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煙雨樓

作者:宋存標 朝代:明代

登煙雨樓原文

去去尋幽勝,溪花映晚汀。

飛雲隨意遠,宿鳥帶煙青。

水響千魚出,湖寬兩岸平。

懷人秋思老,斜月碧泠泠。

詩詞問答

問:登煙雨樓的作者是誰?答:宋存標
問:登煙雨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登煙雨樓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宋存標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存標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參考注釋

去去

越去越遠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宋· 柳永《雨霖鈴》詞

尋幽

(1).尋求幽勝。 唐 李商隱 《閒遊》詩:“尋幽殊未極,得句總堪夸。” 宋 歐陽修 《和游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

(2).探究深奧的事理。《北史·楊伯醜傳》:“時有 張永樂 者,賣卜京師, 伯醜 每從之游。 永樂 為卦有不能決者, 伯醜 輙為分析爻象,尋幽入微。”

隨意

隨著自己的意願

唱完幾曲之後,船上有人跨過來,反拿著帽子收錢,多少隨意。——《威尼斯》

宿鳥

歸巢棲息的鳥。 唐 吳融 《西陵夜居》詩:“林風移宿鳥,池雨定流螢。” 宋 蘇軾 《和人回文》詩之四:“煙鎖竹枝寒宿鳥,水沉天色霽橫參。”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引狎》:“欄桿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清 顧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於欑宮時聞緬國之報》詩:“宿鳥乍歸陵樹穩,春花初放果園香。”

兩岸

水流兩旁的陸地。《宋書·劉鍾傳》:“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夾屯兩岸。”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茅盾 《子夜》一:“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

懷人

(1).思念遠行的人。《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鄉的人。 明 楊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賦得蜀江》:“別後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洲。”

(3).所懷念的人。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秋思

秋日寂寞淒涼的思緒。 唐 沉佺期 《古歌》:“落葉流風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 宋 蘇轍 《次韻徐正權謝示閔子廟記及惠紙》:“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學久騫。” 明 高啟 《謝陳山人贈其故弟長司所畫山水》詩:“滿空雲凍動秋思,飛泉落日何蕭騷。” 周詠 《秋懷並留別湘中諸友》詩之八:“湖海蹉跎感歲華,滿腔秋思繫蒹葭。”

斜月

(1).西斜的落月。《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秋歌八》:“涼風開窓寢,斜月垂光照。”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 瀟湘 無限路。” 清 龔自珍 《導引曲》詞之二:“怊悵緑梅花下路,半襟斜月不知寒,鳳屧過闌乾。” 茅盾 《子夜》三:“她們這一夥,滿腦子是俊偉英武的騎士和王子的影像,以及海島、古堡、大森林中,斜月一樓,那樣的‘詩意’的境地。”

(2).喻女子的眉毛。 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眉》:“獨寫春山,入 錦江 而望遠;雙描斜月,對寳鏡而增妍。”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標籤:煙雨樓

詩詞推薦

登煙雨樓原文_登煙雨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