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樂清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樂清館原文

書館臨溪稱樂清,顧名思義義誠精。

治官廉以弊六計,脩已澹應靜七情。

亦戒深耽忘無逸,底須苛察以為明。

萬年國號於斯在,永祝雍熙豫庶氓。

詩詞問答

問:題樂清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樂清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樂清館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

2. 廉亦清也

參考注釋

書館

(1).古代教授初學之所。 漢 王充 《論衡·自紀》:“八歲出於書館。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 充 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新唐書·后妃傳上·上官昭容》:“ 婉兒 勸帝侈大書館,增學士員,引大臣名儒充選。”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學舊六館:有國子館、太學館、四門館、書館、律館、算館,國子監都領之。” 王國維 《觀堂集林·漢魏博士考》:“ 漢 時教初學之所名曰書館,其師名曰書師,其書用《倉頡》、《凡將》、《急就》、《元尚》諸篇,其旨在使學童識字、習字。”

(2).教授典籍之所。 清 方苞 《<余東木時文>序》:“子之尊人與余共事書館,無間晨夕,後雖各有典司,而旬月中未有不再三見者。” 清 桂馥 《札朴·書館》:“今以教授館為書館,讀如書籍之書。”

稱樂

舉樂。《逸周書·糴匡》:“大荒,有禱無祭,國不稱樂。”

顧名思義

觀其名稱就可推想其含義

舊社會裡有一種“太平鼓”,顧名思義,這固然有粉飾太平,美化封建統治的味道,但也反映了老百姓對於和平安寧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治官

(1).治理政務之官員。指天子之臣僚。《周禮·天官·序官》:“治官之屬: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鄭玄 註:“自大宰至旅下士轉相副貳,皆王臣也。”《書·周官》:“﹝ 周王 ﹞歸於 宗周 ,董正治官。”

(2).治理百官。《管子·君臣上》:“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漢 劉向 《說苑·君道》:“設四佐以自輔,有英俊以治官。”

(3).盡職。《左傳·成公十五年》:“ 華元 曰:‘我為右師,君臣之訓,師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賴寵乎?’乃出奔 晉 。”

六計

(1).古 * 察官吏的六項內容。《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灋,六曰廉辨。” 賈公彥 疏:“六者不同,既以廉為本,又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故云六計。”廉,考察。 清 錢謙益 《刑科給事中薛大中父約贈征仕郎制》:“本六計之弊廉能,又以清白訓子。” 清 趙翼 《芸浦奉命來撫江南》詩:“民慶二餔長有托,吏遵六計未全違。”

(2).指六出奇計。語本《史記·陳丞相世家》:“﹝ 陳平 ﹞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祕,世莫能聞也。” 元 陳基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詩:“六計西來思撓 楚 ,三軍左袒欲安 劉 。”

七情

中醫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這些活動過於強烈、持久或失調,可引起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致病

深耽

專注,沉溺。 清 譚嗣同 《仁學》二:“夫君統有何幽邃之義,而可深耽熟玩……至殺其身家,殺其種類,以宛轉攀戀於數千年之久,而不思脫其軛耶?”

無逸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擬將《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苛察

以煩瑣苛刻為明察。《莊子·天下》:“君子不為苛察。”《後漢書·魯恭傳》:“州郡好以苛察為政,因此遂盛夏斷獄。”《舊唐書·楊恭仁傳》:“﹝ 恭仁 ﹞務舉大綱,不為苛察,戎夏安之。”《續資治通鑑·宋仁宗皇祐元年》:“自古為治,必戒苛察。”

以為

認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鑑》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萬年

極其久遠的年代

國號

一國的稱號,如漢、唐、宋、元、明、清等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雍熙

謂和樂昇平。《文選·張衡<東京賦>》:“百姓同於饒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綜 註:“言富饒是同,上下鹹悅,故能雍和而廣也。” 前蜀 貫休 《陽春曲》:“歷數雍熙 房 與 杜 , 魏公 姚公 宋開府 。”《水滸傳》第八二回:“裝扮的是: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 明 張居正 《謝召見疏》:“使宮府一體,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

詩詞推薦

題樂清館原文_題樂清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