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文珦的《春夜夢遊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
全文:
隨意作清游,唯與筇竹偶。
徘徊望原田,宛轉赴林藪。
隔溪更幽奇,欲往興彌厚。
漁人自知心,涉我不待叩。
爛爛桃花明,粼粼白沙走。
灘峻舟行遲,輟棹入崖口。
亂峰青虬蟠,一瀑素霓吼。
微徑上青冥,高木掛星斗。
梵宇金碧開,萬象發蒙蔀。
老僧雪眉和甘肅省語滌心垢。
乘雲者何人,笙鶴自先後。
邀余過殊庭,酌以流霞酒。
靈桃粲丹朱,仙飯雜芝糗。
白鹿守天壇,彩煙生藥臼,謂言保其真,物我盡芻狗。
窗外鐵鐘鳴,驚覺復何有。
乃知百年間,夢境匪長久。
參考注釋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原田
〈方〉∶指平原上或高原上的田地;原野上的田地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林藪
(1).山林與澤藪。《管子·立政》:“修火憲,敬山澤,林藪積草,天財之所出,以時禁發焉。” 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唐 李白 《大獵賦》:“窮遐荒,盪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嶠》:“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
(2).指山野隱居的地方。 漢 蔡邕 《薦皇甫規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辭徵召之寵。”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 周黨麟 跱於林藪,而無損 孝文 之刑厝也。” 唐 錢起 《送褚人落第東歸》詩:“ 漢 家側席明揚久,豈意遺賢在林藪。” 清 金農 《蒲州劉高士隱居不仕時時斷炊作詩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長貧何用計華枯。”
(3).比喻事物聚集的處所。 漢 班固 《典引》:“是時聖上……屢訪群儒,諭咨故老,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餚覈仁誼之林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裴僕射 ,時人謂為言談之林藪。”《歷代名畫記·論鑑識收藏購求閱玩》“購求至寶,歸之如雲,故內府圖書謂之大備”註:“國初左僕射 蕭瑀 及 許善心 、 楊素 、 褚安福 家並進圖畫,兼 隋 代所有,乃成林藪。”
釋文珦名句,春夜夢遊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