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覺的《題范公堂》
全文:
蕭蕭獄曹掾,有堂名范公。
歲月益已久,父老傳清風。
維時狴牢下,枉直情畢通。
太守異趣舍,挺然不回從。
事事爭救之,粉屏記其終。
殆公三年歸,字滿無所容。
官小俸祿薄,家居率窮空。
賣馬以自給,徒行氣彌充。
後公在朝廷,搢紳伏其忠。
三黜坐正諫,流離成老翁。
我欲繪公像,置祠獄官中。
公名塞天壤,文字未易工。
不若揭以榜,因之曉愚蒙。
後來仰高山,相與傳無窮。
參考注釋
在朝
指在朝廷中做官
搢紳
插笏於紳。紳,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圍於腰際的大帶。《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晉讀為搢紳之搢,謂插於紳帶之間,若帶劍也。”《資治通鑑·漢武帝元封元年》:“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紳,射牛行事,封 泰山 下東方。”後用為官宦或儒者的代稱。《東觀漢記·明帝紀》:“是時學者尤盛,冠帶搢紳,游雍而觀化者,以億萬計。” 唐 權德輿 《知非》詩:“名教自可樂,搢紳貴行道。”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內務府大員》:“內府人員惟充本府差使,不許外任部院,惟科目出身者,始許與搢紳為伍。” 林紓 《與姚叔節書》:“傖人入城,購搢紳殘敝之冠服,襲之以耀其鄉里,人即以搢紳目之,吾弗敢信也。”
孫覺名句,題范公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