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戴栩的《上丞相壽》
全文:
人統開璿歷,台符煥紫躔。
數如環復始,天與壽無邊。
麟閣精神異,龍輿寵數專。
先朝稱舊弼,潞國最長年。
遼幣猶增遣,河流未肯旋。
爭如今日盛,獨致太平全。
青社歸傳檄,陰山息控弦。
堤成江勢卻,疆辟稻畦連。
燮理功何鉅,勤勞意自便。
寒分編戶粟,雪賜羽林錢。
吉日登符寶,中天敞棟梴。
九重申駿命,一德共蟬聯。
吾道今隆矣,人文益粲然。
來歸褒衍聖,訪後續伊川。
美績隨時現,神謀應物圓。
基扶周鼎晏,色補舜衣妍。
獨立觀昭曠,中持斡化權。
通融文共武,菹壓黨兼偏。
位乃昭文右,功惟尚父先。
福流寰海遍,謙守此心堅。
卦象黃裳繇,詩家綠竹篇。
流傳皆琬琰,賡頌幾歌弦。
峻極極齡際,中和二日前。
沙堤春駘蕩,鳳沼曉澄鮮。
綺席紛才俊,瑤台映列仙。
一經韋繼漢,百兩姞婦燕。
賤子叨卑鑰,清晨染賀箋。
所慚恩似海,安得筆如椽。
舉目看霖潤,褆身擬化甄。
原同松與石,潔操在平泉。
參考注釋
流傳
謠言、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流傳後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
琬琰
(1).琬圭、琰圭。《書·顧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傳:“大璧琬琰之圭為二重。” 蔡沉 集傳:“琬琰,圭名。”
(2).為碑石之美稱。 唐玄宗 《孝經序》:“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宋 蘇軾 《賀林待制啟》:“箸書已成,特未寫之琬琰;立功何晚,會當收之桑榆。”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寫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聲;炳若丹青,掩 麟閣 雲臺 之美。”
(3).泛指美玉。《楚辭·遠遊》:“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洪興祖 補註:“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說山訓》:“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雖廉者弗釋。” 南朝 梁 劉峻 《辨命論》:“火炎 崐 岳,礫石與琬琰俱焚;嚴霜夜零,蕭艾與芝蘭共盡。” 唐 韓愈 《送窮文》:“攜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楊珽 《龍膏記·觖望》:“花明寶鈿,光浮琬琰,是 廣寒 仙媛,合配風流時彥。”
(4).比喻品德或文詞之美。 漢 東方朔 《七諫·自悲》:“厭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以為心。”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懷抱之內,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劉遵傳》:“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玄黃成采。” 元 鄧文原 《奉題延祐宸翰詩》:“官聯天府璇璣象,帝闡河圖琬琰文。”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今倥傯之際,忽捧琬琰之章。”
(5).玉液。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帳之高會,薦清澄琬琰之膏以為酒。” 元 張之翰 《一字硯賦》:“以藉古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歌弦
歌唱演奏。《史記·佞幸列傳》:“ 延年 善歌,為變新聲,而上方興天地祠,欲造樂詩歌弦之。”
戴栩名句,上丞相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