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廟鸞鈴刀,漫然試割雞

王吉武讀史雜感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吉武的《讀史雜感》

全文:
錦不可為冠,稻不可為齏。
物雖負美質,適用那得齊。
束髮事柔翰,懷抱獻金閨。
溲勃各有長,投之在良醫。
外吏尚乾局,銳者可剸犀。
資力天所稟,不在古與稽。
清廟鸞鈴刀,漫然試割雞
用才或相違,不如委溝溪。
樊籠羈逸翮,鹽車困霜蹄。
自昔有不遭,何為嘆顛隮?

王吉武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清廟

(1).《詩·周頌》篇名。《詩·周頌·清廟序》:“《清廟》,祀 文王 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樂章。《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 鄭玄 註:“清廟謂作樂歌;《清廟》也。”《尚書大傳》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廟》之樂。” 鄭玄 註:“《清廟》,樂章名。”《後漢書·逸民傳·法真》:“臣願聖朝就加袞職,必能唱《清廟》之歌,致來儀之鳳矣。”

(3).即太廟。古代帝王的宗廟。《詩·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清廟茅屋……昭具儉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登明堂,坐清廟。” 郭璞 註:“清廟,太廟也。” 清 孫致彌 《詠史次王玠右先生韻》:“但聽臨春歌《玉樹》,不聞清廟奏朱弦。” 章炳麟 《訄書·訂文》:“清廟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於賦頌者,四千名而足。”

鸞鈴

(1).車鈴的一種。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禮》云:行,前朱雀。或謂朱鳥者,鸞鳥也。前有鸞鳥,故謂之鸞。鸞口銜鈴,故謂之鸞鈴。今或為鑾。事一而義異也。”

(2).系在馬身上的響鈴。《三國演義》第五回:“鸞鈴響處,馬到中軍, 雲長 提 華雄 之頭,擲於地上。”《水滸傳》第一○九回:“鸞鈴響處,約有三十餘騎哨馬,都戴青將巾,各穿緑戰袍,馬上盡繫著紅纓,每邊拴掛數十箇銅鈴。”《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正得寫‘亭’字起,聽得鸞鈴響……果然 王秀才 騎了高頭駿馬,瞬息來到亭前。”

漫然

(1).隨便貌。 宋 歐陽修 《論更改貢舉事件札子》:“凡臣所請者,若漫然泛言之,恐不能盡其利害。”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府縣·縣令處分人命》:“ 吳 俗最囂,無命輒以人命入狀,究之毫無影響。吏茲土者亦視為尋常故套,漫然準其行,亦漫然聽其罷。” 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我漫然的吃了幾口,就想不吃了。”

(2).猶渾然,全然。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邵伯恭 侍郎守 長安 ,既去久之,以書抵親識曰:‘自去 長安 ,唯酥梨、筍時復在念,其他漫然不復記憶。’” 明 唐順之 《答王南江提學書》:“夫嗜好之中人也亦必有因,必非以為漫然無所用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

(3).浩大貌。 宋 秦觀 《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詩:“漫然銜 洞庭 ,領略非一狀。”

割雞

(1).殺雞。《禮記·雜記下》:“其衈皆於屋下,割雞,門,當門。”

(2).常以比喻處理小事。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二》:“ 賢 本西方斗筲之子,雖有割雞之効,然齒以老矣。” 明 劉基 《送月忽難明德江浙府總管謝病去官序》:“湛盧可以斷犀,而以之割雞。”

(3). 子游 為 武城 宰,提倡禮樂, 孔子 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後因以“割雞”指縣令之職。 唐 吳筠 《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苟尊師兼見贈之》詩:“從此罷飛鳧,投簪辭割雞。” 宋 葉適 《趙知縣輓詞》:“空聞割雞笑,不見化鳧留。”參見“ 割雞焉用牛刀 ”。

王吉武名句,讀史雜感名句

詩詞推薦

清廟鸞鈴刀,漫然試割雞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