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炯然的《捨身崖》
全文:
捨身崖下深難測,每怪輕生世上人。
我亦有身偏自重,捨身除是為君親。
參考注釋
有身
婦女懷孕,今說“有身子”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清· 林覺民《與妻書》
自重
(1) 謹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2) 自珍自愛——常用作書簡套語
(3) 機器運輸工具或建築物承重構件等本身的重量
車皮自重
捨身
(1).佛教徒為宣揚佛法,或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謂之“捨身”。六朝時此風最盛。《梁書·武帝紀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輿駕幸 同泰寺 捨身。”《隋書·五行志上》:“是時帝崇尚佛道……數詣 同泰寺 ,捨身為奴,令王公已下贖之。” 宋 陶穀 《清異錄·圓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廬山 石虎菴 ,夜夢人長清瘦而斑衣,言捨身為菴中供養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城隍出巡》:“出巡之時,皆以八人肩輿,舁藤像而行。有捨身為馬僮者,有捨身為打扇者。”
(2).犧牲自己。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我 魚惠蘭 ,只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犧牲自己的肉體,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後亦用於為國家、人民和正義事業而犧牲自己。 陳去病 《輯<陸沉叢書>初集竟題首》詩:“誓死肯從窮髮國,捨身齊上斷頭臺。”
君親
君王與父母。亦特指君主。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違棄君親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 晉 葛洪 《抱朴子·酒誡》:“臣子失禮於君親之前,幼賤悖慢於耆宿之坐。” 宋 王禹偁 《讓西京留守表》:“荷君親終始之分,近古殊無;守宮闕宗廟之司,非才莫可。” 清 傅鼎銓 《憶劍》詩:“陵社沉淪傷北極,孤提一劍答君親。”
李炯然名句,捨身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我亦有身偏自重,捨身除是為君親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