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摯的《焚香》
全文:
清泉黳石餅,南海寶洲香。
下簾隱几坐,煙霏散央央。
春雲乍凝聚,玉穗忽纖長。
瑞鴨戲噴吐,雙臥不肯翔。
佛國寶芬郁,仙圃花氣芳。
真靈格杳冥,邪厲驅幽荒。
安得逍遙人,肯顧來此堂。
說我無上道,德音斯不忘。
參考注釋
無上道
佛教語。指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法華經·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 唐 劉禹錫 《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緇徒謝絕文友坐成睽間因以戲之》詩:“精修無上道,結念未來生。”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後》:“修無上道難,造種種福業易。”《西湖佳話·放生善跡》:“內中有一個御史 左宗郢 便問道:‘唸佛得悟道否?’ 蓮池 道:‘怎么得不悟?反問問自性,性成無上道。’”
德音
(1).善言。《詩·邶風·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鄭玄 箋:“夫婦之言無相違者,則可與女長相與處至死。”後亦用以對別人言辭的敬稱。《魏書·宗欽傳》:“足下兼愛為心,每能存顧,養之以風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韓愈 《高君畫贊》:“遺書一張,德音不忘。”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倘能先賜德音,猶所說豫大慶。”
(2).猶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語、教令。《國語·楚語上》:“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
(3).用以指帝王的詔書。至 唐 宋 ,詔敕之外,別有德音一體,用於施惠寬恤之事,猶言恩詔。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 高皇帝 時,天下初定,發德音,行一切之令,權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應蟲蝗、水旱、災傷及德音赦書蠲放稅賦,及蠲免欠負,並具實數,供報當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卻又不知向何方流蕩,竟無跡跡,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統音樂。《禮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
(5).好名聲。《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朱熹 集傳:“德音,猶令聞也。”《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晉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敘》:“高勛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雖沉鑠於淵壤,美談飄颻而日載。” 明 何景明 《古怨詩》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劉摯名句,焚香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