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杜甫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書法作品欣賞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陽氣初動,春天也就快來了。
刺繡姑娘添絲加線趕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內的灰相應飛出則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山中的臘梅衝破寒氣傲然綻放。
此地自然景物與故鄉相差無幾,讓小兒斟滿美酒,一飲而盡。

注釋
小至:《全唐詩》於題 * :“至前一日,即《會要》小冬日。”
天時人事: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的事情。天時,指自然變化的時序。人事,人世間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陽生:陽氣初生,古人認為到冬至那天陰氣極盛而新的一線陽氣剛剛產生。
五紋:五色彩線。紋,一作“文”。
添弱線:據史書記載,古代因冬至後白天漸長,刺繡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線之工。
吹葭(jiā)六琯(guǎn)動浮灰:古代為了預測時令變化,將蘆葦莖中的薄膜製成灰,放在十二樂律(分別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的玉管內,每月節氣到來,相應律管里的灰就自動飛出。葭,初生的蘆葦,詩中指代蘆葦內膜燒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製成的確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呂,故稱。浮,一作“飛”。
岸容:河岸的容貌,詩中指水邊景象。
待臘(là):待到臘月時分。臘,臘月,農曆十二月。
舒柳:指柳葉萌生,枝條柔和。舒,舒放,萌發。
放:一作“破”。
雲物:本指太陽旁邊雲氣的色彩形狀,這裡就是指景物。
不殊:沒有區別。鄉國:即家鄉。
覆杯:盡飲。覆,傾,倒。

簡評

這首詩作於公元766年(大曆元年)或公元767年(次年),當時詩人漂泊在夔州(今四川奉節),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異鄉,不禁感慨萬千。

杜甫名句,小至名句

詩詞推薦

  • 徐仲修寄詩次韻

    何夢桂宋代〕一枕邯鄣午夢醒,好風吹信入軒欞。溟摶六月鵬先化,胎孕千年鶴已靈。氣囿陰陽元有數,道超天地妙無形。何時
  • 梅雨

    蘇泂宋代〕雙飛蛺蝶情何厚,百囀倉庚韻可聽。肯為螳蜋看黃鶴,忍從燕子乞蜻蜓。
  • 金錢花

    來鵠唐代〕也無棱郭也無神,露洗還同鑄出新。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應是得錢人。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詩詞名句
  • 署中新栽竹

    黃庶宋代〕移作亭園主,栽培霜雪姿。不辭桃李笑,只待鳳凰知。少已留風住,疏宜待月篩。相看時一醉,誰道小官卑。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詩詞名句
  • 石鐘山

    李景和宋代〕楚地有石鼓,吾地有石鐘。鼓不假製作,鐘不費陶鎔。朕兆不可測,良田造化工。安得置太廟,同聲葉時雍。
  • 喜公擇之歸兼懷子崧三首

    趙蕃宋代〕子去吾誰與,諸孫共此悲。幾經行役苦,還讀寄來詩。事要規摹立,寧憂寒餓為。安知造物意,於爾不吾私。
  • 延福宮雙頭牡丹

    夏竦宋代〕禁蓹陽和異,華叢造化殊。兩宮方共治,雙花故聯跗。向日檀心並,承煙翠乾孤。游蜂須並翼,凝露亦駢珠。曉檻
  • 雜興

    張鎡宋代〕小圃秋光不世情,蠹枝枯卉忽重青。凌晨灌銀床水,居士新看種樹經。
  • 滿江紅 次韻答暢泊然

    劉敏中元代〕滿紙龍鸞,渾厭倒、來禽青李。黃絹好、朝吟暮玩,愛之無已。玉刻來從千載上,寶珠出自重淵底。每相逢慰淡相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詩詞名句
  • 蝶戀花·蕭瑟蘭成看老

    納蘭性德清代〕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作憐花句。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詩詞名句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