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梗已汗漫,托棲仍未寧

石寶偶書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石寶的《偶書》

全文:
浮梗已汗漫,托棲仍未寧
身外雖無餘,舉目亦充庭。
十口可誰捐,敝笥滿六經。
紛綸系手澤,不獨遺氈青。
疏琴載餘響,瘦鶴驅伶俜。
轉徙諒非難,肩轂恆未停。
物貴心反役,豈為善存靈。
細詠卜居篇,永服陋室銘。

石寶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浮梗

漂流的桃梗。《戰國策·齊策三》:“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土偶﹞曰:‘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 淄 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後以“浮梗”喻飄流無定。 閩 徐夤 《別》詩:“酒盡歌終問後期,泛萍浮梗不勝悲。” 明 高啟 《臨頓里》詩之二:“人生真浮梗,吾生豈繫匏。”《水滸傳》第十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清 黃景仁 《送溫舍人汝適歸廣州》詩:“憶別君應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石寶名句,偶書名句

詩詞推薦

  • 題千尺雪·其二

    乾隆清代〕雲外來源遙且迥,槩之千尺例諸方。侶魚蝦復友麋鹿,須識此間是所長。
  • 八月三日驟涼有感

    陸游宋代〕殘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見月纖纖。 * 熟火添香獸,旋把寒泉注硯蟾。佳客誤占螢入戶,遠書空喜鵲鳴檐。悠然
    浮梗已汗漫,托棲仍未寧 詩詞名句
  • 哀三城

    釋居簡宋代〕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嗾奸反正善其計,振槁拉枯徒勻勸。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智人
  • 次韻李參政見寄三首

    魏了翁宋代〕怕放紅樓目,浮雲斷復連。遠看壺聚拓,近眎室如縣。耿耿自許國,悠悠誰訊天。天心那可識,拄頰看晴川。
  • 寄瀧水縣丞

    陳謨元代〕出佐瀧水縣,緬懷貞節堂。春明綵服麗,天遠白雲長。鸞詔騰雙闕,金冠表一方。依依縫線密,應念久風霜。
  •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林滋唐代〕龍門一變荷生成,況是三傳不朽名。美譽早聞喧北闕,頹波今見走東瀛。鴛行既接參差影,雞樹仍同次第榮。從此
  • 題倚吟室

    乾隆清代〕書室蓋如心,惟虛斯能受。構築寧藉多,三間據香阜。樹陰籠我庭,山姿入我牖。小憩如向年,那覺別已久。佳景
  • 閉戶

    董嗣杲宋代〕客籬倏見野棠開,紅紫無心委雨苔。閉戶自償書債去,題橋誰作酒傭來。晚知屋上青山改,老為江頭白骨哀。島瘦
    浮梗已汗漫,托棲仍未寧 詩詞名句
  • 次韻吳帥卿宴高年二首

    劉克莊宋代〕古尊德齒賤功名,叔季徒知外物榮。直把輿台煩絳老,絕無几杖賜樊英。旄期宜序於鄉飲,詩興尤濃似宦情。聞說
  • 消夏十詠·其四·蛙

    乾隆清代〕池塘喧樂部,閣閣萬聲齊。鳴水如黃犢,知時讓碧雞。豈同魚在藻,偏喜草平堤。任爾繁聲急,銀河已漸低。
浮梗已汗漫,托棲仍未寧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