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次和韓孟郁拈得也字二十八韻解嘲示蘇汝載》
全文:
一邱一壑過之,適來適去順也。
何須飾蚓招龍,大都指鹿為馬。
三生輾轉塵勞,四大形骸浸假。
榮華霎似風燈,棄置瞥同掌瓦。
長平朽骨已灰,秦宮燬搆如赭。
世間萬劫消沈,自在一切割捨。
誰非逐響吠聲,我貴知希和寡。
雌黃顛倒未真,幻影虛空漫把。
狡兔三窟巧逃,冥鴻一網盡打。
我生之初胡為,人壽幾何姑且。
游心邃古玄夷,睜目大空𧮳閜。
有酒但呼公榮,無弦安辨賀若。
那堪傀儡灌澆,政賴絲竹陶寫。
青黃自斷溝中,煨燼誰收爨下。
斬釘鑿鐵掃除,沓水拖坭沾惹。
尋仙莫問桃源,耦耕且傍榆社。
閒來捫腹笥經,漫爾當爐滌斝。
碧盞時傾蔗漿,清齋日啖菔鮓。
曲肱木榻蘧蘧,露頂松風灑灑。
寄霾天地憂愁,滅裂古今風雅。
高談解跨連環,雄辯疑驅炙輠。
浮生石火電光,大道秕糠土苴。
豕孚蹢躅負塗,龍戰玄黃在野。
乾坤瞬息滄桑,吳越興亡墓檟。
有時端坐書空,鎮日閉關結夏。
殺*人豈是曾參,非罪誰明公冶。
從他熟視耽耽,我自笑言啞啞。
素位何怨天乎,卜居聊問日者。
參考注釋
熟視
注目細看。《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魏勃 ﹞因退立,股戰而栗,恐不能言者,終無他語。 灌將軍 熟視笑曰:‘人謂 魏勃 勇,妄庸人耳。’”《新唐書·文藝傳上·胡楚賓》:“性重慎,未嘗語禁中事,人及其醉問之,亦熟視不答。” 魯迅 《朝花夕拾·范愛農》:“我在故鄉做教員,大概是春末時候罷,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見了一個人,互相熟視了不過兩三秒鐘,我們便同時說。”
耽耽
(1).眈眈。威嚴注視貌。亦形容貪婪地注視。《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宋 蘇軾 《見長蘆天禪師》詩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一本作“ 眈眈 ”。 清 黃宗羲 《機山錢公神道碑銘》:“逆黨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計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數十年來,西洋諸國競知 中國 幅員遼闊,又有不爭遠土之名,一遇界務,鮮不為耽耽之視。”
(2).深邃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大夏耽耽,九戶開闢。” 薛綜 註:“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註:“耽耽,樹陰重貌。” 宋 王禹偁 《歸雲洞》詩:“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廣場千尋,連翰重牆,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我自
猶我咱。 宋 劉子翬 《滿庭芳·桂花》詞:“我自寒灰槁木,凝神處,不覺重酣。”《水滸傳》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 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 崑崙 。”
笑言
(1).謂又說又笑;邊說邊笑。《易·震》:“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唐 韓愈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詩:“行行指 漢 東,暫喜笑言同。”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珙》:“ 珙 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無應者,笑言自若。”
(2).笑話。《太平廣記》卷一六*四引 隋 侯白 《啟顏錄》:“ 秦 優旃 善為笑言,然合於道。”
(3).笑容與言語。 宋 曾鞏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君氣仁色溫,寡笑言。”
啞啞
(1) 象聲詞,形容烏鴉的叫聲、小兒的學語聲等
(2) 形容笑聲
笑之啞啞
李之世名句,次和韓孟郁拈得也字二十八韻解嘲示蘇汝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