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版本二)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詩詞問答
問:七步詩(版本二)的作者是誰?答:曹植
問:七步詩(版本二)寫於哪個朝代?答:魏晉
問:七步詩(版本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曹植的名句有哪些?答:曹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過後,留下豆汁來做成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注釋
持:用來。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過濾。
菽(豉):豆。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泣:小聲哭
本:原本,本來。
煎:煎熬,這裡指迫害。
何:何必。
詩文賞析
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 * (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該詩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傳不衰。
又,“幼兒版”的《七步詩》被改編成這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釋常談》)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中也說:“子建思捷而才俊, 詩麗而表逸。”明代王世貞的《藝苑卮言》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可見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華出眾,稟賦異常的特點,而最能表現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
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 * (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曬乾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此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後來流傳的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於曹植之手尚難肯定。然《世說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而且據《世說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說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台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把它作為曹植的作品來介紹給讀者諸君。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鍊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 (王鎮遠)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君子之所貴者,遷善懼其不及,改惡恐其有餘。徐幹《中論·上卷·虛道》
- 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食天》
-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韓非及後人《韓非子·說難》
- 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陳子龍《秋日雜感(十首選一)》
-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馮雲山《詠瀑布》
- 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墨子《墨子·01章 親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