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辛祈谷齋居原文
三朝度王正,六日屆上辛。
青陽靄彤墀,海壖含韶春。
萬匯昭以蘇,昌昌荅令辰。
惟予繼百王,祈谷遵先民。
滌志此齋居,穆穆將明禋。
心乎曷思維,政事有弗勤。
屋漏苟或愧,其奚對昊天。
祖宗廓丕基,肯構賴子孫。
彼野有遺賢,何以拔茅掄。
彼民有竊嘆,何以鹹聽聞。
凡此恭默思,愧怍流汗頻。
尚希鑒予衷,維皇降康年。
詩詞問答
問:上辛祈谷齋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上辛祈谷齋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二
2. 葉
參考注釋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王正
(1).王朝欽定曆法的正月。特指元月元日。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王正會夷夏,月朔盛旗幡。” 明 蘅蕪室 《再生緣》第四出:“金甌全盛,千秋奠鼎泰階平。只是那漠南齊解辮, 百粵 會王正。”參見“ 王正月 ”。
(2).指王朝所頒之曆法。 宋 曾鞏 《謝熙寧六年曆日表》:“式謹王正之授,俾知民事之常。”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開讀有感》:“百年萬國奉王正,相業臺綱屬老成。”《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盛夏,天道炎熱。”
上辛
農曆每月上旬的辛日。《穀梁傳·哀公元年》:“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從,則不郊矣。” 范寧 註:“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潔莫先也。”《史記·樂書》:“ 漢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甘泉 。”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孟春上辛祈穀,祀 昊天上帝 ,是日祀感生帝,皆於南郊。”
青陽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漢書·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 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青陽初應律,蒼玉正臨軒。” 明 何景明 《發京邑》詩之三:“青陽藹廢墟,春氣感鳴禽。” 郭沫若 《嘆逝》詩:“可是恨冬日要別離?可是恨青陽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於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靈臺以觀雲物,降居青陽左個,布政事。” 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青陽左個,大寢東堂北偏。”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韓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夫《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陽宛兮。’” 漢 應瑒 《神女賦》:“騰玄眸而睋青陽,離朱脣而耀雙輔。”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賀 《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姚文燮 註:“苦節自矢,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史記·樂書》:“常有流星經於詞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 西陵 《青陽》之樂,皆取之於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十》:“《青陽》奏,發《朱明》。”
(6).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國語·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 韋昭 註:“ 青陽 , 金天氏 帝 少皞 。”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 漢 為 涇縣 地。 唐 置 青陽縣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韓翃 《贈別韋兵曹歸池州》詩:“ 楚 竹 青陽 路, 吳 江 赤馬 船。”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風涼月天如洗。”
彤墀
即丹墀。借指朝廷。 唐 韓愈 《歸鼓城》詩:“我欲進短策,無由至彤墀。” 宋 秦觀 《寄孫莘老少監》詩:“一出 承明 七換麾,君恩復許上彤墀。”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三二:“彤墀小立綴鵷鸞,金碧初陽當畫看。”
海壖
亦作“ 海堧 ”。海邊地。亦泛指沿海地區。 唐 柳宗元 《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俗故事》詩:“新地提封盡海壖,狼荒猶得紀山川。” 宋 蘇軾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詩:“流傳至此誰使然,並包 齊 魯 窮海壖。” 明 歸有光 《祭朱恭靖公文》:“唯 崑 為縣,僻在海堧。”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今之 * ,自法、井、海堧有鹽而外,露田稻最長,黍、稷、粱、麥各有品也。”
韶春
美好的春光。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玉顏須傍韶春笑,莫斗嚴風與惡霜。”
萬匯
萬物
昌昌
(1).繁多貌。 唐 李商隱 《春風》詩:“春風雖自好,春物太昌昌。” 葉蔥奇 疏註:“昌昌,極言眾多。”
(2).縱情貌。 清 龔自珍 《上大學士書》:“有是非,則必有感慨激奮,感慨激奮而居上位,有其力,則所是者依,所非者去;感慨激奮而居下位,無其力,則探吾之是非,而昌昌大言之。”
令辰
(1).吉利的時辰。一晝夜自子至亥為十二辰。《國語·楚語下》:“百姓夫婦擇其令辰,奉其犧牲。” 韋昭 註:“辰,十二辰。”《國語·楚語下》“十二辰以致之” 韋昭 註:“十二辰,子至亥。擇其吉日令辰,以致神。”
(2).指吉日。《儀禮·士冠禮》:“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服。” 南朝 梁 沉約 《湘州枳園寺剎下石記》:“ 齊 之 永明 六年,六月三日,蓋木運將啟之令辰,上帝步天之嘉日,乃抗崇表於蒼雲,植重扃於玄壤。” 唐 張九齡 《南郊赦書》:“存者可籌其官榮,逝者當録其胤嗣,使幽明同慶,知有令辰。”
百王
歷代帝王。《荀子·不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漢書·董仲舒傳》:“蓋聞五帝三王之道,改製作樂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 南朝 梁 沉約 《光宅寺剎下銘》:“濡足萬古,援手百王。” 唐 廣宣 《禁中法會應制》詩:“道場三教會,心地百王期。” 明 何景明 《郊觀》詩:“神祇二後配,禮樂百王殊。”
祈谷
古代祈求穀物豐熟的祭禮。《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穀於上帝。”《孔子家語·郊問》:“則又祈穀於上帝。”
先民
(1) 泛指古人
(2) 古代的賢人
先民詢之。——清· 劉開《問說》
齋居
(1).齋戒別居。《明史·左懋第傳》:“三月,大風霾。帝布袍齋居,禱之不止。”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芙蓉閣》:“時 世宗 齋居西宮,建設醮壇,勅大臣製青詞一聯,懸於壇門。”
(2).家居;閒居。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坐鎮均勞逸,齋居養智恬。”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詩:“紛紛賓從厭粱肉,公也齋居飽饘粥。”
(3).家居的房舍;書房。 清 吳嘉賓 《得一齋記》:“吾宗繼之,以 顏氏 子得一之義,名其齋居。”
穆穆
(1).端莊恭敬。《書·舜典》:“賓於四門,四門穆穆。” 曾運乾 正讀:“賓讀為儐。四方諸侯來朝者, 舜 賓迎之也。四門穆穆,《史記》云:‘諸侯遠方賓客皆敬。’”《爾雅·釋訓》:“穆穆,敬也。”《大戴禮記·五帝德》:“亹亹穆穆,為綱為紀。”
(2).儀容或言語和美。《詩·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毛 傳:“穆穆,美也。”《荀子·大略》:“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晉書·王澄傳》:“ 澄 嘗謂 衍 曰:‘兄形似道,而神鋒太儁。’ 衍 曰:‘誠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澄 由是顯名。” 明 方孝孺 《蜀府敬慎齋》:“愔愔于思,夔夔於守,穆穆語言,不驚左右。”
(3).寧靜;靜默。《楚辭·遠遊》:“形穆穆以浸遠兮,離人羣而遁逸。” 晉 陶潛 《時運》:“邁邁時運,穆穆良朝。” 唐 胡宿 《天街曉望》詩:“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樹琤琤上苑風。”
(4).盛集貌。 宋 范仲淹 《上時相議制舉書》:“十數年間,異人傑士,必穆穆於王庭矣。”
明禋
潔敬。指明潔誠敬的獻享。《書·洛誥》:“伻來毖 殷 ,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蔡沉 集傳:“明,潔;禋,敬也,以事神之禮事公也。” 明 何景明 《憂旱賦》:“坎擊鼓兮舞成行,薦明禋兮輸款誠。” 張恭 《獄中口占》:“明禋枉作千春計,厚澤能延五世稀。”
思維
(1) 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
(2) 進行思維活動
他的行動是經過思維的,不是一時衝動
政事
政府施政的事務
過問政事
屋漏
(1).古代室內西北隅施設小帳,安藏神主,為人所不見的地方稱作“屋漏”。《詩·大雅·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毛 傳:“西北隅謂之屋漏。” 鄭玄 箋:“屋,小帳也;漏,隱也。”後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處。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四:“發人隱惡,雖虧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東陽 《土室》詩:“古人戒屋漏,所貴無愧色。”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初集·俞生》:“汝為儒士,暗室屋漏,猶當謹慎,豈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祖廣 行恆縮頭,詣 桓南郡 。始下車,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參軍 如從屋漏中來。’”《南史·江子一傳》:“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牀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絶。”《清平山堂話本·董永遇仙傳》:“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四:“ 顏平原 書妙天下……真 山谷 所謂‘筆法錐沙屋漏,心期曉日秋霜’者邪!”參見“ 屋漏痕 ”。
苟或
假如;如果。《左傳·昭公元年》:“苟或知之,雖憂何害?” 漢 賈誼 《新書·匈奴》:“苟或非天子民,尚豈天子也?”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家姊本無意輒慕君子,而 楊郎 先自發言,苟或中輟,立恐不利於君。”
昊天
(1).蒼天。昊,元氣博大貌。《書·堯典》:“乃命 羲 和 ,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原夫圖籙之見,迺昊天休命。”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墓記》:“嗚呼,昊天難測,蕙荃早摧;曄曄青春,永閟玄壤。”
(2).指一定季節的天空。《爾雅·釋天》:“夏為昊天。” 郭璞 註:“言氣皓旰。”《詩·王風·黍離》“悠悠蒼天” 孔穎達 疏引今文《尚書》 歐陽生 說:“春曰昊天。” 唐 杜甫 《北征》詩:“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此指秋天。
(3).指一定方位的天。《淮南子·天文訓》:“西方曰昊天。” 高誘 註:“西方金白色,故曰昊天。”
祖宗
祖先
丕基
巨大的基業。 唐 張紹 《沖佑觀》詩:“赫赫烈祖,再造丕基。”《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朕虔承顧命,獲嗣丕基,常懼顛危,不克負荷。”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誓師檄文》:“佇見澄清區宇,復千百年 中夏 丕基。”
肯構
見“ 肯堂肯構 ”。
子孫
(1) 兒子和孫子
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2) 泛指後代
子孫相繼為王。——《戰國策·趙策》
(3) 又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者及其子孫。
遺賢
(1).指棄置未用的賢才。《書·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鹹寧。”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早發三鄉山行》:“遺賢一一皆羈致,猶欲高深訪隱淪。”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志遺八》:“即古聖帝明王之世,必有遺賢。”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以言野無遺賢,則所遺無量;以言取士必得,則所得僅半。”
(2).謂棄置賢才。《商君書·禁使》:“民之蔽主而不害於蓋,賢者不能益,不肖者不能損,故遺賢去智,治之數也。”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以三才子怨望,即知 綯 之遺賢也。” 宋 柳永 《鶴沖天》詞:“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
(3).猶先賢。《後漢書·循吏傳贊》:“一夫得情,千室鳴弦。懷我風愛,永載遺賢。” 三國 魏 曹操 《善哉行》:“ 伯夷 叔齊 ,古之遺賢。” 唐 苗晉卿 《壽州刺史郭公神道碑》:“繼代者未知先德,行路者過想遺賢。”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拔茅
見“ 拔茅連茹 ”。
民有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口號之一。 孫中山 《黨員須研究革命主義》:“民有,即民族也。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族所可獨佔。”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誼競賽》:“真正的‘民治、民享、民有’要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才能實現。”
聽聞
(1) 聽的活動
駭人聽聞
(2) 指聽到的內容
以廣聽聞
凡此
所有這些。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凡此之輩數百人,皆忠壯果烈,有智有仁。” 明 吳承恩 《賀思翁受封障詞引》:“凡此寵光,萃於門閥,揆之理義,實有源流。”
恭默
莊敬而沉靜寡言。《書·說命上》:“恭默思道。” 夏僎 解:“恭敬淵默,沉思治道。”《三國志·蜀志·劉巴傳》:“又自以歸附非素,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 唐 白居易 《議釋教策》:“若欲以禪定復人性,則先王有恭默無為之道在。” 清 唐甄 《潛書·性才》:“ 堯 舜 雖聖,豈能端居恭默,無所張施,使天下之匹夫匹婦一衣一食皆得各遂。”
愧怍
慚愧
流汗
(1).淌汗。從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奴之病得之流汗數出。” 晉 左思 《吳都賦》:“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濘。” 明 李東陽 《奉敕諭》:“盛暑鑠金,流汗成血,兼時倍力,困苦益增,又不若不督之為愈也。”
(2).形容羞愧不安到極點。《漢書·王莽傳上》:“臣見諸侯面言事於前者,未嘗不流汗而慙愧也。” 唐 柳宗元 《答貢士蕭纂欲相師書》:“不意足下曲見記憶,遠辱書訊,貺以高文,開其知思,而又超僕以宗師之位,貸僕以丘山之號,流汗伏地,不知逃匿。”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左右為流汗,天子知質直。”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晚矚西池上,池清暑氣微
- 野花照水開無主,誰信春歸已兩旬呂祖謙《西興道中二首》
- 即此放神情,何勞適吳越
- 城南觀閣連雲起
- 西望子陵三十時,煙雲來往問何如朱翌《競秀閣》
- 雲溪高隱臥煙霞,默飲陽晶與月華范心遠《題雲溪庵》
- 常尊賈島呼吟佛,盍請劉伶謚醉侯釋善珍《看書憶北磵》
- 西方仙人不可詆,破除憂患正須此李流謙《張周倚下第作此唁之》
- 灌木棲禽散,荒原宿霧平釋智圓《早行》
- 江上如今來往客,但言鱸膾不言歸葉茵《吳江三高祠張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