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玿的《頌古三十一首》
全文:
明月大悲院裹齋,鐵圍山嶽盡沖開。
豬頭象鼻,烏觜魚腮。
石人撫掌呵呵笑,寒山拾得在天台。
參考注釋
石人
(1).石雕人像。多置於墓道旁。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石賢士神》:“石人能治病,愈者來謝之。” 唐 韓愈 《嘲鼾睡》詩:“鐵佛聞皺眉,石人戰搖腿。”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泥牛到河不可渡,石人控馬定難騎。” 清 《碑版文廣例》卷六:“墓前石人,不知制所從始……今 漢 制傳於世者,有門亭長,有府門之卒,有亭長, 唐 人亦謂之翁仲。”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靠右沿河小路,先引到一座古墓前頭,一條有石人、石馬的墓道。”
(2).比喻與世長存之人。《史記·魏其武安候列傳》:“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且帝寧能為石人邪!” 司馬貞 索隱:“謂帝不如石人得長存也。”一說比喻人無感受,徒具人形。見《漢書·田蚡傳》 顏師古 注。
撫掌
(1).拍手。多表示高興、得意。《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公用 荀攸 計”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無名氏《曹瞞傳》:“公聞 攸 來,跣出迎之,撫掌笑曰:‘ 子遠 ,卿來,吾事濟矣!’”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陸士衡 聞而撫掌,是所甘心; 張平子 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宋 樂史 《廣卓異記·蕭瑀》:“ 太宗 撫掌,極歡而罷。”《二刻拍案驚奇》卷二:“諸王撫掌稱快道:‘兩個國手,原是天生一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法時帆謔語》:“ 時帆 曰:‘ 孔 孟 二夫子著述千載,請公慎勿將其文再行割裂也。’聞者撫掌。”
(2).猶言笑談。《晉書·王羲之傳》:“衣食之餘,欲與親知時共歡讌,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裡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 唐 司空圖 《擢英集述》:“翹心不朽,撫掌浮雲。” 清 顧士榮 《<柳南隨筆>序》:“著《虞初》、《諾皋》之異事,標解頤撫掌之新聞。”
呵呵
象聲詞,笑聲
寒山
(1).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辭·大招》:“魂乎無北!北有寒山, 逴龍 赩只。” 王逸 註:“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陰不見日,名曰 逴龍 。” 晉 張協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靜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南州實炎德,桂樹凌寒山。” 唐 韓翃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詩:“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秋畦公取士》:“秋風幾樹天香動,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縣 的 寒岩 。 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詩》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無車馬蹤。” 唐 寒山 《詩》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棲息離煩緣。”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詩》之二二○:“時人見 寒山 ,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宋 陸游 《醉中題民家壁》詩:“吾詩戱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處題。”參見“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於此。
(6).地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晉書·劉遐傳》:“詔 遐 領 彭城 內史,與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 ,戰於 寒山 , 撫 敗走。”
(7).地名。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參閱《九域志》。
天台
(1).謂尚書台、省。《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縣遠,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臺,總參戎律。”《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東朝乎?” 胡三省 註:“天臺,謂尚書省。”參見“ 三臺 ”。
(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老爺做主。’” 明 鄭仲夔 《耳新·經國》:“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台 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台 路遠。”詳“ 天台山 ”。
釋玿名句,頌古三十一首名句
名句推薦
何當奮爪牙,萬里飛食肉
馬占山《松林曲》