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聽履霜操》
全文:
靈宮窈窕兮寒夜永,篁打造天兮明月下影,木葉隕霜兮秋聲動。
我以歲莫起視夜兮,北山飲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當予,曰夫子則鍾期,嘗試刳心而為之聽。
若有人兮亦既修,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齊聖。
嘉孝子之心終無已兮,不忍忘初之戒命人則不語兮弦則語,客有變容而涕洟,奄不知哀之來處。
悲乎痛哉!葛屨翦翦兮絺綌涼涼,衣則風兮車上霜,天雲愁兮空山四野,竭九河湔涕痕兮,忽承睫其更下。
嫠不憂其緯兮,恤楚社之不血食。
盡子職而不我愛兮,終非父母之本心。
天高地厚施莫報兮,固自有物以至今。
雉雊雞乳兮,麋鹿解角。
天性則然兮,無有要約。
哀號中野兮,於父母又何求。
我行於野兮,不敢有履聲。
恐親心為予動兮,是以有履霜之憂。
古人之骨朽矣,匪斯今也。
蹙然如動乎其指,浩然如生乎其心也。
聲音之發,勾其深也。
枯薪三尺,惟學林也。
參考注釋
有人
(1).謂有傑出的人物。《晉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鍾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 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誌》:“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盡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 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出了這樣的叫聲。”
衽席
亦作“袵席”。1.床褥與莞簟。《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衽席,單席也。” 賈公彥 疏:“衽席者,亦燕寢中臥席…… 司農 雲‘單席’,則臥之簟席。” 錢玄 《三禮名物通釋·衣服·韍舄》:“衽席之制,牀上版曰笫,亦曰簀。笫上之席曰莞,亦曰簟。簟上加衽,衽即褥。”
(2).泛指臥席。《韓詩外傳》卷二:“ 姬 ( 樊姬 )曰:‘妾得侍於王,執巾櫛,振衽席,十有一年矣。’” 唐 李德裕 《蚍蜉賦》序:“此郡多蚍蜉,余所居臨流,實繁其類,或聚於袵席,或入於盤盂,終日厭苦,而不知可御之術。”
(3).引申為寢處之所。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視萬里有如咫尺,經滄波有同袵席。”
(4).宴席;座席。《禮記·坊記》:“衽席之上,讓而坐下,民猶犯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
(5).借指男女色*欲之事。《莊子·達生》:“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飲食之閒;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郭象 註:“至於色*欲之害,動皆之死地而莫不冒之。” 成玄英 疏:“況飲食之間,不能將節;袵席之上,恣其淫*盪,動之死地,萬無一全。”《新唐書·高宗紀贊》:“ 高宗 溺愛袵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 明 陸樹聲 《病榻寤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而大戒存焉,故以肥甘為酖毒,袵席為畏途者,戒於所易溺也。”
(6).借指太平安居的生活。語出《大戴禮記·主言》:“是故明主之守也,必折衝乎千里之外;其征也,袵席之上還師。” 唐 陳子昂 《為河內王等論軍功表》:“臣等不能折衝虜庭,還師袵席。” 清 秋瑾 《失題》:“中流砥柱,力挽狂瀾,具大才,立大業,拯斯民於衽席,奠國運如磐石,非大英雄無以任之。” 葉聖陶 《窮愁》:“ 阿松 所識,不出里巷鄙夫,豪富階除,平生所未履,寧復有為之解艱難而登衽席者耶?”
(7).謂使得平安。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駱文忠公遺愛》:“ 蜀 民見 駱公 用兵如此之神速,以為 諸葛 復生,且出水火而袵席之,皆曰:‘ 駱公 活我。’”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齊聖
聰明睿智;聰明聖哲。齊,通“ 齌 ”。《詩·小雅·小宛》:“人之齊聖,飲酒溫克。” 毛 傳:“齊,正也。”《左傳·文公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久矣。” 杜預 註:“齊,肅也。”《左傳·文公十八年》:“齊聖廣淵。” 杜預 註:“齊,中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中》:“齊聖,聰明睿智之稱…… 毛 以齊為正, 杜 以齊為肅,又以為中,皆未當也。” 宋 王安石 《廟議》:“若夫尊卑之位、先後之序,則子孫雖齊聖有功,不得以加其祖考。”
黃庭堅名句,聽履霜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