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永仁見贈原文
憐君泣血依墳墓,雖設衡門不妄開。
盈幾貝多翻百遍,同龕彌勒禮千回。
夜寒幽鳥窺香火,歲暮鄰僧數往來。
何日為余重掃榻,臥聽松韻落清哀。
詩詞問答
問:次韻永仁見贈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次韻永仁見贈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次韻永仁見贈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泣血
(1).無聲痛哭,淚如血涌。一說,淚盡血出。形容極度悲傷。《易·屯》:“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宋 歐陽修 《皇祐四年與韓忠獻王書》:“某叩頭泣血,罪逆哀苦,無所告訴。”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願我國民,從茲勿忘此彌天之恥辱可耳。泣血陳辭,不知所云。”
(2).指因極度悲痛而無聲哭泣時流出的眼淚。《晉書·王敦傳》:“聞之惶惑,精神飛散,不覺胸臆摧破,泣血橫流。”
墳墓
安葬死者的墳頭與墓穴
貝多
(1).梵語的音譯。意為樹葉。古 印度 常以多羅樹葉寫經。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樹。《佛說自誓三昧經》:“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為證;詣貝多樹,汝復為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貝多,出 摩伽陁國 ,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一者多羅娑力叉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羅多梨。並書其葉,部闍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 漢 翻為葉。貝多婆力叉者, 漢 言葉樹也。 西域 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 清 閻爾梅 《遂初園詩》:“東隣賸有逃禪地,更向 祗園 種貝多。”亦譯作“貝多羅”。 清 吳偉業 《送張玉甲憲長之官邛雅》詩之三:“欲問辟支諸佛土,貝多羅樹即關頭。” 清 陳維崧 《賀新郎·中元感懷》詞:“亟倩蘭陀張浄饌,拋作貝多羅子,早勘破人間生死。”
(2).借指佛經。 唐 張鼎 《僧舍小池》詩:“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清 顧景星 《<楝亭集>序》:“貝多、金碧、象數、藝術,無所不窺。”
(3).傳說中的國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周成王 元年, 貝多國 人獻舞萑, 周公 命返之。”
彌勒
梵語Maitreya音譯,意譯“慈氏”。著名的未來佛。我國的 彌勒 塑像胸腹坦露,面帶笑容。傳說 五代 時 布袋和尚 是其化身。《彌勒下生經》:“將來久遠, 彌勒 出現,至真等正覺。” 唐 窺基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又念 彌陀 、 彌勒 ,功德無有差別。” 宋 黃庭堅 《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之九:“形模彌勒一 布袋 ,文字江河萬古流。” 陳世宜 《醉歌》:“ 彌勒 開口作憨笑,金剛怒目將譙訶。” 魯迅 《彷徨·示眾》:“胖大漢後面就有一個 彌勒佛 似的更圓的胖臉。”
香火
(1) 用於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燭火
香火甚盛
(2) 燃點的香
用香火點爆竹
歲暮
(1) 一年最後的一段時間
歲暮天寒
(2) 指寒冬
歲暮衣裳單
(3) 比喻年老
年衰歲暮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何日
哪一天;什麼時候。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又吟曰:‘儂別去,淚雙流,使我揉斷離腸何日休。’” 劉大白 《各各作工》詩:“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麼財東,什麼僱傭,一樣的人,階級重重!無人不工,何日成功!”
掃榻
打掃床榻,表示歡迎客人
南台中丞掃榻見,北門學士倒屐迎。——陸游《案題徐載叔東莊》
掃榻以待
松韻
松風,松濤。 唐 白居易 《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松韻徒煩聽,桃夭不足觀。” 前蜀 韋莊 《早秋夜作》詩:“翠簟初清暑半銷,撇簾松韻送輕飆。”
清哀
清淒哀傷。《藝文類聚》卷四三引 漢 劉向 《別錄》:“ 漢 興以來,善雅歌者 魯 人 虞公 ,發聲清哀,蓋動梁塵。”《藝文類聚》卷四四引 晉 夏侯湛 《夜聽笳賦》:“相和兮哀諧,慘激暢兮清哀。” 唐 鮑溶 《隴頭水》詩:“細響風吹草,清哀雁落雲。”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關塞星烽蔥嶺遠,塵沙毳幕賀蘭空李復《上延帥沈內翰》
- 跡愧趨丹禁,身曾系白雲
- 明日酒醒尋伴侶,賣魚依舊禹祠前蘇泂《漁父》
- 玉肌花臉柳腰肢
- 嶺外歸來者,曾為外計臣王惟正《應禱詩留天聖觀》
-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間星歲改
- 靜中清里歸依王哲《臨江仙》
- 予說逃名者,何當共寂寥舒岳祥《酬張常吉》
- 吳門不作南昌尉,上疏歸來朝市空
- 真箇是、男兒丈夫劉秉忠《太常引 武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