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玉華山樵的《棧道早行效白香山體》
全文:
連雲石磴曉蒼蒼,天險分明百二強。
萬里西南通鳥道,雙旌上下轉羊腸。
一溝流水一溝竹,幾樹垂楊幾樹桑。
登覽不知行役倦,半生詩債卻觕償。
參考注釋
登覽
登高攬勝。《晉書·江逌傳》:“宜養以玄虛,守以無為,登覽不以臺觀,游豫不以苑沼。”《新唐書·后妃傳下·懿安郭太后》:“後嘗幸 驪山 ,登覽裴回。” 宋 辛棄疾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詞:“千年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 清 王晫 《今世說·文學》:“ 周櫟園 少時,日則遊行登覽。”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半生
人生的一半,半世
詩債
謂他人索詩或要求和作,未及酬答,如同負債。 唐 白居易 《晚春欲攜酒尋沉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顧我酒狂久,負君詩債多。”自註:“ 沉 前後惠詩十餘首,春來多醉,竟未詶答,今故云爾。” 明 徐渭 《女狀元》第四出:“因此上難下筆,險做了賴詩債。” 梁啓超 《楚卿至自上海小集旋別賦贈》:“且乘健會酬詩債,頗惜多情誤佛緣。”
玉華山樵名句,棧道早行效白香山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