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譚處端的《踏莎行》
全文:
雲水閒人,婪耽布素。
逍遙物外煙霞步。
存心乞化度朝昏,巡門諾須分付。
水定雲閒,不隨他去。
煙消滅清涼趣。
此游聖境又空回,攜筇獨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存心
(1) 蓄意,有意,故意
我不是存心這么做的
(2) 懷著某種念頭、打算;居心
他說這番話,不知存什麼心?
(3) 用心;專心
化度
(1).佛教謂感化救度眾生,使達樂土。《傳法正宗紀》卷三:“此子乃昔 婆羅王 佛也,欲有所化度,故示生王家。” 唐 薛戎 《游爛柯山》詩:“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唐 拾得 《詩》之六:“恐沉黑暗阬,示儀垂化度。盡登無上道,俱證菩提路。”
(2).泛指教化人,使之從善。《白雪遺音·八角鼓·詩詞歌賦》:“ 孔夫子 ,週游列國,把愚人化度。若非仁義禮智信,焉有七十二賢徒。”
朝昏
(1).早晚。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唐 劉長卿 《至饒州尋陶十七不在寄贈》詩:“離心與流水,萬里共朝昏。” 元 湯式 《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徑,朝昏傍驛亭。” 葉聖陶 《窮愁》:“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當謀無飢。”
(2).借指日子,生活。《宋書·王僧達傳》:“又妻子為居,更無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歲時是課,足繼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詩:“況吾草澤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虛癆證,家貧難以度朝昏。”
巡門
沿門,挨門挨戶。《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週遊雲水不為難,掌鉢巡門化一餐。”《宣和遺事》前集:“又有村落人妝作鬼使,巡門催納。”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亟使人追之,意欲厚施;其僧不顧而去,異夫巡門持鉢者。”
分付
(1).分別付與。《漢書·原涉傳》:“賓客爭問所當得, 涉 乃側席而坐,削牘為疏,具記衣被棺木,下至飯含之物,分付諸客。”《三國志·魏志·鮮卑傳》:“ 比能 眾逐彊盛,控弦十餘萬騎,每鈔略得財物,均平分付。”《敦煌變文集·漢將王陵變》:“皇帝聞奏,龍顏大悅,開庫賜彫弓兩張,寳箭兩百隻,分付與二大臣。”
(2).交給。 唐 白居易 《題文集櫃》詩:“身是 鄧伯道 ,世無 王仲宣 ;祇應分付女,留與外孫傳。”《宣和遺事》前集:“故 堯王 不將天下傳與他,卻分付與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貧僧積下幾文起坐,盡數分付足下,勿以寡見阻。”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三折:“我將家緣家計,都分付與你兩口兒,每月齋糧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華山 出家去也。”
(3).付託;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飛》詞:“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宋 楊恢 《祝英台近》詞:“都將千里芳心,十年幽夢,分付與一聲啼鴂。” 清 納蘭性德 《木蘭花慢·送梁汾南行》詞:“從此覊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
(4).囑咐;命令。 唐 方乾 《尚書新創敵樓》詩之二:“直須分付丹青手,畫出旌幢遶謫仙。”《水滸傳》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發説話。’” 清 李漁 《慎鸞交·就縛》:“分付眾將們,從今以後,晝夜須行五百里。”《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平粵紀聞》:“該匪遂將 嘉定 縣城閉守,分付各店開張。”
(5).指交代;講明。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這言語休著你爺知……則去那娘親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果然肯賣,但憑分付價錢,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彥 《感皇恩》詞:“淺顰輕笑,未肯等閒分付。為誰心子裡,長長苦?” 宋 無名氏 《九張機》詞之二:“深心未肯輕分付,回頭一笑,花間歸去,只恐被花知。”
(7).處置;發落。 宋 石孝友 《卜運算元》詞:“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髮跡》:“ 戚漢老 見了許多財物,心中歡喜,連聲應道:‘這小事,但憑大郎分付。’”
譚處端名句,踏莎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