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詠玉韘原文
蓬矢桑弧識舉男,賦詩言射我需諳。
鉤弦易挽鈞盈六,辨制底須朱極三。
終不可諼惟令德,佩之無斁豈虛談。
環中內外光明瑩,一氣渾融萬里涵。
詩詞問答
問:再詠玉韘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再詠玉韘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再詠玉韘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五
參考注釋
蓬矢
蓬梗製成的箭。古代男子出生,以桑木作弓,蓬梗為矢,射天地四方,象徵男兒應有志於四方。後用作勉勵人應有大志之辭。 宋 蘇軾 《謝生日詩啟》:“蓬矢之祥,雖世俗之所尚,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清 唐孫華 《杜門》詩:“蓬矢前期羞白首,芒鞵晚興負青山。”參見“ 桑弧蓬矢 ”。
桑弧
(1).“桑弧蓬矢”的略語。 唐 白居易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詩見示因以二絕句和之》之一:“洞房門上掛桑弧,香水盆中浴鳳鶵。” 宋 范成大 《東宮壽詩》:“銅律諧初度,桑弧絶舊傳。” 明 朱鼎 《玉鏡台記·慶賞》:“休長恁林壑投閒,須早把桑弧射遠。” 清 姚鼐 《王禹卿七十壽序》:“桑弧之日,不可以酒醴稱觴。”參見“ 桑弧蓬矢 ”。
(2).以桑木作的弓。亦泛指堅弓利箭。 宋 范成大 《園林》詩:“鐵硯磨成雙鬢雪,桑弧射得一繩麻。” 元 張憲 《戲贈乍浦稅使歌》:“故人本是西河夫,殺賊得官心氣麤,如何臨難乃無勇,不敢東向鳴桑弧。”
識舉
賞識並舉用。 漢 王逸 《九思·傷時》:“遭 桓繆 兮識舉,才德用兮列施。”
賦詩
吟詩;寫詩。《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維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詩:“紗帽烏皮幾,閒居懶賦詩。”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長在 北平 的書香門第,下棋,賦詩,作畫,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時間。”
鉤弦
(1).射箭挽弦時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詩·小雅·車攻》“決拾既佽” 毛 傳:“決,鉤弦也。” 朱熹 集傳:“決,以象骨為之,著於右手大指,所以鉤弦開體。”
(2).見“ 鈞弦 ”。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朱極
(1).紅色皮指套。射箭時用以護指。《儀禮·大射》:“小射正坐,奠笥於物南,遂拂以巾,取決興,贊設決,朱極三。” 鄭玄 註:“極猶放也,所以韜指,利放弦也。以朱韋為之。三者,食指、將指、無名指。無極放弦,契於此指,多則痛。小指短,不用。” 胡培翬 正義:“此君極,朱而用三,若臣則用二。”
(2).猶紫極。指帝王宮殿。 唐 王勃 《九成宮頌》:“朱極重光,黃離繼旭。”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令德
(1).美德。《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子產 寓書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為 晉國 ,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 僑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定謚》:“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劉大櫆 《程府君墓志銘》:“奕奕 程 宗,世繼其美,傳序及君,令德愷悌。”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
無斁
(1).不厭惡;不厭倦。《詩·周南·葛覃》:“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鄭玄 箋:“斁,厭也。” 漢 枚乘 《七發》:“高歌陳唱,萬歲無斁。” 唐 吳筠 《廬山雲液泉賦》序:“既飲既漱,永翫無斁。” 清 龔自珍 《廬之推》:“其始升歌曰:‘濟濟多士,秉 文 之德。’而卒稱無斁於人,以如將萬年焉,由此其推也。”
(2).猶無終,無盡。 唐 李翱 《泗州開元寺鐘銘》:“非雷非霆,鏗號其聲……弗震弗墜,大音無斁。”
虛談
空談
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晉書》
環中
(1).圓環的中心。 莊子 用以比喻無是非之境地。《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郭象 註:“夫是非反覆,相尋無窮,故謂之環。環中,空矣;今以是非為環而得其中者,無是無非也。無是無非,故能應夫是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舊唐書·李德裕傳論》:“泯是非於度外,齊彼我於環中。” 續範亭 《 * 》詩:“未竭 長弘 血,且住 比干 心。忘年並忘義,逍遙任環中。”
(2).借喻靈空超脫的境界。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3).猶言範圍之內,掌握之中。《戰國策·趙策一》:“ 秦 與 梁 為上交, 秦 禍案環中 趙 矣。” 鮑彪 註:“此言 秦 視 趙 在其度內,如物在環中。”“環中”,一本作“攘於”。《梁書·武帝紀上》:“公受言本朝,輕兵赴襲,縻以長算,制之環中。”
內外
在數量或時間上接近精確地;大約;近似
五十年內外
明瑩
光亮瑩潔。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昔有神女於此擣衣,其石明瑩,謂之玉女擣練碪。”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天台山日記後》:“宿 浄因 房,月色明瑩。” 清 曹寅 《詠花信·水仙》:“夕窗明瑩不容塵,白石寒泉供此身。” 葉聖陶 《冥世別》:“但是淚水含在冥王的眼眶裡了,像兩顆明瑩的珠子。”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渾融
渾合,融合。謂融會不顯露。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其立意措辭,貴渾融有味。”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上》:“取樂府之格於兩 漢 ,取樂府之材於三 曹 ,以三 曹 語入兩 漢 調,而渾融無跡,會於《騷》、《雅》。”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家戒上》:“聖人説話簡略,説得渾融,一時理會不來。”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關於周代社會的探討》:“但我們不能因為今天的‘不容易劃分階段而聚訟不決’,便因而斷言 中國 歷史發展本身本來是‘渾融而曖昧’(簡切地說是“渾沌”)而巧立出一個‘早熟性’的假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