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汪禮約的《採藥行贈族子銘孺》
全文:
朝出斸苓暮採薇,白日忽落蒼煙飛。
荷鍤歸來倚深竹,落花清露香人衣。
我家阿鹹頗解事,提籠遠自江城至。
肘後三千禁架方,囊中數卷軒轅記。
眼前孺子總紛紛,少年提領爭如君。
何當共爾尋仙去,採藥天台臥白雲。
參考注釋
肘後
謂隨身攜帶的。指醫書或藥方。 唐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詩:“肘後符應驗,囊中藥未陳。” 前蜀 貫休 《宿赤松山觀題道人水閣兼寄郡守》詩:“珠殿香軿倚翠稜,寒棲吾道寄 孫登 ,豈應肘後終無分,見説仙中亦有僧。” 明 唐順之 《題贈施心菊醫士》詩:“肘後傳方多已試,鼎中留藥不嫌貧。” 清 方文 《京口訪鄔沂公感舊》詩:“獨憐肘後方書在,我欲從君隱市門。”參見“ 肘後方 ”。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禁架
(1).猶禁咒。《後漢書·方術傳下·徐登》:“但行禁架,所療皆除。”《新唐書·后妃傳上·韋皇后》:“國子祭酒 葉靜能 善禁架,常侍 馬秦客 高醫……皆引入後廷。”
(2).把握;控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有時也眼瞟著 蔣生 ,四目相視, 蔣生 回到下處,越加禁架不定。” 清 洪昇 《長生殿·埋玉》:“眾軍逼得我心驚唬,貴妃,好教我難禁架。”
(3).釘在牆壁上置放物品的架子。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九》:“閣版,或作鹿角架,釘在壁上,架小者謂之禁架。”
中數
(1).中氣一周之數,即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周禮·春官·大史》“正歲、年以序事” 漢 鄭玄 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中、朔大小不齊,正之以閏,若今時作曆日矣。” 孫詒讓 正義:“《玉海·天文》引《三禮義宗》云:‘歲者,依中氣一周,以為一歲;年者,依日月十二會,以為一年’……《月令》 孔 疏云:‘中數者,謂十二月中氣一周,總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謂之一歲;朔數者,十二月之朔一周,總三百五十四日,謂之為年。此是歲年相對,故有朔數、中數之別。’”
(2).居中、折中之數。《漢書·律曆志上》:“天之中數五。” 顏師古 注引 韋昭 曰:“一、三在上,七、九在下。”《宋史·食貨志下》:“祖宗舊制並 政和 新令,場務立額之法:併以五年增虧數較之。併增者,取中數;併虧者,取最高數。”
軒轅
(1).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黃帝 的名字。傳說姓 公孫 ,居於 軒轅之丘 ,故名曰 軒轅 。曾戰勝 炎帝 於 阪泉 ,戰勝 蚩尤 於 涿鹿 ,諸侯尊為天子。後人以之為 中華 民族的始祖。《楚辭·遠遊》:“ 軒轅 不可攀援兮,吾將從 王喬 而娛戲!”《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孫 ,名曰 軒轅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軒轅 之世,史有 倉頡 ,主文之職,其來久矣。” 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皇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
(2).借指中華民族。 魯迅 《集外集拾遺·<自題小像>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 軒轅 。”
(3).指車輈。《戰國策·趙策二》:“前有軒轅,後有長庭,美人巧笑,卒有 秦 患而不與其憂。”《史記·蘇秦列傳》:“前有樓闕軒轅,後有長姣美人。”《說文·車部》“輈,轅也” 清 朱駿聲 通訓:“大車左右兩木直而平者謂之轅;小車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謂之輈,故亦曰軒轅,謂其穹隆而高也。”
(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龍,故稱。其第十四星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為女主象。後多借指皇后。《史記·天官書》:“權,軒轅。軒轅,黃龍體。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後宮屬。” 張守節 正義:“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也……二十四變,皆軒轅主之。其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次北一星,妃也;其次諸星皆次妃之屬。” 清 錢謙益 《皇后冊文》:“上應張星,主太廟明堂之位;下臨角亢,葉後宮 軒轅 之占。”
(5).運行。 清 龔自珍 《尊隱》:“夫日胎於溟涬,浴於東海,徘徊於華林,軒轅於高閎,照耀人之新沐濯。”
(6).傳說中的國名。 漢 張衡 《思玄賦》:“超 軒轅 於 西海 兮,跨 汪氏 之龍魚,此國之千歲兮,曾焉足以娛余。”
(7).複姓。 唐 有 軒轅集 。見《全唐文》卷九二八。
汪禮約名句,採藥行贈族子銘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