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維楊秋日西郊·其一》
全文:
雨洗高梧爽氣浮,鳴蟬相喚作新秋。
翻空白鳥一行去,目送岡巒欲盡頭。
參考注釋
鳴蟬
寒蟬;秋蟬。《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 李善 注引《禮記》:“孟秋,寒蟬鳴。”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遠路鳴蟬秋興發,華堂美酒離憂銷。”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
相喚
(1).亦作“ 相叫 ”。拱手報名,行相見禮。俗稱“唱喏”。 宋 周遵道 《豹隱紀談》:“冬至後云: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吳山 與 金奴 母子相喚罷,到裡面坐定吃茶。”《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 卯奴 道:‘我得這官人救我在這裡。’婆婆與 宣贊 相叫。請婆婆吃茶。”《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我*日裡兀自見押司著了皂衫,袖著文字歸來,老媳婦和押司相叫來。”
(2).互相呼喚。 唐 韋應物 《聽鶯曲》:“東方欲曙花冥冥,啼鶯相喚亦可聽。”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錦翼鮮,金毳軟,百轉千嬌相喚。”
作新
《書·康誥》:“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保 殷 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孔 傳:“弘王道,安 殷 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順天命,為民日新之教。”本意謂教導 殷 民,服從 周 的統治。後因以“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風易俗。 宋 蘇軾 《王安石贈太傅制》:“具官 王安石 少學 孔 孟 ,晚師 瞿 聃 ,罔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陳跡,作新斯人。”
釋道潛名句,維楊秋日西郊·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