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四和》
全文: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塗。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曾呼項羽作豎子,亦斥李陵為降奴。
彼望麾幢已披靡,此遺巾幗聊揶揄。
深藏區脫避石矢,密設鹿角埋椿株。
始猶哆口學張籍,俄乃庵面如唐衢。
毋庸奏凱論功級,且可按甲休師徒。
獻俘奚異獲長狄,諱敗謹勿書朱儒。
君家人物盛殿午,或披鶴氅擊唾壺。
坐觀士稚無鎧仗,冷笑群謝皆袴襦。
安知出奇電雹速,靡待掩耳並瞬矑。
再衰三韻乃引去,裹創飲血自救扶。
鐵鎗漫留姓名在,玉麈有益成敗無。
憑軾姑與君王戲,棄甲宜按軍法誅。
嘗聞匹夫不可狃,蜂蠆有毒況國乎。
嗟余久矣精銳鑠,驅使不禁詩酒虐。
蟬嘶今懶事章句,鯨吸舊寧論升較。
磨石胡庭要勒銘,策勛轅門因舍爵。
備嚴豈慮偏師攻,理到何妨異議駮。
周公尚存祓禊禮,子貢詎知觀蠟樂。
祈年卜稼信當務,崇飲飾游不宜數。
弟子服矣鳴吻悲,似聽於菟嘯風壑。
寒墐戶牖不敢窺,顧惜床廬愁見剝。
志士之願在時清,窮人所憂惟歲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三韻
(1).詩之一體。每首六句,隔句用韻。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餘習所牽,便成三韻,云:‘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 廬山 菴里曉燈前。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律詩至百五十韻者,有律詩止三韻者。”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西廂》:“ 元 人 周德清 評《西廂》云:六字中三用韻,如:‘玉宇無塵內,忽聽一聲猛驚。’及‘玉驄嬌馬內,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韻為難。”
引去
(1).離去;引退。《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居歲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近世未有心膽既強,聲勢方穩,而能自引去者。”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張魏公二事》:“教官大窘,引去。” 清 惲敬 《南華九老會詩譜序》:“一旦宦達矣,名溢於朝,祿豐於室,又相率引去以為高。”
(2).謂引兵退去。《三國志·魏志·典韋傳》:“ 布 眾退。會日暮, 太祖 乃得引去。”《新唐書·突厥傳上》:“ 李靖 與戰 靈州 ,虜引去。”《元史·太祖紀》:“ 遮別 攻 東京 不拔,即引去。”
裹創
亦作“ 裹瘡 ”。包紮傷口。《後漢書·吳漢傳》:“諸將謂 漢 曰:‘大敵在前而公傷臥,眾心懼矣。’ 漢 乃勃然裹創而起,椎牛饗士。” 唐 張巡 《守睢陽作》詩:“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惟是前敵救護裹創扶傷,本屬男子較長。”
飲血
(1).喝血。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民淳,斯文未作。”
(2).指喝血酒。 唐 裴鉶 《傳奇·孫恪》:“ 恪 既被責,慚顏惕慮,叩頭曰:‘受教於表兄,非宿心也。願以飲血為盟,更不敢有他意。’”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五寨 苗 ……相繼赴軍乞降,飲血,刻木、埋石為誓。”
(3).血淚滿面,流入口中。形容極度悲憤。《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天地為 陵 震怒,戰士為 陵 飲血。” 李善 註:“血即淚也。”
自救
自己救自己
劉克莊名句,四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