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契嵩的《古意·其五》
全文:
窮品偶真叟,授我一卷書。
深林值幽人,遺我斧與鋤。
斧鋤亦奚為,教養材與蔬。
荒穢必須剪,使之藹自如。
授書欲胡為,教爾心與軀。
學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餘。
此意有嘉訓,佩之未始除。
如何悠悠人,自謬欲是渠。
相習成薄俗,鮮德懷籧篨。
吾裁此俚語,憑君為傳諸。
參考注釋
相習
(1).互相沿襲。 宋 司馬光 《序賻禮》:“有因喪納婦者,相習為常,恬不知怪。” 明 宋濂 《六經論》:“所以高者涉於虛遠而不返,卑者安於淺陋而不辭,上下相習,如出一轍,可勝嘆哉。” 清 徐士鑾 《宋艷·奇異》:“ 東坡公 雖一時出之戲謔,難言大公,亦以見當時相習宴樂者多。”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當是時,史籍較略,民無譜諜,仍世相習,則人人自謂出於帝子, 稷 契 之託 高辛 是也。”
(2).互相熟悉。《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聽了多遍,漸漸相習。”《老殘遊記》第九回:“山上人與虎相習,尋常人固避虎,虎也避人,故傷害人也不是常有的事,不必怕他。” 孫中山 《革命原起》:“予一見則奇之,稍與相習,則與之談革命。”
薄俗
輕薄的習俗,壞風氣。《漢書·元帝紀》:“民漸薄俗,去禮義,觸刑法,豈不哀哉!”《晉書·虞預傳》:“窮奢竭費謂之忠義,省煩從簡呼為薄俗,轉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蘇舜欽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人生交分恥苟合,貴以道義久可要,薄俗盈虛逐勢利,清風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孫華 《哭顧觀廬侍郎》詩:“共惜斯人沒,誰令薄俗敦?”
鮮德
猶缺德。 明 徐渭 《設官論》:“如此,則凡鮮德者,其為官之責而非設官之責也亦明矣。”
籧篨
(1).粗竹蓆。《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謂之籧篨。”《晉書·皇甫謐傳》:“以籧篨裹屍,麻約二頭,置屍牀上。”《隋書·刑法志》:“﹝ 齊文帝 ﹞嘗幸 金鳳臺 受佛戒,多召死囚,編籧篨為翅,命之飛下,謂之放生。墜皆致死,帝視之為歡笑。” 宋 王安石 《獨飯》詩:“窗明兩不借,榻淨一籧篨。” 清 方文 《大孤塘阻雪》詩:“臥困籧篨中,唧唧聞嘆聲。”
(2).亦作“ 籧蒢 ”。有醜疾不能俯身的人。《詩·邶風·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毛 傳:“籧篨,不能俯者。”《北史·陽固傳》:“有詭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欽,既讒且妬,以逞其心。”
釋契嵩名句,古意·其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