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嚴瑄的《題王叔明聽雨樓圖》
全文:
層檐集夙溜,深砌走鳴瀑。
餘聲殷天籟,清氣入林屋。
風波任喧洶,燕坐瞑雙目。
寘身得蕭爽,洗耳絕塵俗。
香穗郁水沈,簾花映湘竹。
篝燈動春酌,剪韭留夜宿。
與客對床眠,清談未雲足。
參考注釋
寘身
猶安身;存身。《南齊書·東昏侯紀》:“老細奔遑,寘身無所。”
蕭爽
(1).清淨閒適。 唐 雍陶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四:“人來多愛此,蕭爽似仙家。” 金 元好問 《少林》詩:“雲林入清深,禪房坐蕭爽。” 清 汪懋麟 《早過南塢》詩:“東華滿塵垢,蕭爽是城西。”
(2).涼爽;淒清。 宋 陸游 《感秋》詩:“秋堂露氣清,蕭爽入毛骨。” 元 劉祁 《游西山記》:“見白雲數縷出東山,延布南嶺上,狀如飛龍蜿蜒,山中露氣蕭爽。” 明 李東陽 《謝謝方石惠石棋子》詩:“空堂無人石枰響,病骨先秋覺蕭爽。”
(3).蕭灑自然。 宋 周密 《圖畫碑帖續鈔》:“ 伯時 為 米芾 作《山陰圖》,精神蕭爽,令人顧接不暇。” 清 吳騫 《拜經樓詩話》卷一:“詩極蕭爽,或傳 呂純陽 所作。”
(4).猶蕭颯。風吹樹木的聲音。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樹叢茂以傾倚兮,紛蕭爽而揚音。”
洗耳
(1).表示厭聞污濁之聲。《孟子·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漢 趙岐 註:“樂道守志,若 許由 洗耳,可謂忘人之勢矣。”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嶽 潁水 之陽, 箕山 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 堯 又召為九州長, 由 不欲聞之,洗耳於 潁水 濱。”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 李建勛 ﹞嘗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節安柄,叩之,聲極清越。客有談及猥俗之語者,則擊玉磬數聲於耳。客或問之,對曰:‘聊代洗耳。’” 清 顧炎武 《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詩:“洗耳 苕水 濱,叩舷歌《採菱》。”
(2).形容專心地、恭敬地傾聽。 宋 王邁 《送族侄千里歸漳浦》詩:“洗耳候凱音,嘉節迫吹帽。” 元 周權 《秋霽》詩:“酒醒誰鼓《松風操》,炷罷爐熏洗耳聽。” 清 李漁 《巧團圓·得妻》:“如今細説一番,待小生洗耳聽者。”
塵俗
(1) 流俗
一掃文壇塵俗
(2) 塵世
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
嚴瑄名句,題王叔明聽雨樓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