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筆九分張長史,苦吟再產謝宣城

畢仲游奉呈中叔仙翁覬永光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畢仲游的《奉呈中叔仙翁覬永光和》

全文:
兩君相得富家聲,書字題詩別有名。
健筆九分張長史,苦吟再產謝宣城
門閒掩月居人少,木老凌風直舍清。
顧我菲才空有願,願同吏隱過昇平。

畢仲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健筆

雄健的筆,謂善於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南朝 陳 徐陵 《讓五兵尚書表》:“雖復 陳琳 健筆,未盡愚懷。”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宋 朱熹 《伏讀二劉公瑞岩留題追次元韻偶成》之一:“誰將健筆寫崖陰?想見當年抱膝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蘇東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並 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 馬茂元 《桐城派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 姚鼐 雖每每自恨才短,無雄文健筆,然而他的散文,卻能溫潤清深,自成體貌。”

分張

(1).分散;散布。 三國 魏 鍾繇 《檄蜀文》:“而 巴 蜀 一州之眾,分張守備,難以御天下之師。” 唐 溫庭筠 《李羽處士寄新醖走筆戲酬》詩:“檐前柳色分張緑,窗外梅花藉助香。” 清 汪懋麟 《抵舍自嘲》詩:“數卷殘書須次第,幾竿亂竹任分張。”

(2).分離;離散。《宋書·王微傳》:“昔仕京師,分張六旬耳。” 唐 李白 《白頭吟》:“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剪燈餘話·鸞鸞傳》:“百年伉儷,一旦分張,覆水再收,拳拳盼望。” 陳毅 《夕鶴詞》:“似此負恩義,輕人只拜金。無奈兩分張,高飛永別君。”

(3).指解散,遣散。《南齊書·蕭景先傳》:“周旋部曲還都,理應分張;其久舊勞動者,應料理,隨宜啟聞乞恩。”

(4).分配;分施。《南齊書·張岱傳》:“ 岱 初作遺命,分張家財,封置箱中,家業張減,隨復改易,如此十數年。”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先夫人備極勞苦,躬親養育。截長補敗,以禦寒凍,質價市米,以給餔旦。依倚舅族,分張外姻,奉祀免喪,禮無遺者。”

(5).指分髒。《元典章新集·刑部·騙奪》:“於 王二姐 牀上揣摸到籐箱一隻,於內搶訖鈔六定,作六分分張。”

(6).分立。 唐 元結 《漫論》:“九流百氏,有定限耶?吾自分張,獨為漫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凡二十有二人,鹹有賦詠, 燕 郊春事,朱邸謙光,詩虎酒龍,分張旗鼓。” 黃遠庸 《鑄黨論》:“昔在專制之朝,門戶分張,旗幟各殊。”

(7).分割;分裂。 唐 王續 《負苓者傳》:“自 伏羲氏 洩道之密,漏神之幾,分張大和,磔裂元氣,使天下之智者詭道逆出。”《前漢書平話》卷上:“憑仗威雄勢已休,只因不用直臣籌。可憐八尺英雄體,一旦分張與五侯。”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二折:“多不到半月時光,餐刀刃親赴 雲陽 ,高桿首吊脊樑,木驢上碎分張,渾身的害么娘碗大血疔瘡。”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慈恩宗》:“在 玄奘 那時, 中 印 兩方的佛學都已有了轉變的機運, 中國 的是趨向於統一,而 印度 的卻是逐漸的分張。”

長史

官名。秦置。西漢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屬官均設長史,後歷代相沿

尚書長史。——諸葛亮《出師表》

孫權長史。——《資治通鑑》

長史張昭

苦吟

反覆吟詠,苦心推敲。言做詩極為認真。 唐 馮贄 《雲仙雜記·苦吟》:“ 孟浩然 眉毫盡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維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苦吟三十年,所獲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二:“可見天地間景物無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寫不盡耳。” 王朝聞 《藝術創作有特殊規律》二:“苦吟的詩人所以感到苦中有樂,從根本上說,仍然是生活實踐給他提供了足以充分發揮創作的創造性的現實根據。”

謝宣城

指 南朝 齊 謝朓 。 朓 曾任 宣城 太守,故稱。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詩:“禮加 徐孺子 ,詩接 謝宣城 。” 清 姚鼐 《入山》詩:“取作分司隨口句,驚人無復 謝宣城 。”

畢仲游名句,奉呈中叔仙翁覬永光和名句

詩詞推薦

健筆九分張長史,苦吟再產謝宣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