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見宋朝三十七員惡知識,末後撞入天童布絲網裡

釋月澗薦福魯山長老請贊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月澗的《薦福魯山長老請贊》

全文:
大江以東非生緣,大江以西非受經。
行腳見宋朝三十七員惡知識,末後撞入天童布絲網裡
折倒平生,視佛祖若大寇讎,視衲僧若大冤憎。
五處住山,百無一能。
無補宗教,不上傳燈。
效尤佛照授秀岩之法席,魯山其克荷負,而道德深愧乎五宿觀堂之老僧。
誰費丹青,點涴太清。
只好釣雪磯頭,終朝笑看遠山青。

釋月澗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行腳

(1).謂僧人為尋師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語錄》卷六:“老僧三十年來行腳,未曾置此一問。”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險,貧道偶行腳見之,覺異,因掇數枚。” 金 趙元 《宿少林寺》詩:“箇中有佳處,行腳恨不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赴會的,都要具膳餐飯,行腳的也要老少異糧。” 蘇曼殊 《與高天梅書》:“衲行腳南荒,藥爐為伍,不覺逾歲。”

(2).引申為行乞。 碧野 《燈籠哨》:“‘今天的行腳好嗎!’‘那裡,只在一家人家裡要到了幾根爛紅薯!’”

(3).見“ 行腳僧 ”。

(4).行走;行路。 宋 楊萬里 《和文遠叔行春》詩:“行腳宜晴翠,看雲恐夕黃。” 劉白羽 《黑》二:“行腳人全把腳步匆匆扯開,往下趕這兩站路。”

(5).謂兩腳不停地移動。《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不欲與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辭腳疾自免歸。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腳,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

宋朝

春秋 時 宋國 公子,容貌甚美。後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稱。《左傳·定公十四年》:“ 衛侯 為夫人 南子 召 宋朝 。” 杜預 註:“ 朝 , 宋 公子,舊通於 南子 。”《論語·雍也》:“不有 祝鮀 之佞,而有 宋朝 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何晏 集解:“ 宋朝 , 宋 之美人而善淫者也。” 三國 魏 阮籍 《獼猴賦》:“沐蘭湯而滋穢兮,匪 宋朝 之媚人。” 唐 皮日休 《鹿門隱書》:“虸蚄能害稼不能害人,奸邪善害人。害稼者有時而稔,是不害也。雖有 祝鮀 之佞, 宋朝 之美,其害人也,可勝道哉!”

十七

十分之七。《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註:“世之所重,則十言而七見信。” 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以今賦入之數十七為經費,而儲其三以備水旱非常。”

惡知識

佛教語。指昧於佛法,導人入邪的人。《古尊宿語錄》:“語未卒, 汾陽 叱曰:‘是惡知識,敢裨販我!’”《百喻經·野乾為折樹枝所打喻》:“已得出家,得近師長,以小呵責,即便逃走,復於後時遇惡和識,惱亂不已。”參見“ 善知識 ”。

末後

最後

絲網

(1).絲織的網。亦指棉、紗、麻等製成的網。《舊唐書·輿服志》:“金根車,朱質,紫油通幰,油畫絡帶,朱絲網,常行則供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罘罳》:“罘罳雲者,刻鏤物象,著之板上……至其不用合板鏤刻,而結網代之,以蒙冒戶牖,使蟲雀不得穿入,則別名絲網。”

(2).指魚網。 元 薩都剌 《蒲萄酒美鰣魚味肥蒲萄歌》:“柳花吹盡春江漲,雪花鰣魚出絲網。”

(3).指細密如絲的網狀物。 唐 姚合 《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絲網張空際,珠繩續瓦溝。” 唐 皮日休 《太湖詩·明月灣》:“柳弱下絲網,藤深垂花鬘。”

釋月澗名句,薦福魯山長老請贊名句

詩詞推薦

行腳見宋朝三十七員惡知識,末後撞入天童布絲網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