,聲稱浹乎於茲。” 顏師古 註:“於茲,猶言今茲也。”
吁嗟;嘆息。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於茲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設謗木,於茲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執銓以平,御煩以簡。 裴楷 清通, 王戎 簡要,復存於茲。”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結纓
從容就義
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左傳·哀公十五年》
王事
(1).王命差遣的公事。《詩·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晉 王讚 《雜詩》:“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 宋 張孝祥 《題朱元順浯溪圖》詩:“去年到 浯溪 ,王事有期程。”
(2).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高亨 註:“從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賞,是無成有終。”《禮記·喪大記》:“既葬,與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孫希旦 集解:“王事,謂朝聘、會盟、征伐之事。”《南史·劉悛傳》:“ 劉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歿王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在 商 朝統治的區域裡……王和國家是一體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國家事務都被稱為‘王事’。”
李伯葵名句,擬顧彥先贈婦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於茲遠行役,結纓奉王事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