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長入地深,土細漉成滓

乾隆題耕作蠶織二圖即用程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耕作蠶織二圖即用程》

全文:
覆耕不厭勤,塍頭更畛尾。
齒長入地深,土細漉成滓
旋旋泥復沈,澄澄波欲起。
耖功乃告竣,方罫鋪清水。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齒長

(1).年紀大。《左傳·昭公二十年》:“子之齒長矣,不能事人。”《國語·周語中》:“ 鄭伯 捷 之齒長矣,王而弱之,是不長老也。”

(2).以年齡長幼所定的人倫之禮。《管子·八觀》:“禁罰不嚴,則齒長輯睦,毋自生矣。” 尹知章 註:“鄉里長弟當以齒也。”

入地

(1).鑽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慚。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及有吉凶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雲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 宋 陳亮 《廣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慚恨入地。”

(2).喻死亡。《後漢書·班超傳》:“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 宋 蘇軾 《論倉法札子》:“臣材術短淺,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報,銜恨入地,故貪及未死之間,時進瞽言。” 清 黃遵憲 《赤穗四十七義士歌》詩序:“苟靦顏視息,他日蒙恥入地,將何面目見我公乎?”參見“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區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居民互斗,勝者僅掠取敗者之錢財而歸還其土地,謂之“入地”。

乾隆名句,題耕作蠶織二圖即用程名句

詩詞推薦

齒長入地深,土細漉成滓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