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求因果·其五·真悟八首》
全文:
迷者不知身是佛,惡想何曾沒。
悟人教道學無為。
猶自智狐疑。
眼見光花諸色相,便即生回向。
不解回心但執迷。
任性走東西。
參考注釋
不解
(1).不能解開;不能分開。《楚辭·九章·哀郢》:“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漢 枚乘 《七發》:“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贄 《過桃園謁三義祠》詩:“誰識 桃園 三結義,黃金不解結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臨難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 柳青 《狠透鐵》:“有時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惡痛絕,好象結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罷休。《漢書·五行志上》:“歸獄不解,茲謂追非,厥水寒,殺*人。”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 唐 李白 《月下獨酌》詩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陰符經》,至‘禽獸之制在氣’經年不解,夢烏衣人教之,遂通其義。” 余開選 《獅子》:“‘你要幹啥?’ 王天明 不解地問。”
不懈怠。《詩·大雅·假樂》:“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回心
(1).改變心意。《漢書·禮樂志》:“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 宋 司馬光 《回心》:“何謂回心?曰:去惡而從善,捨非而從是。”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三折:“酒席中間,慢慢的勸他回心。”
(2).轉念。《紅樓夢》第九十回:“卻自己回心一想,他到底是嫂子的名分,那裡就有別的講究了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回心一想,我幾十年的老江湖,難道不及他一個小孩子。” 魯迅 《花邊文學·大雪紛飛》:“那么,回心一想,一定可以記得他們有許多賽過文言文或白話文的好話。”
回頭;改變心意。 晉 潘岳 《悼亡》詩之一:“僶仰恭朝命,迴心反初役。”《全唐詩》卷八六二載《示胡二郎歌》:“感君恩義言方苦,火急迴心求出路。”
執迷
(1).固執不悟。《舊唐書·王世充傳》:“四海之內,皆奉正朔,惟公執迷,獨阻聲教。”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一折:“我員外好是執迷也,將親兄弟教他另住,受著饑寒,今日上墳也不等他一等。”《封神演義》第九四回:“吾今奉天征討而誅獨*夫,公何得尚執迷如此,以逆天時哉!” 孫中山 《民報周年紀念演說詞》:“如果 滿 人始終執迷,仍然把持政權,制馭漢族,那就漢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視的。”參見“ 執迷不悟 ”。
(2).執著;著迷。 魯迅 《墳·燈下漫筆》:“聽說連一向執迷於現銀的鄉下人,也知道這既便當,又可靠。”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她為什麼這樣任性、這樣幼稚地執迷於某種不可能達到的理想呢?”
敦煌曲子名句,求因果·其五·真悟八首名句
名句推薦
當塗古道院,事簡非繁劇
吳芾《和送春詩送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