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高坐碧氍毹,手撥琵琶唱頻闋

汪坦燕山行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汪坦的《燕山行》

全文:
燕山八月風吹雪,北酒壚頭點猩血。
美人高坐碧氍毹,手撥琵琶唱頻闋
銀鐺燒出紫駝峰,華燈夜剪青蓮月。
蓮花旋舞金蓮蒂,鴛鴦繡幕流蘇墜。
頃刻能開上苑花,逡巡笑綰章華臂。
年光逝水人間擲,昨日纏頭今不識。
絲鞚寶匣出長楊,皓齒蛾眉復東陌。
東陌西樓秋月明,十二闌乾曲曲憑。
緱山玉女煙霞上,悔不當年學鳳笙。

汪坦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亮的黑頭髮、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裡

高坐

(1).亦作“ 高座 ”。講席。講席高於聽講者的座位,故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劉孝標 注引《高逸沙門傳》:“ 王濛 恆尋遁,遇 祗洹寺 中講,正在高坐上,每舉麈尾,常領數百言,而情理俱暢。”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製二高座,賜 新安國寺 。一為講座,一為唱經座,各高二丈。” 清 吳偉業 《贈蒼雪》詩:“師於高座上,瓣香祝君父。”

(2).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帛屍黎蜜多羅》:“西域人,時人呼為高座。”

(3).坐於上座。《三國演義》第五一回:“ 孔明 曰:‘不須主公憂慮,儘著 周瑜 去廝殺,早晚教主公在 南郡 城中高坐。’”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山西喬御史》:“每晨起,具衣冠,升堂高坐,命僕隸呼唱開門。”

氍毹

毛織的布或地毯,舊時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紅氍毹”常借指舞台

廳正面屏開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錦繡桌幃,妝花椅甸。——《金**梅詞話》

琵琶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製,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汪坦名句,燕山行名句

詩詞推薦

美人高坐碧氍毹,手撥琵琶唱頻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