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淵寫生用劉體仁諸人分賦詩韻·其一·劉體仁詠水月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一月印千江,千江一月影。

曰是已落非,雖寒卻弗冷。

水掬即還離,風吹散復整。

云何以言詮,妙在虛無境。

詩詞問答

問:《題王淵寫生用劉體仁諸人分賦詩韻·其一·劉體仁詠水月》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梗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

參考注釋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月影

(1).映於水中或隱約於雲間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輔黃圖·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宮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宮 。” 唐 楊師道 《奉和詠弓》:“霜重麟膠勁,風高月影圓。”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引 明 俞鳴玉 詩:“中宵映雪讀《離騷》,坐待虛窗月影高。”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空曠的天空里,流漲著的只是些灰白的雲,雲層缺處,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點兩點的星,但看起來最饒風趣的,卻仍是欲藏還露,將見仍無的那半規月影。”

(2).月光。 北齊 邢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館詩》:“風音響北牖,月影度南端。”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月影半牀黑,蟲聲幽草移。” 宋 陸游 《霜月》詩:“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著月色,獨步花叢中,忽見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來。”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他的母親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兩眼發出閃閃的光芒。”

吹散

(1).吹之使散開。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虎 於 太極殿 前起樓,高四十丈……時亢旱,舂雜寶異香為屑,使數百人於樓上吹散之,名曰‘芳塵’。” 宋 蘇軾 《六月七日》詩:“電眸虎齒霹靂舌,為余吹散千峰雲。” 茅盾 《鍛鍊》十二:“東北風吹散了滿天的浮雲。”

(2).猶拆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你自私受軟口湯,到來吹散我們,我們自有説話處。”《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憶昭樓洪楊奏稿·真如鎮典鋪來信一》:“﹝城內窮民﹞刻下恐破城之後玉石不分,為賊盡力把守,未能速滅。倘得吹散此輩,然後攻城為容易。”

(3).謂消弭事端。《快心編一集》第一回:“我不是與 郝 家有甚親故替他吹散,實是為你計算。”

云何

(1).為何,為什麼。《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先公勳業如是,君作《東征賦》,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峽石》詩:“云何清淑氣,孕此詭譎跡?”

(2).如何;怎么辦;怎么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後漢書·班勇傳》:“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吏屯 樓蘭 ,利害云何?”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上面並無題字,不知宣傳者於意云何。”

言詮

(1).謂以言語解說。《陳書·傅縡傳》:“言為心使,心受言詮。” 唐 張說 《聞雨》詩:“聲真不世識,心醉豈言詮。” 清 黃景仁 《題錢舜舉畫林和靖小像》詩:“此花只合先生詩,便著言詮都絶俗。”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六講:“真諦本身是無相,談不上什麼區別,但真諦之說為真諦,仍需要言詮。”

(2).引申指語言的跡象。《古尊宿語錄·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普說語錄》:“古人不得已,向無言詮處假立言詮,無方便中巧施方便。” 元 耶律楚材 《琴道喻五十韻以勉忘憂進道》:“知是聖人道,安得形言詮!”《花月痕》第十五回:“ 采秋 説道:‘人之相知,貴相知心,落了言詮,已非上乘。’”

虛無

(1) 荒誕無稽

(2) 天空

高標連汗漫,向望接虛無。——柳宗元《省試觀慶雲圖》詩

詩詞推薦

題王淵寫生用劉體仁諸人分賦詩韻·其一·劉體仁詠水月原文_題王淵寫生用劉體仁諸人分賦詩韻·其一·劉體仁詠水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