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接苕霅,迤邐皆清源

釋道潛送錢持正主簿西歸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送錢持正主簿西歸》

全文:
蘭陵號多士,君實名家孫。
高才縻管庫,枳棘棲鴛鸞。
一旦謝朱墨,超然整歸軒。
迎秋餞伏初,炎威尚歊煩。
松陵接苕霅,迤邐皆清源
舟子宜夜泛,蘋風生夢魂。
回塘官柳行,千樹如雲屯。
明河掛柳外,涼月低金盆。
茲行信有得,它日為余言。

釋道潛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松陵

(1). 吳淞江 的古稱。為 太湖 支流三江之一,由 吳江縣 東流與 黃浦江 匯合,出 吳淞口 入海。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澤 。” 唐 皮日休 《松江早春》詩:“ 松陵 清浄雪初消,見底 新安 恐未如。”參見“ 松江 ”。

(2). 吳江縣 的別稱。 宋 姜夔 《過垂虹》詩:“曲終過盡 松陵 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六·吳江縣》:“ 吳江縣 ,府東南四十五里,東北至 松江府 …… 唐 曰 松陵鎮 。 乾寧 二年, 楊行密 與 錢鏐 相攻,設砦於此,屬 松江鎮 。”

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並稱。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內。是 唐 代 張志和 隱居之地。《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願為浮家泛宅,往來 苕 霅 間。” 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鳴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為 苕 霅 美談也。”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清源

亦作“ 清原 ”。1.清理本源。謂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籑二百章,以應大辟。” 清 林則徐 《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經開動,其為畏憚可知,亟應宣示天威,乘勢盡行驅逐,以為清源之計。”

(2).清澈的水源。《楚辭·遠遊》:“軼迅風於清源兮,從 顓頊 乎增冰。” 蔣驥 註:“清源,水源。謂 北海 也。”《後漢書·張衡傳》:“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髮於朝陽。” 唐 賈島 《南池》詩:“蕭條微雨絶,荒岸抱清源。”

釋道潛名句,送錢持正主簿西歸名句

詩詞推薦

松陵接苕霅,迤邐皆清源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