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董佐才的《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
全文: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製分後先。
龜麟錫禹時,盤銘著湯年。
岐陽紀石鼓,史籀稱獨賢。
矯若蛟龍蟠,郁若鎖鈕聯。
科斗聿行漆,形體因自然。
一從孔壁廢,重為經籍憐。
秦相約籀古,撰次《蒼頡篇》。
小篆遂名家,勁健含姿妍。
登封及詛神,金石紛雕鐫。
下逮隸八分,變化如雲煙。
漢經煨燼餘,文教仍敷宣。
保氏存六書,學僮讒九千。
揚雄纂奇字,杜林解探研。
繼跡非無人,意象莫不全。
偉哉許祭酒,蒐羅歸簡編。
墜緒賴復舉,後學知相沿。
陽冰克遠紹,鉉鍇造其玄。
近代郚與周,筆勢回奔川。
華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顛。
一掃世俗書,習篆忘食眠。
秦望並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間列,大者屋壁懸。
平生囊橐貲,多充買碑錢。
功深學既精,齒壯志亦堅。
池魚染皆黑,鐵硯磨將穿。
摹拓累萬番,期差古人肩。
師法正在茲,什襲比蹄筌。
孫樵文自祭,智永筆忍捐。
前修不我欺,我癖尤難痊。
嵯峨細林山,上與浮雲連。
譬彼汲冢書,函之瘞其巔。
聚土封若堂,劖石表為阡。
其陽碧樹交,其陰書帶緣。
山靈謹訶護,有名如有仙。
揮灑人間者,顯晦名非偏。
寶劍賈胡發,玉柙蔓草纏。
何如篆冢光,夜夜映星躔。
參考注釋
古初
(1).太古之時。《列子·湯問》:“ 殷湯 問於 夏革 曰:‘古初有物乎?’”
(2).古時;往昔。 宋 王安石 《賜曆日謝表》之一:“恭維皇帝陛下道邁古初,德綏方 夏 。”《宋史·禮志四》:“禮官不能推明經訓,務合古初,反雷同其論以惑時主。” 章炳麟 《辨詩》:“自 王粲 而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其辭安雅,而惰弛無節者眾。”
毫楮
指毛筆和紙。 宋 蘇軾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詩之二:“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張氏夜奔呂星哥》:“敢以悃誠,寫於毫楮。”
何繇
見“ 何由 ”。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禮論》:“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唐 韓愈 《復志賦》:“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路又疾驅兮,孰知餘力之不任。”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河圖
儒家關於《周易》卦形來源的傳說。《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孔 傳:“ 伏犧 王天下,龍馬出 河 ,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昔 康王 河圖,陳於東序。” 宋 陸游 《讀書》詩:“天球及河圖,千古所共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且術士喜言怪誕,不曰予宗河圖,則曰予宗洛書。” 聞一多 《書信·給梁實秋先生》:“河圖則取義於 河 馬負圖, 伏羲 得之演為八卦,作為文字,更進而為繪畫等等,所以代表中華文化之所由始也。”參見“ 河圖洛書 ”。
董佐才名句,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