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碧海行》
全文:
碧海如鏡天無雲,眾真東謁青童君。
九奏鏗鏘洞庭樂,八角森芒龍漢文。
共傳上帝新有詔,蚩尤下統旄頭軍。
徑持河洛還聖主,更度遼碣清妖氛。
幽州螘垤一炬盡,安用鹹陽三月焚。
藝祖騎龍在帝左,世上但策雲台勛。
參考注釋
共傳
謂大家都傳誦或稱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 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唐 杜甫 《奉贈王中允維》詩:“共傳收 庾信 ,不比得 陳琳 。”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共傳 滇 神出水獻,赤龍拔鬚血淋漓。”
上帝
(1)
(2) 天帝。古時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於古今,遂寬其同氣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傳》
(3)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認為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擁有至上權力,英明,仁慈,使人們崇拜並向他祈禱
上帝保佑
蚩尤
(1).傳說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領。以金作兵器,與 黃帝 戰於 涿鹿 ,失敗被殺。但古籍所載,說法不一:(1) 炎帝 臣。見《逸周書·嘗麥》、《太平御覽·兵部一》引《世本》 宋衷 注、《莊子·盜跖》 陸德明 釋文。(2) 黃帝 臣。見《管子·五行》、《越絕書·計倪內經》。(3)古庶人。見《周禮·春官·肆師》 賈公彥 疏引《五經音義》。(4) 九黎 之君。見《書·呂刑》 陸德明 釋文、《呂氏春秋·盪兵》、《戰國策·秦策》 高誘 注。(5)古天子。見《山海經·大荒北經》、《史記·高祖本紀》 裴駰 集解引《漢書》 應劭 注。
(2).惡人的代稱。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你早提三尺殛 蚩尤 ,莫教鬼哭與神愁。”
(3).借指霧或兵氣。相傳 蚩尤 與 黃帝 決戰時霧塞天地。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蚩尤 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明 許承欽 《兵至》詩之二:“蠟索催殘令, 蚩尤 卷夕曛。”
(4).星相占卜中的凶神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陰陽家禁忌:﹞一日之中,則有白*虎、黑殺、刀砧、天火、重喪、天賊、地賊、血支、血忌、歸忌、黑道、土瘟、天狗、大敗、蚩尤、官符……等凶神。”
(5).星名。通稱彗星。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聚義》:“劍鋒輝太皥,旗焰拂蚩尤。”參見“ 蚩尤旗 ”。
旄頭
(1).古代皇帝儀仗中一種擔任先驅的騎兵。《漢書·燕剌王劉旦傳》:“ 旦 遂招來郡國姦人,賦斂銅鐵作甲兵,數閲其車騎材官卒,建旌旗鼓車,旄頭先敺。” 顏師古 註:“敺與‘驅’同……凡此旄頭先驅,皆天子之制。”《後漢書·儒林傳上·楊政》:“武騎虎賁懼驚乘輿,舉弓射之,猶不肯去;旄頭又以戟叉 政 ,傷胷, 政 猶不退。” 唐 王維 《為羽林將軍祭武大將軍文》:“羽林孤兒,旄頭突騎,罔不畢勸,為之元帥。”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國朝承 五代 荒殘之弊,事從簡略,每鳴鑾游豫,僅同藩鎮,而盡去戈戟旌旗之制,非所謂旄頭清道後行之謹也。”
(2).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漢書·天文志》:“昴曰旄頭,胡星也,為白衣會。” 唐 武元衡 《送徐員外還京》詩:“旄頭星未落,分手轆轤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師》:“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頭帳點兵。”參見“ 昴宿 ”。
陸游名句,碧海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