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全文:
年來戰紛華,漸覺夫子勝。
欲求五畝宅,灑掃樂清淨。
學道恨日淺,問禪慚聽瑩。
聊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獨游吾未果,覓伴誰復聽。
吾宗古遺直,窮達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灑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屢欲爭晨暝。
不如從我游,高論發犀柄。
溪南渡橫木,山寺稱小徑。
幽尋自茲始,歸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雲外盤飛磴。
三更渡錦水,再宿留石鏡。
緬懷周與李,能作洛生詠。
明朝二子至,詩律嚴號令。
籃輿置紙筆,得句輕千乘。
玲瓏苦奇秀,名實巧相稱。
九仙更幽絕,笑語千山應。
空岩側破瓮,飛流灑浮磬。
山前見亦,候吏鐃鼓競。
我生本艱奇,塵土滿釜甑。
山禽與野獸,知我久蹭蹬。
笑謂候吏還,御虎吾有命。
徑山雖雲遠,行李稍可並。
頗訝王子猷,忽起山陰興。
但報菊花開,吾當理歸榜。
參考注釋
候吏
(1).即候人。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姦盜,或迎送賓客的官員。《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臣居 齊 薦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為縣令,一人為候吏。及臣得罪……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不止。”
(2).多指驛吏。 唐 劉禹錫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詩:“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
鐃鼓
(1).樂器中鼓的一種。 唐 時大駕出行,鹵簿鼓吹,有前後兩部,皆有鐃鼓十二。又凱旋入京都,行獻俘儀,奏凱樂所有鐃吹二部樂中。亦有鐃鼓。見《新唐書·儀衛志下》。《文獻通考·樂九》引《唐六典》:“凡軍鼓之制有三:一曰銅鼓,二曰戰鼓,三曰鐃鼓。” 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東蠻》:“歌詩鐃鼓間,以壯我之戎。”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四:“﹝ 鄭戩 ﹞置酒高會,旗幟絳野,鐃鼓聒天,虜眾十萬不敢動。”
(2).鐃和鼓。泛指打擊的響器。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鐃鼓嘲轟,高管噭詠。”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和尚》:“生平不奉一經,持一咒,跡不履寺院,室中亦未嘗蓄鐃鼓。”
蘇軾名句,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