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劉克莊老嘆一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老嘆一首》

全文:
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今無百斤金買賦,古有九千縑作碑。
毛錐盡禿難藏老,麈尾高懸合授誰。
他日學人求肘後,不消挽些與哀詞。

劉克莊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克莊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書法作品欣賞
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扛鼎

(1).舉鼎。《吳子·料敵》:“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劉良 註:“扛、揭,皆舉也。” 清 薛雪 《一瓢詩話》:“若七古則一韻為難,苟非筆力扛鼎,無不失之板腐。”

(2).比喻攘奪國家政權。《晉書·明帝紀論》:“ 晉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廟隳尊。”

(3).比喻有大才,能負重任。 明 張煌言 《祭監國魯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懷,愈抱號弓之痛。”

(4).《史記·項羽本紀》:“ 籍 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後因以“扛鼎”指代 項羽 。 金 史肅 《過九里山》詩:“斷蛇扛鼎兩爭雄,陳跡荒涼萬事空。”

搴旗

(1).拔取敵方旗幟。《吳子·料敵》:“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不能備行伍,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二:“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廣東紀事詩》:“笑他兵力輸民力,斬將搴旗幾十村。”

(2).高舉旗幟。 黃遠庸 《政黨安在》:“其四……則臨時奔赴,搴旗吶喊,好為生事者也。”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間

才情

才思,才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許玄度 送母始出都,人問 劉尹 :‘ 玄度 定稱所聞不?’ 劉 曰:‘才情過於所聞。’” 唐 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詩之五:“才情百巧鬪風光,卻關雕花刻葉忙。” 明 唐寅 《過秦樓·題鶯鶯小象》詞:“瀟灑才情,風流標格,脈脈滿身倦。” 許地山 《慕》:“你說過他底才情、相貌和舉止都不象平常人。”

劉克莊名句,老嘆一首名句

詩詞推薦

  • 勸歡

    白居易唐代〕火急歡娛慎勿遲,眼看老病悔難追。樽前花下歌筵里,會有求來不得時。
    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詩詞名句
  • 促織

    王安石宋代〕金屏翠幔與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貧家促機杼,幾家能有一絇絲。
  • 木蘭花令

    黃庭堅宋代〕凌歊台上青青麥。姑熟堂前餘翰墨。暫分一印管江山,稍為諸公分皂白。江山依舊雲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誰分
  • 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

    李流謙宋代〕東梓名州最普州,蟆頤相望氣橫秋。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馬兒童識細侯。只有愛民心尚在,可能憂國淚空流。摩挲
  • 對酒麴二首

    賈至唐代〕梅發柳依依,黃鸝歷亂飛。當歌憐景色,對酒惜芳菲。曲水浮花氣,流風散舞衣。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歸。春來
    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詩詞名句
  • 清明前一日李觀察席上得風字

    秦觀宋代〕病軀寒食百無悰,偶到平陽舊第中。池御信為三輔冠,杯盤真有五陵風。美人賦韻分春色,上客揮毫奪化工。白髮
  • 群從泛湖次叔韶弟韻

    樓鑰宋代〕倚遍瀛洲十二欄,老蟾推出爛銀盤。絕憐千頃波瀾闊,更覺滿身風露寒。境勝能令詩興逸,夜深自喜酒腸寬。離離
  • 頌十玄談玄機

    釋印肅宋代〕靈然一句超群象,不落聖幾無伎倆。長笑一聲煙霧寬,含虛寂照亡思想。
    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詩詞名句
  • 夏日討源書屋

    乾隆清代〕書屋西園裡,由來近暢春。問安此憩息,敕政覽敷陳。不覺半年隔,又臨仲夏新。討源竟何若,所愧尚迷津。
  • 和左達功春日即事二首

    吳芾宋代〕世途雖反側,春草自萋迷。獨樹花仍發,何枝鵲可棲。犬羊終逐北,貔虎未征西。回首長安路,茫茫日欲低。
少豪扛鼎復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